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形使者》(Looper)中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后现代主义是二战之后在西方盛行的文学思潮,于20世纪70-80年代达到高潮。后现代主义文学与其他的传统文学形式或流派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对现实真实性的颠覆和对文本主体性的解构,它是一种去中心的多元文化,宽容各种不同的标准。在后现代主义的作品中,科幻影视文学的地位迅速飙升。而在后现代科幻影视文学中的时空穿越电影中,后现代性得到了充分地展现。

2012年6月在美国上映的《环形使者》(Looper)是一部关于时间旅行的叙事方式独特的高票房电影作品,它的背景设定在不久的未来,讲述了一群专门为大型犯罪组织暗杀来自未来的人的环形杀手,他们负责把从未来送回到现在的暗杀目标爆头并处理尸体。遭遇爱妻被杀,主人公乔为报杀妻之仇特意从未来穿越到现在,而现在的乔在收环时,即杀未来的自己时失手。由此便引发了二者之间、二者与黑帮之间的种种冲突。在最后关头,现在的乔顿悟,以自杀的方式改变了历史。本文将以《环形使者》为例,从作品的反对真理符合论、拼贴画叙事以及情节内容的虚构性和荒诞性三个方面对该影片进行解读。

一、反对真理符合论《环形使者》中的逻辑问题

后现代主义认为,不存在绝对的真理。所有的现实存在只是多种可能性中的一种。历史充满机遇,充满新的可能性。(王岳川. 1992: 269) 影片中对逻辑问题的处理就是反对真理符合论的一个充分体现。《环形使者》播出后,广大观众普遍反映影片在逻辑上有多处漏洞,可谓是违反真理。但在推动情节发展上,这些漏洞却是必不可少的。为表现主题的需要,影片毅然保留了违反逻辑但却引人入胜的情节。在该影片中,明显违反逻辑的有以下几处:首先,在片头,现在的乔说过,因在未来世界中杀人者会被追踪到而必须把人发回现在来处理,但掌管环形杀手的黑帮杀害未来的乔的妻子时,却并无顾虑;其次,赛斯放走未来的自己后被黑帮抓获,死亡过程中现在的赛斯身体上的创伤同步到了未来的赛斯身上,但即已抓获现在的赛斯,若直接杀死,未来的赛斯也将随之消失,黑帮完全没必要用种种方式威胁未来的赛斯到指定地点来加害。更说不通的是,若现在的赛斯死了,那就不可能有未来的赛斯了。乔的命运亦是如此,在片尾,现在的乔顿悟后决定自杀来改变世界以后的发展轨迹。现在的乔自杀后,三十年后的乔随之消失。若乔在现在时已死,那就根本不会有未来的乔的存在,更不可能再穿越回来报仇而引发种种追杀了。

关于影片的逻辑漏洞,观众众说纷纭。笔者认为,这些漏洞是影片制作者故意为之。后现代主义作品提出诸如世界是什么?世界有多少类型?如何组成?不同点在哪里?当不同的世界相遇时,会发生什么?或什么时候世界间的界线遭受侵犯?(王岳川. 1992:10)等问题。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本片的目的就是要生成悖论,挑战传统的时空和因果关系,因此用我们所谓符合逻辑的规律来解释它是行不通的。在主题表现上,情节上引人入胜是至关重要的,而即使是逻辑上有漏洞,依旧不影响人们对影片的理解。为满足剧情和娱乐的需要,影片里不存在所谓的逻辑规则。事物的本质不是人们可以客观如实地反映和把握的,它只是解释的结果,只存在于人们对事物的阅读和解释行为中。

二、拼贴画叙事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崛起的运动,一种对类别完整性观念的蓄意复杂化。(康纳. 2002: 161) 而拼贴画叙事就是对完整性概念的蓄意复杂化的一种方式。拼贴画作为一种写作技法,也在后现代主义小说中流行。(陈晓明. 2003: 276) 后现代主义作家常把几种可能性胡乱的排列组合起来,以显示生活和故事的荒谬。比较突出的文学作品中使用这一手法的是《追忆似水年华》1《保姆》2,在影视作品中,如非时空穿越的《低俗小说》3《穆赫兰道》4和时空穿越电影《黑衣人3》5都是典型。在拼贴画作品的结尾,往往是主人公的显著的顿悟和欢欣( 佛克马. 波顿斯. 1991: 221)在经历了世界的无序、混乱、虚空之后,主人公在某个特别的瞬间恍然大悟,参透人生的意义,参透世界应该遵循的规则,并作出出人意料却合理的决定。拼贴画叙事在叙事过程中是无序而混乱的,在结尾处,一切却又会明晰起来。

