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上帝创造世界的横断面

" 我们不能认识到上帝怎样从无中创造出有;我们不能认识到上帝怎样从无机物中创造出生命;我们更不能认识到上帝怎样从生命中创造出人类意识。但是我们却能认识到上帝在人类社会的行进中怎样创造他自身的形象——全智、全能、全善的现实存在。

啊!上帝,你超越时空,又弥漫于世界;你包罗万象,又始终如一。你赋予我们生命和理性,又时时呼起我们心中的良知,使我们奋发向上,伴随着你去行使历史的责任。

和我们纠缠在一起的自然界是什么?

我们所指的自然,就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就是康德所指的“自在之物”,叔本华所指的“意志”和黑格尔所强调的“绝对精神”。自然的客观实在是什么呢?基本上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就是希腊早期的哲学家们的世界观,我们叫它“素朴实在论”。自然是水、火、土、气等实在的元素所组成,万物是它们的变化和组合,我们的认识是这些元素及变化的真实反映。这种认识是日常生活的人的世界观。世界是外在的,与我们对立着,实在的东西就是我们所看到和接触到的。只有按这种世界观生活,去掉我们的主观任意性,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和实践。

第二种观点是中世纪宗教式的世界观。自然的一切实在,包括我们的肉体都是变化无常的,倏忽即逝的,他们是虚无的幻影。只有人的心灵是实在的。心灵只有回归上帝,它就能达到永恒。自然是魔鬼的栖息地,它诱使人远离实在,走向虚无的循环。要使自我完善,只有抛弃一切自然欲望,过一种禁欲虔诚的宗教生活,倾听上帝的声音,达到心灵的宁静。

第三种观点是现代人的科学主义世界观。我们的一切认识只有从经验出发,除了事实和推理认识外,其他什么也不存在。事实就是自然给我们的信息,推理就是人类的理智功能,自然的一切存在都是主体认知功能和客观现有条件相结合的产物。在自然秩序的展开过程中,我们不仅是观众,而且是演员。

第一种和第二种世界观是主客观相分离的。前者强调自然的实在性,后者强调心灵的实在性。现代科学证明,所谓的实在性,比如颜色、硬度、时空和质量等,都与人的认识功能和外在的具体条件相联系。一种是对象和人的神经系统相联系;一种是对象在特有的环境中形成的特有的映影和性质。如果去掉这种联系和限制,对象只能是一种赤裸裸数的关系和能的形态。并没有所谓的实在性。至于心灵的实在性。心灵表现在人的思想和行动中,放弃了人的身体(即心灵的工具),放弃了自然的生活,也就放弃了人的在世责任。没有价值的实在还算什么实在呢?脱离了世界的心灵只能是纯粹的无。

第三种世界观其实是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至上的表现。认为人的认知功能是无限的,能认识整个世界。自然的一切以我为标准,有用的就是真理。这种现代科学主义世界观造成了人的道德的贫乏和自由的丧失,最后导致人性的变形和理想的破灭。实践证明,理性是无法认识终极真理的,自然科学的方法论用在社会科学领域就一窍不通。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已经明确表示了这一点,他们公开宣称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只是在现实运动中修修补补为己任。科学的巨大发展,不是带来了社会的和谐和人的尊严,而是诱发人的发财欲,造成了伦理的颠倒和人类的沉沦。

那么,自然究竟是什么呢?是的,在人类诞生以前,自然已经存在,生命和理性是自然发展的产物。在没有生命和理性以前,自然是怎样存在的呢?我们说,人除了生命和理性外,还有一样人的最根本的东西,这种东西不是理性能认识到的,也不是语言所能表达清楚的,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非理性存在。正是这种非理性存在构成了自然的本质和源泉。

