乳状液膜法萃取废水中氰化物的特性

氰化废水是指含有氰化物的工业废水,主要来源于电镀、选矿、稀贵金属冶炼、农业、医药、煤气化等行业。氰化物有剧毒,极少量的氰化物就会使人、畜在短时间内中毒死亡。目前国内外开发的氰化废水处理方法有活性炭吸附法、高铁酸盐氧化法、膜处理法、光催化氧化法、离子交换法、溶剂萃取、电解法等。上述方法对氰化物的处理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在某些方面仍有不足。如清华大学开发的溶剂萃取法虽然已实现工业规模化应用,但该法只适应于高浓度含氰废水;电解法适合高浓度氰化废水的处理,但电流效率低,废水难以达标排放。

乳状液膜技术是 20 世纪 60 年代由美籍华人黎念之博士研究开发的,其将固体膜分离与溶液萃取的特点综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膜分离技术。其优点在于选择性好、比表面积大、能耗低、分离速度快、传质速率高、萃取与反萃取一步进行、膜相能多次重复利用等方面。由于乳状液膜分离技术的特性,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稀土元素分离、环境保护、生物医药、石油化工、金属离子分离等领域。目前研究液膜法处理氰化废水尚处在实验阶段,程迪等对来自制药厂的氰化废水采用液膜法处理,其萃取率可达 99.99%,其回收的氰化钠可用于生产;何鼎胜等对来自焦化厂的氰化废水采用液膜法处理,其萃取率可达 99%。液膜分离作为一种清洁的分离技术,对氰化废水的处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采用 Span-80 作表面活性剂、三正辛胺(TOA)作流动载体、液体石蜡作膜助剂、煤油作膜溶剂、NaOH 溶液为内水相处理氰化废水,并回收氰化物。研究中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用量、流动载体用量、内相液 NaOH 浓度等因素对废水中氰化物萃取率的影响规律,其结果为液膜法处理氰化废水提供了理论与技术基础。

1 实验方法

1.1 材料、试剂和仪器

本实验所用氰化废水来自某黄金冶炼厂提金废水,水质澄清,无色透明。

表面活性剂为 Span-80,载体为三正辛胺(TOA)、氢氧化钠溶液,膜溶剂为煤油,膜助剂为液体石蜡,提供强酸介质的是浓硫酸。以上试剂均为化学纯。

仪器:高剪切混合乳化机,上海全简机电有限公司;精密增力电动搅拌器,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超声波破乳机,深圳市艾柯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1.2 实验原理

氰化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铜氰配合物、锌氰配合物和铁氰配合物。在废水中存在形态比较稳定,不易游离出氰离子,在强酸介质中,这些配合物能游离出氰离子,同时为萃取氰化物提供 H+介质,有利于萃取废水中的氰化物。

1.3 实验方法

(1)制乳 将表面活性剂溶解在膜溶剂中,并加入载体、膜助剂液体石蜡、碱性氢氧化钠内相液,按一定的体积比混合,利用制乳机在低速下搅拌均匀,随后加速到 2300r/min 转速下搅拌均匀,制得白色油包水型微孔乳化液。

(2)反应 将微孔乳化液与待处理的氰化废水按 1 (3 21)的体积比混合,在 230 270r/min 的低速搅拌,使二者充分混合,氰化物进入内相液被萃取。

(3)破乳 废水中氰化物进入内相液被充分提取后,转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取下层无色水相测定氰化物的含量,上层油层为油相与内相液,内相液中富集着氰化物,利用超声波破乳后静置得到的水相为可以回收利用的氰化钠。

2 结果与讨论

2.1 表面活性剂用量对氰化物萃取率的影响

实验条件:TOA 体积分数 2%,液体石蜡体积分数 1%,乳水比 1 7,乳水接触时间 15min,油内比为 1 1,制乳转速为 2300r/min,NaOH 体积分数为 3%。

