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积极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功能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百周年大会上,将人才培养定位为高等院校的核心职能,并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不但指明了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地位,而且特别强调了高校在培育青年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肩负的特殊使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面对文化多元化和知识经济新常态的挑战,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才培养中的特殊功效,尤其是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青年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导向功能、创新素质的培育功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功育旨。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青年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导向功能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教育方针,也是我国高等院校始终要守望的办学理念。造就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使命。古人云:德才兼备谓之圣人,德才皆失谓之愚人,德胜才可谓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可见,在品德与才能两端中,品德重于才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系统的理想信念、政治品格、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肩负着塑造青年学生灵魂的重任,其中心工作在于加强青年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塑造,即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仰,解决主义真的问题;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解决品德正的问题;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方法对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伟大的理性力量,是时代精神最宝贵的精华,是关乎人与自然、社会、自我相互关联的大智慧,对于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定位、伦理道德教化、科学方法训练具有独特的指导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青年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育功能

育人为本、能力为重,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教育方略,也是我国高等院校始终要坚守的办学理念。有学者指出:才德皆有为正品,有德缺才为品,无才无德为废品,有才失德为毒品。高校人才培育既要注重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也要注重创新才能的培养。当今时代,是创新勃兴的时代,创新时代呼唤创新人才。江泽民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主渠道,肩负着培育青年大学生独立人格、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务实精神等创新素质的重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法与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有机统一的科学体系,对培养高校青年学生创新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教育功能。

总而言之,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面对文化多元化和知识经济新常态的挑战,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青年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导向功能、创新素质的培育功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论文   哲学论文   哲学其它   马克思主义哲学   高校   功能   德才兼备   时代精神   人才培养   高等院校   价值观   素质   青年   大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