自然是上帝自身的外在表现,一切有限的存在都是他的自我显露。.因为上帝是绝对的,全智、全能、全善的。有限存在是他的阙如,只有在大自然的统一性的网络结构中才有它的实在性。有限存在是真实的,是因为哪怕一颗微粒的消失,就会造成整个自然的连锁崩溃。大自然不能少掉身上的任何一样东西,它们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相互制约,相互转化,这就是质能恒定定律的根据。有限存在是不真实的,因为它们是有限的,是无限自身的否定,它们要回归于无限自身之中。这就是每个有限存在内在的冲动和不稳定性。这种内在冲动被锁定在无限自然的必然性中,体现出各种关系的一个个事件,剥离了各种关系〈即条件〉,有限存在即是无。上至银河系,下至基本粒子,一切存在都处在无限的网络之中。而上帝自身不能停留在这种必然的联系之中,他要表现自己的有机统一,他要表现自己的意志自由,他的欲望,他的冲动,他的追求努力冲击这种自然的必然性,在有限存在中表现自己的无限性。这就是他的自由的理念运动。生命、理性和国家就是由这种运动所生成。

理念与人

理念是上帝内在的自我运动。是在世界中逐步展开的自我。它构成了万物的形式和灵魂。是有限存在的类和格位。事物之所以有它的概念和客观规律,是因为理念限定了它的活动范围和固有特性。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除了它们处在大自然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的外在关系外,它们都可以归属于自己的类,即自己的普遍性。通过这种普遍性和规律性上帝给予了自然以美的和谐。谁也不能越雷池一步。不管来自天上的雨水,还是来自深渊的潭水,它们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都是一样的。生命具有新陈代谢的功能,不管是小草还是猛兽。人都具有因果性的观念,不管是张三还是李四。认识理念就是要认识事物的规律性,即它的本性,以及这本性在特有环境和条件下所产生的现象和表现。

理念是有级差的,理念的级差是上帝自我发展的内在轨迹。最初的理念是存在,即无质的空间,它表现为量的不安定性。其次是有质的元素,元素的金属性,酸碱性,化合价和原子量与其格位的顺序是一致的。再次是有机物,有机物中已显露出理念的雏形,它的内在结构比较稳固,在自然环境中不易被分解或转化。但是对于这些物质世界的规律认识是最容易掌握的,因为它们的性质是外露的,自我的实在性较少,都反映在外在联系中,它们的真理只有在自然统一性中。一种现象出现了,我们就可以用另一种作为原因的现象去解释它。至于为什么某物有这种外露性质?那是上帝的事情了,并不是我们人力所能做到的。

第二个层次就是生物,生物就是有机体的自我产生。它是在自我形成、自我保持和繁殖这三个过程中实现的。生物的真理是双重的统一。一方面它与自然统一体联系着,它适应环境,从环境中摄取营养保持自己;另一方面它的真理在生命类的延嗣中。类的延嗣是一种内在的时间性质,是一种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从植物到动物,从单细胞生物到具有神经中枢的脊椎动物,有机体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完善,自我保存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对自然的适应性和依赖性越来越少。生命的发展是精神努力从自然机械性中挣脱的过程。尽管它仍处于这机械的统一性中,它不能脱离环境而生活,但是,作为自身直接存在的有机体已集自然特性于一身。所以说,完善的有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生命的理念高于自然的理念。生命是内在的统一体,机械性走着合目的的运动,整个机体是协调一致的;而自然是外在的统一体,它们虽然能达到自身的和谐,但是缺乏目的,只是显示出变化和循环,没有发展。

理念的第三层就是具有意识的人。意识是分层次的,动物也有意识,特别是高等动物。但是动物的意识是感性认识,它们对世界只有表象,只有个体性和具体存在。而人的意识除了感性认识外,还有理性功能,有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即抽象的思维能力。他们能把握事物的概念,并掌握事物的普遍规律性。人之所以是人,因为人具有理性认识。

