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域电视节目包装的途径探讨

对区域电视节目包装的途径探讨 对区域电视节目包装的途径探讨 :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产业化 后现代主义及其相关音乐 电视栏目纪录片的特性探析

对区域电视节目包装的途径探讨

各部门各自为战造成了没有统筹收集、保存资料的环节,这也是制约地方小台电视包装出优秀作品的重要原因。再则是缺少资金请外援。包装是走在节目播出之前的,品牌的塑造和维护、强化整体营销等前期工作一般要有很大的投入。而从长远来看,这种投资的回报率是跳跃式增长的,品牌一旦形成,就进入良性循环。

前面提到的《中国好声音》,浙江卫视称播出两期节目后已收回成本。[3]随着电视媒体逐步走向市场,各电视台制播分离制的推行,催生了专业电视包装制作公司,整合营销能力较弱的电视台,可以委托这些专业的包装制作公司完成。如:湖南卫视包装工作室不仅长期稳定地以团队的形式承担着频道形象的制定、日常维护、宣传片的制作等,还与国内知名的频道包装公司世纪工厂协商合作。湖南卫视的“超级女生”、“快乐男声”等栏目,在前期推广、品牌塑造、整体形象包装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

尽管明了包装的前期投资与效益回报的关系,可是,地方小台由于业务总量小,在包装上不太可能有大量的资金投入。

如何解决包装投入不足与高水平包装之间的矛盾成了地方台从业人员无法逃避的问题。地方小台想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佳效果,就必须依赖自身现有的力量加强节目的包装意识,自己动手操作来凸显自办节目、栏目和本频道的个性特征,使节目以鲜明的个性形象展示给观众,确立并增强观众对自己节目、栏目、频道的识别能力,打造节目、栏目、频道的品牌地位。总编室应加强频道和节目的包装职能总编室是全台节目的枢纽部门,负责制定节目生产的工作规范和流程标准,从规划、制作、播出到质量监测进行全流程管理。主要职能有:制订宣传规划、负责播出管理、宣传推介、战略研发和节目考评等。

这些职能客观上调控全台的宣传资源,微观上规范播出流程,提升节目品质,与节目运行直接相关。据了解,央视总编室作为节目综合评价的标准制定和执行机构,除了拥有节目代码发放、选题立项和最后播出的审批权之外,还有全台几十亿节目制作经费的预算管理权限。这是地方电视台无法企及的。地方电视台总编室主要负责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宣传的方针、政策,牵头组织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的宣传报道、节目创优的组织落实和考核,以及电视节目播出的编排和供片工作。

总编室的“节目预告制作、广告串联岗”,主要负责制作每天和每周的节目预告片、导视片;策划制作电视剧宣传片和公益宣传片;全台广告节目的串联;电视剧剧情介绍等工作。电视频道中的节目导视片一般是由“节目预告制作、广告串联岗”来完成编辑制作的。总编室应该利用资源优势建立起完备的资料库,包括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影像资料,音乐资料、音响资料。然后按照节目包装的统一原则、规范原则、渐变原则、超前原则、特色原则[4]28等制作一个频道开播时段和一个频道的重要时段起始时所用的总片头,以集中体现出一个台、一个频道的定位、理念、内容和频道风格。

其次是指导制作部与其共同制作频道宣传短片,在每天开播前和结束前以及上一个节目和下一个节目播出间隙让观众轻松自然地调整收视状态。地方台总编室还可以对电视节目、频道包装作长远的包装计划,围绕各时期的中心宣传任务定期更改频道包装,结合各栏目的改版,提前对栏目进行重新包装,以巩固和深化品牌形象。节目部门主任或栏目负责人应成为电视包装的行家里手各地方台节目部门建制不一,一般有新闻部、社教部、经济部、少儿部等,各栏目大部分由制片人负责。节目部门主任或栏目负责人要领导整个拍摄、制作、营销全过程。

无论是主题思想问题还是艺术创作问题,甚至技术问题,他们都负有主要责任。对栏目或节目来说他们相当于总指挥,要对主题思想和表现形式,以及风格特色进行全局性的把握,对节目整体包装制作也要做统一策划与实施。栏目最主要的包装有片头、小标志(角标)等,一档节目的包装主要包括片头、片花、片尾、字幕、音乐等。片头是整个电视节目或栏目内容的高度集中与体现,代表栏目和电视节目的整体形象,凝聚着栏目和节目的思想与灵魂。

要引领观众通过片头直接了解和透视电视节目或栏目的定位、主题的设置、风格的形成以及思想的内涵。[5]34片头本身所具有的导视作用非常强烈。如龙岩电视台《记者追踪》栏目的片头:伴着高昂、急促的音乐起,采访车、记者拿着摄像机、话筒快速出发,与警车、警察、检察官、法庭审判等画面交替出现,这些画面的播放速度都比正常快,最后“记者追踪”四个字缩放后定格。完整地表达了“追踪热点事件,报道法制动态”的栏目特点。

这个片头最初的创意和构思就是栏目总制片人提出来,与采编、制作人员共同编辑合成的。短短十几秒的片头,通过出色的画面与镜头,与词组、数字、符号、线条、光影及图形之间的三维或二维的重组和衔接,往往会在看似不经意间的交错、闪现、呼应和碰撞之中,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和画面冲击力,能够非常轻巧地衬托出或强化出电视节目的思想和灵魂。有些片头采用一些移动的线条、色块和简单的字幕,瞬间使整个画面甚至整个片头产生了一种动感效应和韵律的美,使整个片头因此而熠熠生辉。伴随着画面和标题文字出现在相向游弋的同时,节目的情节内容得到强化,主题思想得到了提炼。

