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电影中的色彩与情绪

在现代观念中,上世纪初的电影基本上是:黑白、无声、颤抖的画面这一形象,而第一批手工着色的影像出现在乔治梅里埃的实验影片中。随后在格里菲斯的《赖婚》一片中将一些感人的画面着上色彩。1926年,苏联导演爱森斯坦在《战舰波将金号》中给起义军舰的旗帜染上色彩,这次的渲染不仅仅是情绪的渲染,而更重要的是为政治的渲染,这样的两种不同渲染的解读标志着色彩作为一种视觉语言进入电影。电影色彩不仅仅具有还原现实世界的再现性,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表达创作者的主观意念。

一、色彩与情感

闻一多先生曾写过《色彩》:生命是张没有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热情,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再完成这帧彩图,黑还要加我以死亡,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闻一多先生这首诗强调的是赋予色彩的象征意义,这是文学的色彩,同样电影也像文学中的色彩一样,并且更加直观、具象化。色彩在影片中的无外乎就是两种组合方式:和谐之美与对比之美。

1.和谐为美。

色彩的和谐性是通过色彩的类似与表达内容之间的统一关系,常见的就是让某种色彩形成影片整体的色调。张艺谋对于色彩的使用很娴熟但对色调的掌握极为严格的。正如电影《红高粱》,红色的暖调子。此片以极度夸奖的红色来讲述影片中的男人,女人以及小孩。

影片的主色调是红色,红色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也寓意了这种生命力的顽强是在红色的血腥中才能获得。男人、女人的开朗、豁达以及对于生的渴望,生生死死中浑身散发的那股活力,在影片中不断的折射出来。影片中红盖头、红棉袄、红裤子、红布鞋还有那顶红顶轿子都占满了荧幕,这种红色给了我一种躁动的感觉,因为这象征有人要成为女人,于是这种躁动不断的升级。

片中最重要的情感符号是红色的高粱酒,酒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因为酒对于人的原始冲动有很强的刺激。那么酒坊中就仿佛不是酒,而是人的身体中流淌的血液。这种红色在影片中得到强烈的渲染,为影片最后的浴血奋战守护精神的家园得到充分的铺垫。

2.对比为美。

将色彩之间的差异进行了结合,使得各种色彩相互作用之间产生的深刻效果。以色彩对比为例的电影莫过于好莱坞导演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在此影片中那惊红一瞥造成了强烈的反差,体现出了反战的主旨。

影片中,辛德勒站在山头目睹法西斯纳粹肆意虐杀犹太人时,所有的犹太人是黑白一堆,看不出生的希望,红色小姑娘的出现,让我们的心中有了希望,当女孩躺在了尸山之中,这一抹红色的希望,也被法西斯肆意践踏,反战的意味被不断的显现。

3.黑白与彩色交替的影像。

第一次在看到黑白与彩色交替的影片是莫文蔚的《广岛之恋》的MV,运用黑白与彩色影片将相对复杂的时空进行自如的转换,触发情感的碰撞。例如德国电影《帝国的毁灭》,影片以一位二战时期的希特勒身边的一位女情报员来讲述故事,故事里面对于现代与过去的回忆采用了不同的色彩来进行区别,并对两种时空下产生的情感加以色彩的渲染。

二、色彩:言情的一种工具

色彩作为视觉表达的重要元素,早已成为我们熟知的视觉语言。色彩本来只是对光的一种效应,但是会唤起人们的想象,人们将不同的色彩与自己的生活节奏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产生的呼应就会引发心理上的情绪,产生感觉,形成思想的力量。电影画面中的色彩种类、线条、体积等等,都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景观,有时会令人高兴,有时会令人悲伤。

安东尼奥尼这位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导演在拍摄的《红色沙漠》更是被誉为真正的色彩片,用红色营造了一个耐人寻味的色彩世界。红色是女主人公内心的忧郁的映照,所有的红色却又是徒劳,女主人公还是难以找到自己情感。在一个物质世界充裕的社会里女主人公开始迷茫,她的内心是一片红色的沙漠,空有一腔热情却毫无归宿。这样的表现张力将影片对与社会的批判和现实的无奈进行了深刻的刻画。

三、色彩:心理的解

我们受众对于电影的解读是在自己知识储备和认知的作用下形成的。这种语言尤其自身的特点:片段、简捷,通过片段性、简捷性的破碎构成了解读的信息。我们把这些片段的编码提出来形成一组符号。当我们用这些符号表述时,我们会把影像用符号高度概括再用语言进行描述,这时候外部语言又显得十分重要。外部语言的表达受限于很多方面。首先是表述者的自身知识水平,当表述者遇到的影像片段是难以理解时,不好说或者说说不好这三字可以糊弄过去,但是自己去解码时又能理解,所以受众在拓展这种符号时有了缺陷。其次,认知程度的问题往往造成词不达意的效果,我们首先要把认知和知识分清,这两者是不同的,所以这种词不达意势必会导致表述时符号的误读。所以外部语言的表述由于表述者自身的主体意识与创作者的真正意图产生差距,此时最好的方法也许就是沉默。

这种由影像的形传达给受众的意,在由意转言时,不断的进行编码、分析、解码、传达形成了一个相对规范的模式,期间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误读或者信息的本意的折扣,但是这是人类自身发展过程中的缺陷,所以导致每个人在不同影片中使用的色彩都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

结语:

电影是基于叙事的一种影像结构,但是色彩对于情绪的营造、整体影片的造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给欣赏者带来视觉上的美感,更能表达出艺术家审美意识和思想感情。所以色彩对于银幕的作用需要每位创造者进行认真的推敲和分析,进而形成多元化的电影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论文   艺术论文   电视电影   法西斯   色彩   电影   符号   黑白   影像   情绪   视觉   红色   影片   语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