万" 物都处在两种关系之中。一种是外在的现实关系,它们都处于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宇宙网络结构中;一种是内在的理念关系,每一种存在都有自己的类,这种类就是它们的本质,它们的特性与灵魂。对于外在关系,万物是平等的。不管是人还是石头。从山崖落下去都按落体定律运动。而对于内在关系来说,它们是有差别的,差别在于某物在理念中的位置。一棵小草的等级应该高于巨石,因为小草处于生命阶段,而石头是物质阶段。人的地位肯定高于动物。同样,人类本身也存在理念的级差,不同理念的人,他们在社会中的责任是不一样的。

“人”,这是哲学家和伦理学家比较关心的课题,但是他们对人的片面认识往往把人的概念普遍化了,不能抓住人的内在性差异。我们说,人的理念是有级差的,这种级差是上帝自我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缩影。作为人的直接存在,一种脱离任何活动的人只是有规定的“这一个”,一个有限事物,是处于自然网络的联系之中的。一个失去知觉的植物人,他的存在纯粹是新陈代谢功能。这两种情况都比较特殊,不构成人的本质。从一般来看,人是在社会中,在生活中。第一种人是感性的人,这种人生活能力比较强,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因为他们的认识来自感性的直觉和直接的经验。但是这种人缺乏逻辑的抽象思维热情,他们对理论不感兴趣。在社会中这种人是大多数,他们是生活中的人,从个人或家庭的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进行活动。他们是物质财富的生产者,社会实践的直接参与者。我们叫他们为“意识中的人”,这种人只是处在类的生命阶段。第二种人是理性的人。人之所以是人,因为他们有理性。人的理性是认识事物和改造事物的能力,即抽象思维和普遍性知识能力。这些理性的人是现实主义者,虽然他们摆脱了人的个体性立场,而是从类的功能来看问题,进行活动,这就是所谓从人类利益出发考虑问题。他们有人格,有道德,但是他们毕竟还是与上帝的欲望有差距,只停留在普遍性的圈子中。这些人是国家的中坚力量,他们是由科学家、工程师、政治活动家和实业家等组成。第三种是悟性的人,也就是所谓的天才。一百颗天才的种子通过发芽生长,在现实的土壤中有九十九颗的花蕾会凋谢。因为他们缺乏生存能力。他们的思维既不是从个人利益出发,也不是从普遍的人类现实考虑,而纯粹从悟性出发,追求绝对的存在。所以他们既不善于适应生活,也不善于总结经验,他们是社会的多余者。但是一旦他们和上帝同在,就是新生事物的开拓者,历史方向的探索者和伟大事业的创造者。他们的行动往往不被理解,但是能产生出巨大的成就。他们是由诗人、哲学家、宗教学家和政治家等所组成。

所以柏拉图说:“你们彼此虽然是兄弟,但是神还是用不同的东西把你们造出来的。你们之中有的人具有统治能力,而适宜统治人,在创造这些人的时候神用了金子,另一些是神用了银子做的,这些人就成为统治者的辅助者。再有些人是农夫和手艺人,这些人是神用铜和铁做成的。”人的理念基本上有三种,每一种理念都有他自己的思想方式,道德价值和社会倾向性。这种内在的悟性性格构成了个体行动的必然性。如果我们研究了人的经验性格到最后细节,就可以象天文学家预见日食一样准确地预见人的行为。

政治斗争归根到底就是不同理念的倾向性的各种表现。如果一个政治家不能从一个政党的宣言、纲领和政策中分析出它代表什么理念的倾向性,他就不是一个真正的政治家;如果一个人不能从形势的发展中明确自己立场的人,他就不配做一个自觉的主人。

人类生活的归宿——国家

从存在到生命,从生命到意识,每一次悟性的提高,都是自由意志活动的增强。上帝创造了人类,作为自然界的精神载体,他与大自然对峙着。人的生活需要自然的恩赐,人的认识还停留在直接中,人的意志活动还受到环境的严格限制。人还是有限的精神,比动物高明不了多少。唯一使它占优势的是人的群体的力量和用脑的能力。

