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材料力学教学中应用研讨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材料力学课程是工科众多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是弹性力学、结构力学、岩土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等一系列后续课程的基础,为工科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起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材料力学知识在工程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工程实际结合比较紧密,所以该课程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具有鲜明的工程实践性。所以深入研究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1材料力学的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

材料力学内容多,包括轴向拉压、剪切、扭转、弯曲、应力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压杆稳定、交变应力、能量法等,课程头续繁多,内容繁杂,而课时一直都在压缩,要在这么有限的课时内把所有的知识点讲透、讲细,对老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接受都是一个挑战。材料力学的教学一般都是采用演绎模式授课,即先进行理论推导,然后再应用到具体问题,在进行理论推导之前,必须先提出一些推导所用到的基本概念,如应力、应变等,而对于这些深奥难懂的重要概念,由于学生缺乏先期的基础,以原有的知识结构来接受和理解起来是非常困难的。这就导致了许多学生认为材料力学理论抽象、内容枯燥无味,从而产生畏难、抵触情绪,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不仅如此,由于材料力学又是一门与工程实践结合较紧密的学科,由于学生实践经验少,理论与实际难以结合,所以存在课堂上很多内容难以透彻理解的问题。时间一长,学生就失去了学习动力,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影响教学效果。所以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的训练,增强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是提高材料力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2材料力学教学中应用研讨课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国许多大学开始引入西方国家的研讨课教学方法。研讨课是围绕教材重点、难点或某一问题,组织学生研究讨论,以提高认识、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或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强调师生互动,旨在探索和研究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通过专题研讨使学生主动学习和拓展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可以针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设置相应的讨论专题,这些题目可以没有标准答案,并且有多种解决方法,让学生分组准备。研讨课的题目与课程内容相关,更是学科前沿及热点,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需要学生课后查阅文献,自己提出思路、分析和解答。在研讨课上由教师引导,每组学生可选代表主讲,通过板书、图片、多媒体、等多种形式来灵活展示和阐述,其他同学和教师来进行提问、讨论,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这种教学形式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课堂教学实现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学目的也从以前的以知识传授为目的转变为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所以在材料力学这门课程中引入研讨课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以强化教学效果,更是实现师生交流的手段与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3材料力学教学中应用研讨课教学方法的具体措施

3.1教学内容的选择

研讨课内容选择的恰当与否是决定能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一个好的讨论题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提问、讨论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研讨课内容的选择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专业背景,了解他们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课堂讨论中。选题内容不仅应该选择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并且还应该有扩展性和挖掘性的关键内容,既要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又需要通过查阅资料才能解决。根据材料力学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安排,设置不同的专题板块,比如设置基本变形,强度理论,压杆稳定和能量法四个板块,然后分别针对四个板块的重点和关键问题,设计选题,也可以根据课时的安排,在课程主要内容讲完时设计一次综合的研讨主题课。比如,筷子原理,独木桥过河,火车过桥,典型的工程事故案例等等。选题来源可以采用工程项目研究中的相关力学问题,也可以参考历届大学生力学竞赛的题目,还有生活中的力学问题,也可以教师自己思考研究一个综合的力学问题,但遵循的原则就是与相应版块教学内容相关,能对课堂内容综合、深化,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为目的。

3.2教学方法的设计

在进行不同板块内容教学伊始,就把对应的研讨课的题目给学生布置下去,让学生自己课后查资料,学生分组,自主探究,等相应部分教学内容结束时,抽出一节课的时间来组织研讨课。讨论内容围绕布置的研讨课的题目展开,需要学生查阅资料,运用相关材料力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每个小组可选出小组代表来阐述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成员补充内容,别的小组成员随时可以发问,这样可以充分锻炼到每个人。在研讨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讨论进行有效控制和正确导向,积极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避免离题,同时要注意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和谐的讨论空间。在进行问题讨论时,要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使学生能够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研究。适当地设置多种形式的教学情景,如在讨论过程中可穿插讲述一些历史上的小故事,实际的工程案例,还可以把学生自己感兴趣的力学竞赛模型与所讨论的新技术内容联系起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在讨论的最后,教师可以做一些总结和讲解。根据对讨论的情况进行一般性的评述,对正确的、有亮点的地方要给予肯定和补充完善,对知识要点进行准确完整地概括,同时引导学生转变思维方式,学会全方位、多角度地去认识问题,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和理论知识进行关联。

4结论

材料力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的内容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它不仅具有理论性,又有一定的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采用研讨课的教学方法,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创造良好的课堂人际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知识结构,全面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论文   工学论文   材料工程学   材料力学   目的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力学   课程   教师   方法   内容   工程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