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建安七子关键词

建安七子在魏晋文学中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对。七子的研究从他们当代就开始了,最开始研究建。安七子的是魏文帝曹王。此后一千七百余年来,人。们从未间断对建安七子的研究。对建安七子的研。究,要以科学的态度并且运用科学的方法,加强对。建安七子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汲取和借鉴建安七子创作的经验,对建设中华。新文化无疑具有明显的启迪作用。由于数量庞大,。仅对建安文学曹王《典论论文》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建安七子关键词研究过程

由于研究目的是研究建安七子,不是专门的文。学研究,为了便于通过词语分析建安七子的主要。思想,特采用建安七子创作原文和译文统一进行。关键词和共现研究。利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V2013 , Ucinet6和Netdraw软件进行图表及可视化。的分析,以便于更准确和全面地把握建安七子的。创作思想。

二、建安七子关键词及共现分析与研究热点分析

(一)建安七子与曹王的关系

中国知网上同时出现建安七子与曹王关键词。的期刊论文有68篇。建安时期,我国占代文学史。上是一个创作繁荣。成就突出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著名作家,出三曹(曹操。曹王。曹植)以。外,当首推曹王在《典论论文》中提出的七子,。即孔融。陈琳。土粟。徐干。阮璃。应场。刘祯七人,。世称建安七子。

曹王,在取得继承权之后,随时都以副君的。身份对待魏国的臣僚,包括建安七子在内,不讲。究辈分大小;也不讲究宾朋的礼仪,甚至以国君。自居,心目中连父亲曹操都没有了。从曹王与吴。质的往来书信中就可以看出:光武言年三十。余,在兵中十岁,所更非一。昔德不及之,年与之。齐矣。

曹王在《与吴质书》有这样的记载: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口游处,行则连舆,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筋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谓百年己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己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复。道哉?在曹王眼中,建安二十二年之前的邺卜生。活是美好的,是因为除了享受美酒佳肴之外,还。可以妙思六经高谈娱心仰而赋诗等,文学。娱乐活动较为丰富,然而在瘟疫之后,建安七子。中五子病逝,曹王怀念的这种诗酒宴会却无法再。现了。

(二)建安七子与《典论论文》的关系

中国知网上同时出现建安七子与《典论论。文》关键词的期刊论文有60篇。《典论论文》是。中国占代文论史上的重要文献,占今论之者甚。多。曹王《典论论文》对许多重要的文学理论问。题提出了的新的看法,这部著作开创了中国占典。文学理论批评的一个新时期,具有很强的历史影。响力。

曹王在《典论论文》写道:土璨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璨之匹也。如璨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危。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应场和而不壮;刘祯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铸也。

从以上曹王对七子的评论,可见他所说的各。有所长,难可兼擅,是至当之论。他同七子虽是文。友,交往又洽,但对他们的长处固然一一称道,对。他们的不足之处,也丝毫不加掩饰。这的确开了。文学批评的良好风气,对后世文学批评起了有益。的推动作用。

(三)建安七子与建安文学的关系

中国知网上同时出现建安七子与建安文学关。键词的期刊论文有43篇。建安七子的名称并。不陌生。但是,如同许多二。三流作家一样,他。们在文学史论著中,常被安排在次要的陪衬地。位,很少被当做重点研究的对象。有些学者将。七子视为三曹的附庸品。

有的文学史虽然没有给七子给予高评价,。但是仍能从正面肯定其价值。容肇祖在《中国文。学史大纲》中写道:由民歌而成为文人的作品,。这风气的做成,七子是当然很有力量,不只是。三。曹称功而己。至于他们的散文,渐启六朝排偶的。习尚。陆侃如。冯沉君的《中国文学史简编》将。一七子除孔融以外的六人分为三组,第一组是刘。祯。土粟,这二人的诗在七子中最佳;第二组是。徐干。陈琳,二人各有一两篇脍炙人口的杰作;第。三组是阮璃。应场,成就最低。

七子同三曹一样同是建安文坛的代表,。他们都曾被卷入极度动乱的时代漩涡,生活和思。想都有较大的变化。他们继汉乐府之后,打破了。汉代文人诗歌消沉的局面,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他们直接继承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表现了新的时代精。神,具有慨悲凉的独特风格,并且形成了建。安风骨这一优良传统。同时他们普遍采用新兴。的五言形式,奠定了五言诗在文坛上的坚固地。位。

在诗歌方面,七子的四言诗虽然并不出。彩,但五言诗写得比较成熟。文人写作五言诗,自。班固尝试以来,只有百年的历史,而且直到《占。诗》出现,才在立意谋篇。结局措辞上显示了较大。的进步。七子的优秀五言诗比起《占诗》来,艺。术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七子作品跌宕起。伏,富于变化,在感情表现上比较丰富,对五言诗。发展做出了推动性贡献。

在作赋方面,从后汉开始的大赋向小赋演。变,是赋史上的一大转折。这一转折的第一位代。表作家首推蔡,不过蔡,当时只是一株独放,。创作小赋蔚成风气,还在蔡,之后的建安年间。。三曹中,曹操几乎不写赋,曹王。曹植作赋数量虽。多,质量也高,毕竟时间上较七子略晚,所以。七子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

在散文方面,陈琳的书纪应用文和土。粟。孔融的政论文在当时是独树一帜的。在两汉。质朴凝重的散体文向六朝华丽纤巧的骄体文的。演化中,七子也占有重要位置。七子发展了。骄化的趋向,其中孔融。陈琳贡献最为突出。七。子的散文骄化,就其程度而言,比三曹走得要远。些。如果要寻找出一条从汉末到西晋散文骄化的。主要线索,那么在蔡,与张华。陆机之间,七子。就是不能忽略的一个环节。总之,在创作具有时。代特点的作品方面,在推动各体文学样式的发展。方面,七子都是程度不等地有所贡献的。对于。这些贡献,我们应给予实事求是的肯定;尽管他。们在文学史上仍然是二三流作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论文   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   建安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文学史   文人   中国   散文   贡献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