上帝在自然阶段是作为自然统一体而存在着;上帝在理念阶段是作为向前发展的精神整体而出现的。而在人类社会中,上帝通过人的创造性活动,突破自己的有限性,进展到自身的精神统一体——包容人类与自然于一身的绝对意志。人文科学之所以不同于自然科学,因为自然科学只是去发现上帝的创造物的客观联系;而人文科学是去领悟上帝正在进行的创造活动。它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不但要有理性和经验,而且要去掉一切人身上不属于上帝的东西,和上帝同在。

历史应该从人使用工具开始。当人们在求生存中捡起第一块石头仍向兽物时,这块石头就精神化了。工具的使用是人类器官的延伸和扩大,是自由意志的体现。人们的生产劳动使他们积累了经验,利用并改造了自然物,把自然的一部分占为己有。随着劳动经验的积累和对自然的认识的加深,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也逐步产生。人类开始剪断了与大自然联系的脐带,人类社会进步了,定居代替了游牧。在自然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公社组织是最初的社会形态。个体的存在是从属于家庭和社会的,谁也没有特权和个人目的,一切都为了群体,每个人完成他力所能及的工作都是理所当然的。大家互相平等,取长补短,为着共同的生存而奋斗。酋长或首领都是一些具有生活经验的老人。他们只是氏族公社中风俗习惯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决策最终还是来自公共意志。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分工的形成,人们的活动空间逐步扩大,氏族之间的交往和争斗也越来越频繁。民族的地域性组织逐渐代替了氏族组织。人类的杰作在这个时期大量产生出来。首先是象征精神存在的城市的形成,接着是工匠、战士、商人及官员一个多元化的分工。特别是有一部分人专门从事脑力劳动,进行宗教和文字的研究,即抽象思维的研究。

社会以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三个部门组成,财富成了他们身份的象征。为了巩固人类文明的成果,确定社会的长治久安,生产劳动的组织问题,财产的分配问题,抵抗外来侵略和协调内部矛盾问题,风俗习惯的变迁和统一意识形态问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统一体——国家。国家是由首脑、法律、军队等组成,它是高于人的理念的理念现实。现代有些无政府主义思潮认为,国家是可有可无的,国家是社会的累赘。他们并不了解,人类社会的整个发展史就是国家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历史。国家是以人为细胞的有机体,国家体现了美和力于一身,是大自然真正的灵魂所在。没有国家,就没有人的社会和谐和自然之物的价值。国家发展到人们都自觉地按自己本性协调一致行动的时候,自然之物成为国家有机体的一个个部件的时候,也就是全智、全能、全善的上帝出现之日。人类社会并不在于福利的提高,而在于本性的施展和历史使命的行使。

自然国家虽然是一个精神实体,它有自己行使决策的首脑结构,有自己行使职能的行动机构,还有维护生存的新陈代谢机构。但是它来自人类的自然本性,来自对生存的需要和幸福的渴望,缺乏内在的目的性。自由意志只是有限的。面对着强有力的自然威力,表现了对自然神的盲目崇拜和自己力量的恍惚不定之中。荷马时代的英雄主义,希腊时期的自由精神以及罗马王国的法权思想,虽然都体现了精神的一种生动活泼,但是都缺乏深度,千篇一律地展示了人的物欲和权欲的自然属性。

彼岸世界的形影——伦理社会

自然国家作为类的实体具有绝对者的雏形,这种实体的外在性功能使它缺乏实在性和稳定性。无穷的战乱,僭主的更迭,世俗的苦难使人们放弃了对此岸的追求,回归于心灵的自我。

追求个体完善和绝对存在是中世纪的本质,道德伦理的完善是中世纪对人类的一大贡献。人生苦短,命运难测,财富和权力又那样虚无缥缈。社" 会就象一个大舞台,人们就象木偶一样扮演着各种角色,是谁在这舞台的后面牵引着,安排着各种角色的表现呢?人们的意识已不停留在生活的层次上了,他们需要价值,需要自己的行动符合精神的实在。基督教的所有训诫都是同教育个人和个人完善有关。基督教的教义要求人们把全部力量萦注于彼岸,灵魂追求上帝的上升道路。它包括放弃婚姻,净化尘念和面对上帝这三个阶段。个人的人格和精神才第一次被看作无限的、绝对的价值。佛教教义的不杀生,不吃荤,普渡众生,是把生命的存在看作一体,把个体的我提高到本体的我的高度。儒家提倡的仁义道德也是一种对心灵的保养和灌溉,舍生取义就是内在的规定性高于一切,是做人的根本。这种内在的精神追求,是指激励人们努力提高自身以达到事物的最高本性的一切实践。

