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意识

"

论文关键词:现代化;公民意识;发展历程

论文摘要:中国的现代化带来了中国公民意识的觉醒。文章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来探析中国人公民意识的发展历程,并进而分析公民意识与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一、公民意识的概念及内涵

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照该国宪法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人,它表明一个人对该国的隶属关系。公民意识是民众在民主政治时代必须具备的一种社会意识,即民众不仅在法律上取得公民资格,而且能够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活动,能进行独立的、理性的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以影响政治决策,使政治行为的效果朝着更加合理合法的方向发展。

公民意识作为对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在本质上必须呈现为与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主体自由追求和理性自律精神,并表现为合理性意识、合法性意识和积极守法精神,从而构筑了社会成员对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选择的价值原则和基准。公民意识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国家民族意识。这是公民意识的先决内容。民无国而不立,公民是社会成员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角色,公民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忘了要以国家利益为先,自觉以公民的角色保护国家利益、保卫国家安全。二是主体独立意识。这是公民意识的首要内容。公民与臣民是相对立的一个概念,臣民意识是封建制度下的奴仆意识,是反民主的专制意识。而公民则摆脱了依赖的思想,能自觉意识到自己作为国家公民的存在,能有目的地参与社会活动、参与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生活、参与社会经济生活,并具有独立自主性、自由自觉性,其行为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三是权利与义务意识。这是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权利与义务是对立统一的。马克思说过,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公民在享有法律所给予的各项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权利和义务是每个公民必备的,无权利的思想便丧失了自由公民的资格,而不讲义务的权利则成为一种特权。公民应该重视并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自觉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

二、历史上公民意识的发展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次巨大嬗变,它标志着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如何实现现代化,重构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形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进程的主题。

第一阶段:1840—1949年国家民族意识觉醒时期。英国炮舰轰开了中国紧闭的门户,中国自我封闭的社会体系终于被打破,昔日天下之“中心”沉沦为西方世界之半边缘,中国面临亘古未有之严峻挑战。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就开始在这历史的沼泽地中不断地寻觅,中国人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也在逐步地觉醒。

1.1840—1860年。秦汉以降,在大一统的专制政治统治下,广大人民群众成了依附于封建地主国家的“臣民”了。以“家族一皇权”二者关系为轴心的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无“个人”、无“社会”的社会,她以个人的人身依附关系为条件,教育所要培养的人对上是“臣民”、“忠顺良民”,对家族是孝悌为本、光宗耀祖的“孝子孝孙”,因此从经济上、政治上,中国古代社会都不可能产生所谓“公民”。这个时期,爆发了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但清朝统治者依然死死地抱住“中国中心”的残破罗盘,牢牢地掌握着封建统治权,对西方态度的转变也仅仅从“以商制夷”转为“师夷长技以制夷”。

2.1860—1919年。从这个时期开始,中国的现代化开始缓慢启动了。现代化的领导精英最初来自清王朝的官僚士大夫上层阶级,后来逐渐转向接受西方影响、具有科举功名的中下层士绅。现代化是在传统制度和权力结构的范围内进行,由器物技能层次的现代化(自强运动1860—1894年)、制度层次的现代化(维新运动1895—1898年)、思想行为层次的现代化(立宪运动1905—1911年)组成。在这50年中,中国的政治体制、经济结构、文化价值观都发生了一些变化。瓜分的狂潮和八国联军侵略激起了中国各族人民的政治民族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的觉醒,从而使现代国家意识被引入反帝斗争和现代化运动之中。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兴起,新兴平民知识分子和留学生登上中国政治舞台。这个时期,中国的思想界有了很大的转变,改变国人的思想、效仿西方学制、转变教育方式等各种运动都力图从开启民智人手,引导传统中国转向西方,寻求新的价值——现代性。如:梁启超“以造就国民为目的”的“新民说”,便认为教育应该培养民众的国民思想、权利思想、政治能力、冒险精神以及公德、私德、自由、自治、自重、尚武、合群、生利、民主、毅力等品质;蔡元培在谈及新教育之方针时,更主张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核心,而公民道德之要旨在于“自由”、“平等”、“博爱”。虽然由于当时的社会并未从根本上脱离封建专制的统治,新教育不可能付诸实施,但它是中国的一次思想启蒙,有力地促进中国的思想革命和社会解放。

第二阶段:1949年至今。公民意识逐步发展时期。1949年我国社会摆脱了封建、殖民的统治束缚,已具备了包容现代化的政体条件,公民的身份有了政治制度和法律的保障。中国人的公民意识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地在向前发展。

