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房地产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管控措施

财务成本管理,即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采用的成本和费用管理策略和措施。就国内房地产企业而言,面对复杂的市场竞争和发展形势,企业必须进一步加强自身的财务成本管理,保持管理的高效性和合理性,以真正满足企业的经营发展需求,促进行业的持续、稳步发展。

一、房地产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意义

房地产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是针对房地产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整体经费消耗所开展的管理工作,具体包括了对房地产运营成本的管理、对采购费用的管理以及对人员工资的管理等等。合理地运用财务成本管理,能够显著降低企业成本支出,保持企业更高的经营收益,进而巩固企业的市场地位,满足企业乃至行业的未来发展需求。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房地产业开始逐步引进国内,国内房地产市场也开启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国内房地产业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多数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也相对比较粗放,企业自身的财务成本管理存在较多问题和不足。房地产企业加强财务成本管理,首先能够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使企业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其次,房地产企业加强财务成本管理,能够充分提升企业经营战略的合理化水平,推动企业的持续性发展。财务成本管理,能够为房地产企业提供准确、全面的财务信息数据,企业领导层可以针对这些信息数据制定和调整企业发展计划,规避企业战略实施风险,同时也将有效的避免企业资金链问题。此外,在科学的财务成本管理之下,房地产企业还能够更好地维持企业内部稳定性,保障企业和员工的基本利益,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房地产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 一) 成本管理意识不足

当前,国内多数房地产企业都非常缺乏财务成本管理意识,对财务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在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发展之下,各地房地产商应运而生。凭借着丰厚的资本和资源优势,许多房地产商都赚取了丰厚的利润。但是,除华润、万科、万达等国内优秀房地产企业之外,多数房地产企业并没有真正落实和深入开展财务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甚至在实际的项目施工和实施过程中,财务成本控制也未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严重影响到企业利润,大量成本被挥霍和浪费,工程质量也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 二) 成本管理体系缺乏

目前,很多房地产企业都没有系统性的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财务成本管理中的财务成本控制制度和考核制度等基本上是抄袭其他公司,完全脱离了企业的实际经营和发展现状,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水平自然难以保证。与此同时,我国房地产业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各项管理法规政策都并不完善,这也导致大部分企业没有相关规范和标准做支持,部分房地产企业也因为财务成本管理不善而破产倒闭。如湖北鑫天浩置业有限公司,2015 年向地区法院申请破产清算,一时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鑫天浩置业有限公司的破产,一方面是由于企业资金链断裂、债台高筑,而另一方面,企业自身经营不善、财务成本管理欠缺也是导致企业破产的重要原因。

( 三) 成本管理方法滞后

目前国内许多房地产企业还沿用传统的换算法,这种方法无法保证工程预结算的正式性和可靠性,同时计算效率非常低下。在对当前房地产企业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房地产公司的财务信息系统非常落后,只是简单地完成信息数据的记录和计量,不但无法完成信息的处理和分析,容易造成数据资源的丢失,同时也无法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等严重问题。

( 四) 管理人员素质低下

客观而言,当前房地产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人员素质整体较为低下。特别是大量民营房地产企业,家族式的企业特性造成企业财务人员多为朋友或者亲属,财务管理经验和知识都非常欠缺,难以保证财务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落实。

三、房地产企业财务成本管控策略

( 一) 增强财务成本管理意识

首先必须增强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意识。企业领导层必须明确财务成本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加强对财务成本管理知识的学习。在加强项目开发和市场拓展的同时,企业领导层必须意识到财务成本管理的作用和价值,积极学习行业内优秀企业的财务管理经验和方法,为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可靠基础。企业财务人员也应该树立正确的财务成本管理理念,深入了解企业资金运作情况,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自身职业道德,加强企业财务监督,杜绝各类财务违法行为。

( 二) 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

第一要加强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针对企业会计部门的工作职责,加强会计监督职能。企业会计人员除了要完成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工作之外,还必须积极参与到项目的预决算、经济合同的会审工作当中,并积极监督各项经济合同的履行。第二,必须进一步明确财务成本管理岗位和职责,规范财务成本管理工作的具体流程和程序,并规范相关人员的权限和责任。第三,企业必须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工作,健全企业内部预算制度,落实企业收入和支出计划,严格控制企业各项资金的使用。

制度还需要不断完善,一些企业的委派会计,其福利和奖金发放权力停留在被委派的企业,如此一来会计人员的工作还是无法实现百分之百的独立,而就目前还没有实现委派会计的国企,可以先加强审计工作以应对财务造假。

( 二) 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

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会计自觉性,第一步先要让其清楚假账的危害性。会计人员编制虚假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审计报告,损坏了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转,也触犯了投资者、股民与国家的利益,为贪污腐败支起了防护网,披上了保护伞。

因此,只有让会计人员自身认清了假账的危害性,从自身思想上提高了对会计质量的重视,才能控制住自己的行为,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最终实现提高会计自觉性的目的。其次,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经济活动也不再是过去的简简单单,而是逐渐变得纷繁复杂,特别是入世以后,我国与国际接轨,我们去了解、熟悉、学习和掌握国际会计准则、国际会计惯例。会计人员每天都可能碰到新的业务,这就需要其知识储备的全新升级,然而知识储备的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

( 三)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考核和监督

对会计自觉性的建设,除了先从会计人员自身抓起提高自我修养以外,还必须对宏观经济环境进行改善,实施和加强定期、定量化监督和考核。增强法律和行政的监督作用,从本质上清除可能由于会计自觉而引发的后果。当前,我国在审计机构与制度方面的建设已基本成熟,审计工作的完善会对会计自觉缺失起到约束和监督的作用。然而,某种意义上讲,审计仅仅具有的是亡羊补牢的效果,而我们更需加强的是未雨绸缪。因此,要从本质上建立会计管理保障体系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不断完善的经济法律法规为市场经济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五、总结

会计人员的会计自觉性问题已经不单单是会计范畴内的事情,逐渐演变成了一种较为严重的经济社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进行全面改革,进行制度创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结合现代企业管理准则实施会计委派制度,保证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同时,加强外部监督体制,完善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师本人的责任制度,施行责任到人,提高负责人的责任意识,促使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有效监管,坚守职业准则。只有在全方位覆盖的经济制度体系下,会计人员才能有效约束自身,提高会计自觉性,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得到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论文   财务管理   财务其它   房地产   自觉性   房地产企业   管理工作   会计人员   成本   措施   财务   制度   会计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