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和养护技术探究

摘要:园林绿化的主要项目为茴木的栽植和养护,严格遵守茴木的栽植规定和养护标准,是保证园林绿化质量的有效措施。目前,园林绿化项目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苗木的栽植存活率低、生长状态不佳等。影响了园林绿化项目的建设和城市绿地的发展。所以,在园林绿化项目中,工作人员必须结合园林苗木栽植和养护的基本要求,掌握栽植和养护技术,保证苗木良好的存活率和生长状态,从而促进园林建设的发展。本文将对目前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苗木的栽植和养护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园林绿化;茴木栽植;苗木养护;技术分析

园林绿化能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处清闲的休息区,为城市提供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也是城市文明的一种象征。在园林绿化中,苗木的栽植是整个园林规划的重点,苗木的存活率和生长情况直接影响园林绿化的质量。所以在园林绿化中必须严格按照苗木的生长习性进行栽植和养护,使园林绿化工作能够更有效地完成,进而促进园林建设行业的发展。

1园林绿化苗木栽植中存在的问题

1.1苗木种类选择不合理

园林不仅具有绿化作用同时也是美化城市的一项工程,所以很多园林设计者在设计时为了凸显园林的美观,提升城市的品位,都会选择一些“高档次”的苗木作为绿化的主要对象。这种盲目的设计方案会造成严重的苗木栽植问题。首先,所谓的“高档次”苗木一般都是非本地树种,盲目地引入不仅容易造成生态入侵,同时也影响存活率。其次,引进的树种没有经过驯化,对当地的适应能力差,很容易造成水土不服现象。最后,外来的树种在养护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养护人员需要提供符合其生长的环境和营养,对于没有养护这种树种经验的人员来说存在很大的困难,容易造成苗木的夭折或者影响其生长形态,从而影响整个园林的效果。

1.2苗木的种植规模不合理

扩大苗木的种植规模可以有效地提高绿化面积和绿化效率,但是从长远上看却存在很多弊端。大量的采购苗木会造成资金以及资源的浪费,而且大规模的栽种会影响苗木正常的生长规律,从而影响苗木的存活率和质量。此外,这种大规模种植的树木都是野生状态的树木,大量移植会影响原有山林的景观,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而且经过挖掘和运输的双重“摧残”,会破坏苗木原有的状态,影响其形态的美感。

1.3在苗木栽植上追求形式

每个城市中都存在园林绿化项目,而每个城市的地理位置有所不同,造成其气候和土壤具有差异性,所以在园林绿化选择苗木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苗木与当地环境的适应性。但是很多的园林项目中,设计者为了追求“潮流”,盲目跟风,选择国内比较“流行”的栽植模式,比如前几年的大面积草坪栽植,近几年的灌木、乔木栽植等。这种盲目的跟风形式会造成树木的栽植和养护成本升高,同时,这种千篇一律的栽植方式无法凸显城市的特色,使园林绿化的效果不佳。

2园林绿化苗木栽植的办法

2.1控制好苗木的质量

苗木的存活率和生长状态与其自身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苗木的采购人员一定要把好苗木采购的质量关。首先,确保苗木符合当地的生长环境;其次,确保苗木的状态良好,符合栽种标准;最后,尽量选择路途较近的采购地,减少运输对苗木的损害。一般情况下,高质量的苗木需要具备以下特点:根系发达,树冠与树根的比例协调,苗木壮且直,无病虫害等。同时在栽种前需要适当地处理苗木,修剪其枝叶和根系。

2.2根据苗木的生长规律进行栽植

不同种类的苗木其生长规律也存在很大的不同,比如有的喜阳,有的喜阴;有的喜雨,有的喜旱。除了这些生态因素之外,还包括栽植地区的气候、群落等方面的情况。不同的树木种类对栽植季节和栽植时间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所以栽植人员一定要把握好每种栽植植物的生长规律,适时、适宜地栽种,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保证苗木的正常生长。

2.3对土壤进行有效处理

苗木栽植的土壤对苗木的存活和生长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保证苗木的存活率和正常的生长,在栽植前工作人员需要有效地处理土壤。首先,需要理化检验和分析栽植土壤,判断土壤的酸碱性、透气性以及持水性等。然后根据所栽种的苗木特点对相应地处理土壤,可以采用消毒、添加客土和施肥的方式来改善土壤质量,使其营养情况和理化性质满足栽植的苗木要求。最后,在土壤消毒、客土添加和施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按照相应的规定添加,不可随意更改用量,防止因为添加不当,对苗木存活和生长造成威胁。

2.4完善苗木栽植施工的工艺

在苗木栽植施工前,施工人员需要严格审核图纸,发现不合理的地方要与设计人员及时沟通。在确保设计图纸可以施工后,要严格地按照图纸和设计方案施工,并且尽量保证苗木能够尽快地发挥其绿化作用。同时,除了对苗木的栽种需要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外,场地的平整、给排水以及定线防线等工程也要严格依照图纸施工,在施工前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书,施工时严格按照计划书执行。测量人员要做好放样工作,确保栽种位置准确,防止因为位置的偏移影响整个景观效果。此外,在进行多种苗木栽植时需要按照先种大树,再种小树,然后蔓藤植物,最后草本植物的顺序进行栽种,防止因为施工过程中对前期栽种的植物造成损害。

3园林绿化苗木的养护技术探讨

苗木在栽种后的1 2个月是重点养护时期,在此期间必须有专业的养护人员对其定期检查和养护,并且要根据苗木的生长特点制定专业的养护方案。方案中包括对苗木的施肥管理、修剪管理、浇水管理、防病虫害管理等防护技术。具体如下:(1)提供充足的水分。养护工作中的首先任务就是为苗木提供适宜的水分,在浇水过程中,要遵循一次浇透的原则,并且要定期浇水,浇水时间的最适宜为清晨或者傍晚。同时要注意排水工作,在苗木的边缘要设置排水沟,防止因为浇水过多或者雨雪天气导致大量水无法排出,造成涝害。(2)施肥管理。城市园林绿地的土壤比较特殊,由于城市中很多土壤下层堆砌着大量的建筑垃圾,所以表面的土层营养贫瘠,而且由于城市绿地的美化需要,要及时清扫落叶,无法完成自然肥力循环。所以工作人员一定要定期施肥。(3)耕地和除草管理。对土壤的翻耕能够保持土壤的透气性、透水性和增温的效果;除草工作除了具有一定的翻耕作用外,还能够减少杂草与苗木争夺肥力、水源、营养等现象。(4)病虫害管理。病虫害会对苗木的正常生长造成威胁,还会影响苗木的美观,所以工作人员需要采用合理的措施有效地预防病虫害的发生。(5)自然灾害管理。风害、日灼等自然灾害是影响苗木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要随时掌握天气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以日灼灾害为例,当温度过高时,可以采用遮荫或者喷水等方式来降低灾害影响。

4结语

综上所述,苗木的栽植作为园林绿化的主要部分,除了能够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环境、保持水土、美化环境外,还能够为多种生物提供栖息地,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所以在苗木的栽植和养护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选用合适的植株,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完善施工工艺,并做好后期的养护工作,使苗木能够健康的成长,尽快地发挥其绿化和美化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论文   哲学论文   科技哲学   园林   存活率   树种   园林绿化   苗木   土壤   生长   工作人员   城市   工作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