中世纪的人已不是自然的个体以及类的原子,中世纪的人们停留在阶层的内在规范性中。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是由社会规定好的,不论发生什么情况,贵族总是贵族,平民总是平民,每个人“蒙召”完成他一定的任务,社会是一个各司其职的伦理实体。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带有象征意义,贵族有贵族的生活方式和行动规范,平民有平民的生活方式和行动规范。一种不合身份的行为会受到谴责或被看作笑料,尽管现代人看来是很正常的事情。自然社会生动活泼的个体形象已不复存在。

柏拉图的理想国在这里已成为样本,宝塔形的阶层牢牢地锁定了每一个有生命的个体。最下层的是农奴、手工业者、平民。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同一个模式中。纳税、交租、生儿育女及从事兵役。他们看来这是天职,是自己内在理念所规定的。在上帝面前他们是平等的,只有这样,来世才能生活得更好。第二层次是骑士阶层,他们不从事生产劳动,建立功勋是他们的天职。从生下来之日他们就受这方面的教育,能在战场上战死是最大的光荣。国王只是骑士阶层的佼佼者。最高层次就是教士阶层,他们的任务是与上帝结合,他们颁布社会的伦理规范和灵魂进入天国的教义,在社会中进行精神的统治。教会是通往上帝的入口,教士们通过宗教仪式、独身、放弃尘念达到和无限者的同一。

如果说自然社会人类停留在利益的存在阶段的话,那么中世纪封建社会已发展到理念的生命阶段。生命的本质在于两个世界的对立,外在的统一性运动和内在的理念普遍性运动。中世纪人都是内在普遍性的代理人,按照理念本性所限定的范围决定人的活动规范和行为。孔子的说教很多都是这种理念规范性的体现。这种知识并不是来自生活的经验,而是对理念本性的认识。所谓道德,就是每个人心中的良知,就是按上帝的意志去行动。一个人的伟大和渺小,完全取决于他自身与上帝交往的程度。

有人说,中世纪是愚昧的社会,但是正是这种愚昧,使人类摆脱了无精神性的厉害冲突;有人说,宗教徒是无作为的,是社会的累赘,但是正是这种无作为使个体体验到世界中最本真的存在就在我们心中。

上帝的自我展现——绝对的自由意志

我们终于可以回到自己的时代了。上帝在自然社会中把人类从野蛮中带入文明,创造了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创造了城市和文化,创造了自身的外在现实——国家。我们有了自己的家园。上帝又在伦理社会中把我们从自然生活中带入精神生活,进行了人性的发掘以及理念的内在规定性的展开。今天我们终于认识到,作为你的儿子——人,个体中储藏着你的全部能量,就看我们怎样把它展示出来。面对着社会和自然,我们只有努力实践,对象才能作为意志的统一体包溶于自身。绝对的自由意志的展示就是人类世界发展的顶点,更高的理念“超人”将走上舞台。人类将作为一种物种和动物一样失去了他的灵性,作为淘汰物处于自然制约性中。

