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关于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如何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是摆在企业经营者和财务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是现代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财务风险十客观存在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了解风险的类型和特点,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

一、当前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1、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是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企业资产规模的扩大,企业财务活动涉及的问题遍布于企业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利润分配中的比例、负债与权益比例、存货管理以及应收账款管理等一系列的问题,企业的财务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不再是简单的管好用好资金就可以避免财务风险的产生。许多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不能从根本上把握风险的本质,加大了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2、企业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我国企业进行财务决策时,通常凭借以往经验或根据自己主观臆断来进行决策,容易导致决策失误,从而引发财务风险。由于企业进行财务决策所依据的会计报表、财务分析、市场分析、经营分析等信息不可能完全反映事实,这些信息只是尽量接近真实情况,这就决定了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同时,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企业不重视财务管理作用,缺乏合理的财务管理流程、科学的财务管理手段以及正确的财务管理决策,使财务管理处于无序状态,就会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其安全性和完整性得不到保证,容易引发财务风险。另外,在财务管理中用不同的财务分析方法经常会得出差异较大的结论,由于决策人员在多种方法和方案中进行多次筛选,这也决定了财务风险的存在。

3、企业财务管理所处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

企业财务管理所处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主要包括经济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法律环境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了企业财务管理的不确定性,能够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企业很难准确预见和改变外部环境。目前我国一些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在机构设置、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应对措施不力,容易使企业产生财务风险。

4、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

通常,企业在构建自身的资金结构时,应充分考虑自有资金与负债资金、长期资金与短期资金的相互比例,以确保企业的资金能够正常周转。资金结构的合理比率应为产权比率6: 4、流动比率2: 1。

我国很多企业的资金结构是不合理的,具体表现为资产负债率过高,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80%以上。资产负债率越高意味着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如果企业实现不了目标利润,到期债务将无法偿还,企业会立即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

二、创新型企业财务风险监管的有效应对对策

1、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

具体主要有:一是坚持谨慎性原则,建立风险基金。即在损失发生以前以预提方式建立用于防范风险损失的专项准备金。如产品制造业可按一定规定和标准计提坏账准备金、商业流通企业计提商品削价准备金,用以弥补风险损失。二是建立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监督制度。有关部门应定期对资产管理比率进行考核。同时,加强流动资金的投放和管理,提高流动资产的周转率,进而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增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另外,还要盘活存量,加快闲置设备的处理,将收回的资金偿还债务。

2、建立财务风险识别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识别是在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在不利风险刚出现或出现之前,就予以识别,以准确把握各种财务风险信号及其产生原因。企业财务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有:现场观察法和财务报表法。现场观察法,是指通过直接观察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具体的业务活动,了解和掌握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财务报表法,即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报表的会计资料,确定企业在各种情况下的潜在损失和原因,对主要指标的实际值和标准值进行对比分析,已确定风险的存在和风险暴露程度。

3、适度负债合理安排资本结构。

企业在充分考虑影响负债各项因素的基础上,谨慎负债,在制定负债计划的同时,使其具有一定的还款保证,企业负债好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流动比率不低于1:1,最好流动比例保持在2:1 的安全区域。流动比率越高,表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流动负债获得清偿能力的机会越大,债权越有保障。还有企业的息税前利润率大于负债成本率是企业负债经营的先决条件。如果息税前利润率小于负债成本率,就不能负债经营,只能用增资办法筹资。

4、加强资金管理。

①合理调动使用资金。防范财务风险,需要财务人员进行货币资金的合理调度。根据企业自身资金运动的规模和生产特点,妥善安排货币资金收支活动,使企业能保证日常的生产经营需要,并且在还款和分红付息到来时,及时筹措和调度资金,以避免出现无力支付的情况。

②细化应收账款管理。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在赊销商品之前应该确立信用政策,同时,加强对应收账款的追踪分析,有利于确保信用政策的全面落实。

③完善科学的决策机制。完善企业财务风险决策机制,必须系统全面的识别、分析与预测财务风险,采取科学的方法防范与控制财务分析,并对管理效果做出客观评价。这表明了企业财务活动的风险性特征强调企业整个财务活动是一种风险性活动,要求管理者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必须关注财务风险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

④利用投资组合来分散风险。当两项资产的收益率具有完全负相关的关系时,两者之间的非系统风险可以充分地相互抵消,甚至完全消除。

当两项资产的收益率完全正相关时,则不能抵消任何风险。在实际中,两项资产收益率具有完全正相关或完全负相关关系的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绝大多数资产两两之间具有不完全的相关关系,因此资产组合才能可以分散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论文   财务管理   财务其它   风险   准备金   成因   比率   损失   资产   资金   财务   结构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