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材料力学”课程讲座式教学方法的探究

引言

笔者近年来有幸聆听了较多西方著名高校的教授来中国高校讲授工科基础课程,其中高校包括美国的密歇根大学、加拿大的康考迪亚大学、滑铁卢大学等.在聆听他们的基础课程讲授时,发现他们讲授这些基础课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课程讲授时间比较集中,不拘泥于教材章节和结构;以讲座专题的方式,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互动;教学媒介不局限于PPT,更多基础的理论推导都采用黑板板书,并采用PPT配以重点过程的展示.不仅如此,由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程中的理工科课程也表现出类似上述的特点.从听众的角度看,总体感觉这样方式的教学:讲课信息量大、连贯性强、效率高、听众注意力相对容易集中、效果好.

在每年学校开展的教学质量中期检查活动中,每次都会听到现在的工科学生普遍反映工科基础课程内容过于复杂、上课气氛过于沉闷、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等问题.针对学生反馈的这些问题,我们教师给予的回复多是教师本身教学风格问题以及课程本身的抽象等问题.本文展开对材料力学这门基础课程的教与学方法探究,旨在为其他类似的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材料力学课程及教学现状

材料力学课程是工科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是学好各种后续课程如机械零件、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及其他专业设计课程的重要基础,是大多数工科专业(如车辆、机械、航空、航天、土木、材料、电气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材料力学课程在高等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材料力学教科书为例,不完全统计显示近五年我国新出版材料力学教科书达到80部以上.由此可见,目前各高校对材料力学的课程建设都非常重视.

传统的材料力学教学中,学校通常要求任课教师在开课之前填好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然后按计划施教,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主性教学.时间安排上的局限性,也使得材料力学这类基础学科的拓展教学难以实施.这些方面导致学生知识面窄,对问题的理解不够全面,只把材料力学当作一门知识,而不把它作为一项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应用工具和方法来学,因此多数学生学得枯燥、机械、被动,学完或考试完也就基本全忘了,甚至连基本的概念也不知道了;而教师也多是忙于按教学计划抓跟教学进度,忽略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更谈不上创造性培养.

当下高校缩减课时大趋势之下,材料力学课时也非常有限.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车辆工程专业为例,按专业培养计划要求,材料力学的课时一共有72学时,包括6学时的基础实验和66学时的课堂讲授.而要系统较全面地对材料力学基本问题进行讲解和阐述,这些学时是远远不够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安排学时里的绝大部分时间被教师用来对基本问题的快速讲授,而学生对问题的真正吸收和理解大多在课后.更不用说与之配套的课堂测验和练习讲解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论文   工学论文   材料工程学   材料力学   课程   学时   教学计划   工科   课时   讲座   教师   基础   方法   学生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