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政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计划经济的产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对象。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的性质决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政府扮演着生产者、监督者、决策者等经济发展方面的角色,而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服务的功能和角色却渐渐被淡化。所以,随着我国目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完善,要求政府适当的放开在经济方面的控制权,交给市场,充分利用市场自身调节和控制经济的价值。从而把视野逐渐转到为人民服务上来,建设社会需要的、新型的、全能型的政府。所以本文今天就围绕"服务型政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这一主题展开了分析和探讨,通过对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对我国新型服务型政府的建立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字:服务型政府;现状;对策研究

政府在政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仅为社会提供各种人民所需的公共服务,而且通过对经济适当的干预,使我国的经济健康而稳定的前进。所以,建立一个优良的政府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在经济发展方面的规模急剧膨胀,产生了政企不分、政社部分、政事不分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顺利进行。并且由于对经济方面的作用力度加强,对社会公共服务的力度逐渐下降,对社会发展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因此,如何调整我国的政府职能,建设怎样的政府是我国急需解决的。所以,本文针对此问题展开了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引起大家共鸣,共同建设我国的新型的、服务型的政府,更好的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一、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现实需求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主要是针对中国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大包大揽和以计划指令、行政管理为主要手段的管制型政府模式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现代政府治理模式。它把为社会和公众服务作为自身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宗旨。是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一公正执法为标志,按着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具体表现。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方式的不断提高与完善。

二、我国目前服务型政府的现状

(一)相应的制度体系不完善

相应的制度体系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然而,我国正处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初级阶段,一些相应的理论、制度体系还不完善。在具体应用上仍旧是简单的套用,方法、方式都比较单一,没有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理论体系。这就使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缺乏一定的保障,造成政府建设的相对盲目性。而且容易在这过程中形成各种敷衍了事的不良作风,不仅不利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同时也会使民众形成对政府的不信任心理,从而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开展,阻碍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

(二)缺乏一支建设性队伍

政府是我国政治性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公务员是我国政府建设的重要力量,所以说,拥有一支具有创造性的政府是极其重要的。但是,由于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新型的政策,所以导致我国大批公务员还不能适应政府的新型需求。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旧式的公务员思想落后,缺乏一定的首创精神;新式的公务员工作经验不足,思想意识不到位,服务意识和观念仍比较淡薄;二、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公务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实践等能力都比较薄弱,总体水平不高。

(三)民众参与度不高

服务型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的落实是需要政府和公民的共同努力的。但是由于我国传统的封建的"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和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对经济和资源的控制,导致我国公民的社会主体意识依旧很淡薄,对政府形成了绝对性的依赖。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只是一些当官的的事情,与他们无关。或者,出于对政府的不信任,对政府的各种决策都持怀疑的态度,冷眼旁观。

三、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策略

(一)完善体制、机制的建设,建设阳光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是一项深远而持久的工作。它的核心首要工作是科学的制度建设。因为,就我国目前各大省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措施来看,就是由于制度体系的不完善,导致我国政府服务出现"错位"、"缺位"等现象。因此要实现此目标,首先要完善各种机制、体制,包括:公共参与制度、信息公开制度、权责合一制度、绩效评估制度等,为它的建设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从而建设一个"阳光政府、创新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等模式交叉、综合渗透的服务型政府。

(二)从审批行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础工作。首先,我们可以对不符合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和妨碍市场开放、公平的行政审批坚决予以取消;其次,对于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要建立严格的监督制约制度,严防各种错位、缺位现象的发生;最后,可以用市场机制代替行政审批,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

(三)实现政府和公民的有机结合

服务型政府是一个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公民,使百姓安居乐业。因此,要实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这就需要加强公民的参与意识与责任意识,增强他们对政府的信任度,实现政府和公民的有机结合。对此,首先我们可以建设一支专门的、具有专业性的队伍,从而加强宣传力度,促进公民意识的觉醒和素质的提升;然后完善公民参与政府决策和监督政府的通道,如:社会听证制度、社会公示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电子信箱等;最后,政府可以通过让公民确实的参与到政府的决策中,积极采纳公民在决策中提出的各种意义性建议,提升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度,从而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心,让公民积极主动的参与政事,实现政府和公民的有机结合。

四、小结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以为人民服务的服务型政府的建立是由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现状决定的,是我国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它的建设也是一个缓慢而长久的工作,它需要我国政府结合广大公民共同努力。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主动投身到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中去,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文通过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虽然由于个人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可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但是还是希望能对我国社会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对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丽:《改革与开放》;南京出版社;2010年22期.

[2]杜莉、张云:《如何在碳金融交易中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吉林大学社会科学报;2015年01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4

标签:论文   哲学论文   科技哲学   政事   计划经济   我国目前   公民   公务员   制度   我国   政府   社会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