1.1949—1979年。1949年以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开始建立,由于受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制约,学校的公民教育更多的是以政治教育、纪律教育来替代道德教育、公民教育。虽然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但由于长期忽视民主与法制的建设,由于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重视民主氛围的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缺乏,人们依然存在着带有臣民意味的群众心理意识。

2.1979至今。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经济体制转轨,我们用历史教训换来了包容现代化的经济条件。之后,中国的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了对历史的深刻反省,开始走上了“以法治国”“以德治国”的道路,但是公民主体意识的建立却依然不够理想,这种情形影响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一方面在于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封建传统思想以及过去的政治生活对人们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前的思想教育过于强调阶级性、革命性、斗争性,压抑了人的本真人性。另一方面由于制度不完善和公民文化素质不高。公民缺乏广泛而有效的政治参与渠道,并且也没有具备必要的参政的知识和技能。 "

三、现代化进程中公民意识的价值

1.经济现代化的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的一次深刻变革,社会化的大生产和广泛的社会分工,使人民置身于一种全面的相互依赖关系之中,从而也对社会成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由于人们的主体地位长期得不到确认,人们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缺乏起码的认识和自觉,突出表现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不高、职业道德水平下降以及对社会公益事业的麻木。这也是造成当今经济转轨时期出现一系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商业欺诈、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重要因素。市场经济是理性规则的法治经济,其实质就在于它把市场的等价交换原则纳入以强制力为保证的法律的权利义务关系之中,这就使得所有的市场主体都具有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成为可能。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打破了过去人与人之间分散、孤立、封闭的状态,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联系,因此,维护公众利益的准则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切实需要。市场经济的自主、开放、平等的特性,确认了公民个人的主体性地位。市场经济要求参与经济活动的个人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和独立的人格及自由的意志。

2.政治现代化的需要。政治的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政治的现代化离不开公民的现代化,这是因为公民是现代社会政治生活的主体,是政治演进的基本推动力量。茅于轼提出,要建立民主法治社会,一个躲不过去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那就是公民素质问题,这是国家走向现代化的一项“基本建设”。政治现代化是一种传统体制不断瓦解的社会变迁过程,民主化是基本目标。一般而言,民主是一个三维结构,它包括民主制度、民主权利和民主观念。民主制度的架构是政治现代化的一种外在规范,民主权利和民主观念则是衡量政治现代化程度的标尺。美国学者英格尔斯指出:那些完善的现代制度以及伴随而来的指导大纲、管理守则,本身是一些空的躯壳。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的人手中变成废纸一堆。

3.文化现代化的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它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在内的社会全面转变过程,是一个摆脱落后社会状态,走向高度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进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要实现经济现代化,使物质文明得到充分的发展;而且要努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时,还要实现文化现代化,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三者缺一不可,互相作用,构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容。文化现代化的根本要旨在于实现传统道德情感向现代理性精神的转换,正如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表达的对传统基督教进行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价值转换一样,如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向现代理性精神转换,也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根本任务。现代公民社会的基本精神就是公民意识,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如何体现新时代的人文精神,实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始终是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课题。因为,财富的增长并没有必然给人们带来幸福与安宁、真诚和信任。

4.人的现代化的需要。我们在对中国近百年来的现代化历史作出回顾总结,就会越加深切地认识到:中国现代化的主体,事实上就是人的行为和观念形态的现代化变迁,中国现代化的成功在于人,现代化的滞后也缘于人。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建设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但“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又必须凭借高素质的一代新人才能得以完成,所以人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提出,既是历史的启示,也是未来的召唤。公民意识的缺失是制约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从根本上说,现代化的最终完成必然表现于人的现代化。因为现代社会的基本体制——市场经济、法治社会、民主政治的真正落实和完善,离不开人的现代化的支撑。因此,呼唤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关系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容忽视的课题。要实现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目的,其基础是——公民意识培养。

参考文献

[1]马长山,公民意识:中国法治进程的内驱力[J].法学研

究,1996,

(6).

[2]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台北:台北时报文化出版

公司,1966.

[3]孙培青,李国钧,中国教育思想史(第三卷)[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殷路君编译,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

[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5]李慎之,修改宪法与公民教育[J].改革,1999,

(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论文   政治论文   社会主义   中国   公民   意识   义务   权利   思想   政治   社会   国家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