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植物油中酸价的测定及结果

植物油中的酸价越高,说明油脂发生了劣变,其营养价值也就越低,在食用后对人体的正常消化功能可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劣变的植物油还会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不仅影响到了食品的口感,也对人体健康产生的一定危害。所以,酸价能有效反应出油脂的品质及卫生指标。植物油中酸价测定的方法有很多,本文采用滴定法对植物油中的酸价指标进行测定分析。

1设备与材料

本次测定试验采用食用植物油样品为市面上出售的植物油,测定试验中所用的试剂如下:氢氧化钾标准水溶液0. 0998mo1/L;氢氧化钾标准乙醇溶液0. 00998mo1/L,将上述0. 0998mo1/L氢氧化钾标准水溶液,以无水乙醇进行10倍稀释;酚酞指示液:10g/L乙醇溶液;中性乙醚一乙醇混合液:按照2:1的比例将乙醚和乙醇混合,并使用氢氧化钾标准水溶液将其中和,直到其呈现中性为止。

2测定方法

首先采用BS223S型电子天平称取5.Og的食用植物油放人试管中,随后加人50ml中性乙醚一乙醇混合溶液,摇晃均匀使之溶解于植物油样品中。如有需要,可将试管放人热水中加热,加速溶解。之后等待其降至室温,并在试管中加人2-3滴酚酞指示液,同时以氢氧化钾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直到出现微红色且30秒内不褪色为止。

3试验结果分析

通过本次测定试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向50mL乙醚一乙醇混合溶液中加人纯水后,当试管中水为5 . 70mL时,其混合溶液会出现上层为醚层,下层为水层的分层现象。

另一方面,在对于酸价测定的过程中,如果植物油样品的酸败程度较高,其在滴定过程中所消耗品的氢氧化钾标准溶液也就越多。这主要是因为在试管中加人中胜乙醚一乙醇有机液后,试管中的植物油样品与其产生溶解作用,在加人氢氧化钾标准水溶液无机液之后,出现了分层现象。试管中的溶液分层上层为有机液相,下层为无机液相。

由此,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无水乙醇对氢氧化钠标准水溶液进行稀释,如此一来,即使植物油样品的酸价过高,在测定过程中消耗较多的氢氧化钾标准水溶液,只要保证其中和反应及时、完全,就能确保较好的滴定效果,其植物油样品的酸价测定结果也就越准确。

4影响植物油酸价测定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4.1植物油样品

油脂由于油脂酸价在实际情况下其酸价大小是受油脂原料和加工工艺以及运输和储存办法及储存条件所决定的,一般情况下植物油中含有的约为1%的游离脂肪酸。但是当油脂原料中含有较多的未成熟植物颗粒或者发生霉变的植物颗粒时,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植物油的酸价提高。另一方面,试验时的样品取样质量要适中,过多的样品在试验中会消耗较多的KOH,对你酸价结果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对于植物油酸价测定试验时,应选取较有代表性的样品,从而确保测定结果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4.2标准溶液

关于标准溶液对于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影响,本文采用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来进行对比说明:

从表2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当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浓度在0.1 mol/L时,酸价的粗定结果相差并不大。由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几个平行实现后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在进行平行试验时,其试验结果相差0. 1mgKOH/g,但是当浓度偏低时,其测定结果数据相差在0. 6mgKOH/go所以,标准溶液的浓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滴定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由此,在进行酸价测定试验时,应确保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浓度,避免其过高或过低给测定结果准确性带来的影响,并且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最好能做到当次配置当次使用。

4.3指示剂

在对于油价测定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颜色相对较浅的大豆油来说,选用酚酞作为指示剂时,其终点变化较为明显,便于我们观察。但是对于部分颜色相对较深的植物油样品来说,由于其油脂本身颜色与滴定试验终点颜色相近,不利于观察,容易造成较大的误差。由此应根据油脂颜色的深浅,选用酚酞指示剂或者是百里香酚蓝指示剂。

5试验中的注意事项

(1)确保试验仪器清洁干燥,避免器皿携带的水分对测定结果造成影响。

(2)滴定试验中所采用的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浓度应保持在0. 1mL/L上下,避免其浓度过高或过低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

(3)在试验中加人酚酞指示剂之后,应再加人10-20mL的中胜饱和食盐水,同时确保在摇晃均匀后再进行滴定试验。

(4)在酸价测定过程中,为了观察测定终点,可以将酚酞指示剂改为2%碱性蓝6B乙醇溶液或者是1%庸香草酚酞乙醇溶液进行滴定试验,由于碱性蓝6B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PH9.5-14,所以在其遇到酸性时会呈蓝色,中性时呈紫色,所以可以判断当滴定从无色变为蓝色时,试验结束。

我国形成重大灾害的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在其原生地往往危害小或不成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原生地生态系统中存在控制其种群的大量天敌,可通过自然控制形成了相应的平衡体系,在新的生态系统中确没有这种制约,因而必然导致种群数量的剧增。缺乏天敌的制约机制也是造成对外来有害生物治理艰难最主要原因,生物防治的目的就是通过寻找有效的生物措施,应用物种间的相互控制的能力,对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种群起到有效的抑制的作用,建立生态系统新的平衡,天敌生物能够依靠自我繁殖和扩张的能力,长期有效地对外来物种起到控制作用,因而具有防治效果持久的特点。化学防治方法虽然能够起到效果迅速的作用,但是也造成大量的本土天敌死亡、环境污染,其后果往往导致恶性循环。因此,对于已成功定殖数年并形成了大面积扩散的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必须以生物防治作为长期治理的主要技术措施,除使用天敌昆虫外,还可通过研究,针对不同的种选取有针对性的应用信息素、病原微生物等控制措施。在应用生物防治控制外来林业有害生物方面,国内已在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的传媒昆虫松褐天牛等的治理上取得了一些好的成功经验。利用生物防治需特别注意的是当选用外来天敌控制时必须事先经过严格的评估论证并试验,确保不会形成新的外来有害生物后才能引人使用,以免导致新的灾害发生。

参考文献

[1]郭传友,王中生.外来有害生物与生态安全.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2」国家林业局植物造林司,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中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及检疫技术操作办法.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3」张星耀,骆有庆.中国森林重大生物灾害.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论文   工学论文   化学工程论文   植物油   加人   酚酞   氢氧化钾   指示剂   试管   乙醇   溶液   样品   标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