中世纪纯粹的内在倾向使它失去了能动性和主动性,追求精神的实在性使它放弃了肉体的作用和自然的开拓。既然上帝创造物都是在自身之内,我们怎么能放弃自身的存在呢。路德的宗教改革人从彼岸被召回到精神面前,肉体不再是灵魂活动的一个障碍。相反它成了人的工具,由于肉体,真实的思想活动才能在人类世界中实现。自然和世俗也不再是魔鬼的空间、,而是我们精神活动的处女地,等待着我们去开拓和占有。人已不是自然的依附者,也不再是天国的候补生,我们就是上帝的直接体现者。我们的活动就是上帝的活动,我们是世界的主人。启蒙运动强调了以此岸代替彼岸,以人性代替神性,以科学代替迷信。个体已经开始以思想顶天立地的时候了,我就是一切,创造、创造、再创造。这就是我们时代的特点。

哥伦布远航的新大陆发现,牛顿的力学三大定律以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科学知识的进步,人的思维方式从体验、内省转移到了尊重事实和逻辑思维,以主观的善良意志转移到了开拓和实践。瓦特的蒸汽机的发明,电的运用,自然资源的开发。人类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大,生产能力越来越提高,人的主观意志也扩展到难以想象的程度。

上帝的“千年致福”大概是不远了。封建的等级制度和宗教软弱和虚伪已远远不适应自由和人权的需要。各种新的思想产生了。政党的产生是我们时代的一个新特点。所谓政党,就是理念倾向性的直接体现者。不同的理念具有不同的灵魂,它们分别表现人的品格的不同类型。这种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道德观,不同的本能情感和性格构成了人的真实存在。政党的活动是他们本性和意志的集中表现。政党的活动代表了上帝在人间的行走。`

一七**的法国大革命生动地体现了人类改造世界的轨迹。第一派是代表落后意识形态的国王为代表的贵族和教会集团;第二派是代表了大资产阶级的吉伦特派;第三派是代表了下层群众的雅各宾派。第一派要求特权;第二派要求的是秩序和法律;第三派要求的是平等和劳动者的专政。至今二百多年的历史也就是这三派力量的斗争史,现在还在继续。列宁说过,根据法国大革命的经验,虽然他们追求的政治目标不同,但是俄国十月革命中的孟什维克接近于法国革命的吉伦特派;布尔什维克接近雅各宾派。他们的政治倾向与策略有一定的类同之处。不管是美国的南北战争,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以及英国、德国以及其它国家,在革命高潮来临之际,都显示出这三派政治力量的充分体现。任何人,只要他生活在世界上,他都必须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这三种力量中作出选择。只有参加到这种力量的政治斗争中,人的生存才有价值。否则,包括科学技术在内,都是意识形态的工具和手段。

回顾一下历史,伴随着工业的进步而产生的对政治权力的需要已构成了现代史的根本。人已不是从主观上去构思蓝图和期待天国,而是从本我出发去争取生存权、统治权。马克思在费尔巴哈提纲一文中也指出,以往的哲学只在于认识世界,而现在是需要改造世界的时候了。真理的问题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马克思第一个提出了实践的观点,给无产阶级争取自由和解放指出了方向。俄国的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形成了一个社会主义阵营。两种不同意识形态的对峙构成了现代社会的现实。苏联的解体,东欧共同体的崩溃,一个新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向何处去?

资本主义现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现象,是人类从自然的个体,社会的个体走向自由的个体的一种表现。人的尊严也就是上帝的尊严,人类对自然的占有应该确立人的主人地位。

“自由、平等、博爱”成了资产阶级解放运动的一面旗帜。封建贵族的特权应该铲除,教会的财产应该褫夺。人应该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占有财富,获得自己的尊严。工业的、商业的社会代替了农业的等级的社会。在资本主义的初级阶段,创业精神和开拓意识还代表了一种自由意志的天职。随着物质财富的巨大" 发展,人与人的关系也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利益关系。一部分人占有大量的生产资料,有的人生下来就占有生产资料(遗产);而另一部分人在贫困中挣扎。一部分人有了足够的财富进行享受,付出了不再追求创造活动的代价;一部分人因处于竞争的劣势地位,聪明才智无法得到发挥。人类共同发展的精神成果已不再成为社会追求的目标和敬畏的对象,而成了奢侈品和摆设。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是使机器人性化,而是把人组装到机械建制之中。私有制带来了犯罪、吸毒和战争的恐怖世界。资本主义竞争助长了个人主义意识,而现代社会不管哪个领域都需要集体的共同努力,个人离开了集体将一事无成。资本主义国家只是社会原子的集合体,并不构成有机的统一体。个人主义原子造成社会的多元化,无谓的竞争和能量的内耗。物质欲的膨胀使人丧失伦理的自我,消费主义的横行使社会放弃了理想的追求,人的一切崇高感和优越感荡然无存。对于绝对意志来说,资本主义只是现代社会中的初级阶段,对自然力的占有。