节目部门主任或栏目负责人对这些包装手段应当十分熟识,并能娴熟地指导编导使用或亲自上阵参与制作。电视节目的片尾除了必须承载的主创人员、摄制和制作职员的名单,以及赞助、协办单位和制作单位的字幕以外,在形式上,还可以有更多姿多彩、更丰富饱满的表现和组合形式。央视二套《证券时间》的片尾就是相当出乎意料的例子,主持人和嘉宾正在探讨热点板块或解答观众提出的个股后市如何操作问题,突然间音乐起,谈话声渐小,字幕上滚,结束整个节目。言犹未尽,回味无穷。

这个片尾的形式与内容十分吻合,和瞬间多变的股市一样充满了神秘感,吸引着无数的“回头客”第二天同一时间继续关注它,整组节目也得到了升华。总之,巧妙的包装制作能使片尾精彩夺目、出乎意料,有待于节目部门主任或栏目负责人不断地去挖掘和发现,不断地去推陈出新。

目采编人员应加强包装意识记者,或称电视采编人员,是电视节目的最主要生产者,如果他们具有较强的节目包装意识,能够自觉地在其采访尤其是在编辑过程中注入包装元素,则更容易提升节目、栏目和频道的整体水平。当然,地方小台的记者一般都负有很重的采编任务,平时疲于应付节目的正常播出,很难有时间去学习电视包装的理论和技巧,不太可能有多余的精力去琢磨节目包装的方式方法。为此,地方小台可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记者在这方面做短期的培训,有针对性地学习这方面的业务。目前,地方台大多采用了非线性编辑系统,记者都能熟练使用“非编”进行后期制作。

利用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节目的包装制作,有着传统编辑线无法比拟的灵活与便利。因为非线性编辑系统集图像、音效、特技、字幕等工作于一个环境之中,它可轻巧实现传统的复杂系统的全部功能,如常规的剪辑、快放和慢动作,多层画面叠加及转换,多通道

二、三维数字特技效果,色键抠像,淡入淡出,运用立体字幕,高品质音效编辑与合成等。只要对记者稍加培训,应当就能掌握这些技能,实现对其采编节目的包装。老练的还可以结合计算机三维动画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甚至是Flash动画、漫画、连环画、剪纸以及中国国画等等来完成其艺术表达,让电视节目包装艺术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为节目画龙点睛,使节目充满鲜活与生趣。在报道纪念建军八十周年活动中,龙岩电视台播出一个《对联咏将军》的专题片,介绍全国各地作者在网络上以楹联的传统文化方式,热情歌颂闽西68位开国将军的丰功伟绩,最后由中央文献出版社结集出版。

这个节目不仅在片头、片花上做了包装,就是在二十分钟的节目里,都处处闪烁着包装的火花,使观众耳目一新。如节目一开头就左飞展开颇似装裱好的横幅,随着解说逐个出字,组成一幅对联:“西闽出雄才,战北征南,叱吒烽烟酬大业;将军恒浩气,披肝沥胆,纵横韬略固长城。”电视节目一般在同期声部分都打上字幕,主要是怕观众听不太清楚。楹联的内容相对较深奥,光听解说观众也不一定明白。

有了字幕的辅助效果大不相同。这个节目包装就把内容和形式结合得异常完美,它不是简单的出字幕,而是利用“非编”字幕出屏方式模拟制作了一幅楹联展开在屏幕上,大大增强了节目的可看性。这个节目的包装即由该节目的编导完成的。

发挥集体智慧共同完成包装创作电视作品本身是由团队共同完成的,采、编、播是其最主要的“工序”。一些大型节目复杂的包装可以由总编室、栏目负责人、采编人员、后期制作部门等共同讨论包装方案。也可以由较有经验的资深记者传、帮、带电视新生采编力量,提高包装水平。2006年,福建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在龙岩举办,龙岩电视台聚公共频道最强的采访、编辑、播音、包装力量推出特别节目《金秋盛会》,鸟瞰性、宏观性地反映了十三届省运会的全貌,气势磅礴,豪情满怀地展示了福建体育在北京奥运会前的大检阅,以及建设海西体育强省共创和谐发展环境的大演练。

节目在当年的全省评优节目中获奖,评委认为“主题突出,叙述流畅,画面优美,制作精良。足见策划的功力和采编的水准。”尽管电视包装以宣传推介、提高收视率为商业目的,但是无法否认它是一门形式艺术,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元素和艺术特点,也只有这样,才能留住日益挑剔的观众。要强调指出的是,电视包装不能为了包装而包装,电视台领导要求加强包装意识,记者就一味地模仿大台的包装形式是不可取不可行的。

电视节目的包装设计,要从本台实际出发,力所能及地做到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要能对意识形态的广泛思考进行高度概括和提炼,形成特定的艺术表现形式,升华主题。同时,要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这是个讲究个性的时代,穿衣戴帽生活方式都在讲究个性化,电视包装也应打造个性化的空间。每个地域都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特点,因而电视包装应结合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出独具个性的品牌。

电视包装不是宏篇巨制,它简洁洗练,以有限涵摄无穷,力求精致给人足够的想象空间和灵性意境。地方小台的总编室、节目或栏目负责人、记者如果加强了电视包装意识,采取了切实有效措施,采编的节目就能让人耳目一新。而精心包装好的节目,就可以赢得我们想要的收视率,赢得属于自己的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论文   艺术论文   电视电影   电视节目   片头   字幕   途径   观众   区域   记者   节目   栏目   地方   电视   频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