随着 Span-80 用量的增加,萃取率逐渐提高,但是当体积分数超过 5%后,乳液接触过程中会出现因黏度过大而难以分层的现象,萃取率降低。以上的实验现象可以解释为随着Span-80 在体系中体积分数的增加,液膜的界面张力相应的随之降低,其界面能降低,液膜体系达到更加稳定的效果。但 Span-80 在体系中体积分数过大时,氰化物的萃取率降低,是因为表面活性剂所占体积分数越大,液膜的传质阻力就越大,降低了氰离子的迁移速度。总体上来讲,表面活性剂的用量过大反而导致除氰效率的下降,且增加成本。对于该体系,采用表面活性剂体积分数为 3%,一方面能保证对氰化物有较高的萃取率,另一方面能保证乳状液膜长时间的稳定。

2.3 内相液 NaOH 体积分数对氰化物萃取率的 影响

其他实验条件同 2.1 节,改变内相液 NaOH 体积分数,考察内相液 NaOH 体积分数的变化对氰化物萃取率的影响规律。

废水中的氰多以稳定的化合物形态存在,然而在液膜萃取的过程中,需要将氰酸化,使其成为游离态的 HCN,易于与 NaOH 结合反应。因而乳状液膜的内相采用 NaOH 水溶液时,随着 NaOH 体积分数的提高,会提高氰类物质向内相液的转移速率,从而在反应达到平衡是其萃取总量也越多,因此图4 中开始随着 NaOH 体积分数增加,氰化物萃取率提高。在 NaOH 体积分数提高到 3%及以后,一方面使表面活性剂 Span-80 酯键发生水解得速度加快,使膜的稳定性急剧下降,从而使氰化物的萃取率降低;另一方面内相溶液浓度增加,内外水相的化学势差随之增加,导致膜的溶胀率增加,也使膜的破损加剧并最终导致萃取率急剧下降。因此,本实验条件中氢氧化钠的体积分数取值为 2%。

2.4 油内比对萃取率的影响乳状液膜中乳液体积与NaOH溶液体积比称之为油内比。其他实验条件同 2.1 节,改变油内比,考察油内比的变化对氰化物萃取率的影响规律。

油内比逐渐降低时,氰的萃取率也逐渐增大,当油内比降低到一定值时,氰的除去率基本保持不变,是因为随着吸收剂增加,即 NaOH总量增加,利于 NaCN 的生成;但是随着萃取时间的增加,油内比小的液膜薄,导致部分膜破裂,使萃取率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综合考虑到萃取率和试剂的使用量等因素,选择 1 1 为较佳实验条件。

2.5 乳水比对萃取率的影响

乳状液液膜的体积与氰化废水的体积比称之为乳水比。其他实验条件同 2.1 节,改变乳水比,考察乳水比的变化对氰化物萃取率的影响规律。

2.6 乳状液膜法对不同浓度氰化废水的萃取效果

实验条件:Span-80 体积分数为 3%,TOA 体积分数 2%,液体石蜡体积分数 1%,乳水比 1 7,乳水接触时间 15min,油内比为 1 1,制乳转速为2300r/min,NaOH 体积分数为 2%。针对不同体积分数的废水进行萃取。

乳状液膜法对不同高体积分数的氰化废水具有良好的萃取效果,随着氰化废水浓度的上升,其萃取率在下降,主要是因为乳状液膜对氰化物的萃取容量达到饱和,萃取总量不变,对更高浓度氰化物其萃取率降低。综上所述,乳状液膜法对浓度处在 300 500mg/L 范围内的氰化废水具有良好的萃取效果。处理后废水浓度虽没有达到排放标准,但为进一步的处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 结 论

表面活性剂Span-80为3%,膜溶剂煤油为94%,膜助剂液体石蜡为1%,载体为2%的微乳液配比下,采取油内比为 1 1,乳水比为 1 7,制乳转速为2300r/min,NaOH 体积分数为 3%,废水 pH 值为 4,乳水接触时间为 20min,在以上条件下氰化物萃取率可达到 95%以上,对于高浓度氰化废水具有良好的萃取效果。利用乳状液膜技术处理氰化废水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氰化废水对人体健康及环境的危害,这对黄金冶炼工业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论文   工学论文   环境工程   乳状液   氰化物   石蜡   表面活性剂   废水   溶剂   浓度   体积   分数   水中   特性   条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