后现代主义的作品为了表现世界的无序性,在作品中把各种成分相互分解、颠倒,内容重复,情节发展扑朔迷离,不受因果关系制约,内容前后矛盾,残缺不全,没有一致的终极意义可以寻求。在《环形使者》中,乔的生命历程的展现过程,由现在的乔和未来的乔交替闪现,直至最后二者并存于现世。这种非连续性的拼贴画叙事没有任何规律和次序,它其实是电影蒙太奇手法的一种极端形式,影片利用大量的蒙太奇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以表现世界的复杂性以及多种可能性。在片尾,未来世界的混乱不堪在乔的脑海里清晰的闪现,年轻的乔顿悟,他瞬间明白年老的自己曾对自己说过的一句话未来世界只是一种可能性,我的经历也并非一定就是你以后的人生。现世中人们对自己,对人生,对世界不负责任,随意杀戮,乔一直以来吸毒杀人,反思一下,自己从未真正地活过,人生也没有意义。而此刻,世界就在他的眼前,看透这一切后,乔决定改变自己人生,也以此改变未来世界的轨迹,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将枪口转向自己。

时空穿越电影就是采用这种表面杂乱无章的片段组合的拼贴画叙事方式,将一些给人以强烈心灵震撼的场景巧妙组合起来,在末尾处用主人公的顿悟唤起观众的共鸣,使人有醍醐灌顶之感。

三、情节内容的虚构性和荒诞性

后现代知识最为推重的是想象力,具有这种不断创新的想象力,就具有了将分离的知识有系统组合并迅速清晰表达的可能,想象力可以包容整个后现代的知识领域。(王岳川. 1992: 189)后现代主义的观点认为,历史是一张可以反复书写的羊皮纸,文化可被过去时间、现在时间和未来时间所穿透(康纳. 2002:164)。因此,在后现代作品的情节内容上,具有明显的虚构性与荒诞性特征。荒诞性可视为封闭式悲剧世界观的还原的深入,亦可视为不可解决的形而上矛盾的重新人性化。(佛克马. 波顿斯. 1991: 221)纯粹虚构、大胆奇特的想象将传统电影文学里的围绕人物命运或人际关系展开情节取而代之。而时空穿越电影中冲突也从传统的主人公与社会矛盾更多的转向主人公及自身发生的种种冲突,即主人公的内省,对自己人生的思考,以及对人类人性的思索。它(荒诞)既不是理性的也不是非理性的,不以任何秩序原则为特点;在那里面,混乱机遇均等占统治地位。

后现代主义主张元小说创作,作品中会在多处通过作品情节内容的荒诞性来提示读者或观众作品的虚构性,把创作的欺骗性充分暴露出来以把作品中的人物从缺乏意义的现实中割裂开来。后现代主义小说是对现代主义的反省,是内倾性手法的扩展和强化。(佛克马. 波顿斯编. 1991: 160)由于作品的中心在于作品本身,作者的创作打破了逻辑、世俗局限性,作者在创作时可以任由想象力驰骋,作品的虚构性得以充分的发挥,而当虚构性发展到一定程度,作品内容的荒诞性便不可避免了。

结语

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之后对时空穿越电影产生了极大地影响。本文以《环形使者》为例,就后现代科幻影视文学中的时空穿越电影中体现的反对真理符合论、拼贴画叙事以及情节内容的虚构性和荒诞性展开了充分地阐述,解答了时空穿越影视作品中为何常出现逻辑错误、叙事混乱、内容荒诞不经等问题,以引导观众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更好地欣赏时空穿越影视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论文   艺术论文   电视电影   后现代主义   环形   贴画   荒诞   使者   逻辑   情节   特征   时空   未来   作品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