社会主义几十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有它存在的价值。统一的运行体系,高速的经济发展,劳动者的自觉创造活动,集体主义意识和为人民服务思想。国家自我代替了资本主义的个体自我,自由意志渗透到社会有机体的各个领域。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对人的思想改造活动。发财欲、享受欲、个人英雄主义和白专道路都成了批判的对象,因为它们成了走集体化道路的腐蚀剂。个性的棱角一一被磨平,天才的光辉也失去了他应有的光彩。千篇一律的外表装饰,共同的机械语言,为了这部快速运转的国家机器,人们扮演了一棵棵螺丝和一个个部件。国家的需要就是个人的理想,个体和国家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有人对社会主义国家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斯大林时期出现的专横和暴行;二是经济组织中怎样激发个人积极性问题。斯大林现象并不是某个人的性格和道德因素造成的,而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意识形态和现实运动发展的一种自然现象。是以资产阶级“人性论”,以抽象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概念出发来考虑问题;还是以走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铲除不平等的根源,消灭私有制出发来考虑问题。在苏联的“新经济政策”时期,当革命运动发展到怎样对待新兴的富农,新兴的资本主义自发势力时,摆在面前的只有两条道路,一条是把这些自发倾向发展下去,国家依靠这种新兴的资本力量建立民族国家;另一条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对这种自发势力采取毫不留情的措施,维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集体化道路。斯大林走的是第二条道路,对富农采取了强行征购余粮和消灭政策。这种政策大大打击了人性中的发财欲和占有欲,避免了两极分化。布哈林的结局只是停留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社会主义革命中同路人的结局。他和法国革命时期的丹东一样,是一些杰出人物,他们都有很高的天赋,都企图把自己打扮成青年导师和精神领袖。但是他们的根本问题是在于他们的虚伪性,不按自己的本性去行事,企图走捷径,违心地加入了与自己本性不符的现实运动中去,他们的结局是必然的。

关于怎样激发个人积极性的问题,不同的理念有不同的看法的。资产阶级认为人的天性是自私自利的,只有靠物质刺激,强行的规章制度和法律规范,人们就会在现实面前寻找自己的发展趋势,有利的多干,无利的少干或不干。而无产阶级认为,暂时的利益只能调动一时的积极性,何况人的欲望是永远无法满足的。只有从根本上消灭了个人主义意识,树立无产阶级思想和为人民服务观念。只要我们的政策是建立在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之上的,加强思想教育和共产主义理想宣传,组织工作到位了,思想政治工作深入了,人民群众就会激发起巨大的创造性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实践证明,一个企业、一支军队,它的力量并不在于物质条件的优劣,而在于有一种明确的追求,内在的团结和一种历史的使命感。这就是一种精神的力量,靠这种力量可以从小到大,从无到有。没有这种力量只能是一种散漫形的结合,必然走向失败。这种力量的灵魂就是政治思想工作体系。包括思想教育、以身作则、同志关系、关心群众等。这种思想政治工作是构成有机体的核心所在。

社会主义运动需要强有力的本阶级的领袖人物,而这种领袖不象资产阶级领袖一样能在本阶级中自然产生。他们有坚不可摧的思想原则,而要掌握这种原则并不是几句话可以解决的。“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这些原则只有从整个自然发展史和人类发展史的深刻了解中才能领悟的。毛泽东已察觉到苏联的演变,并且认识到在无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千方百计地会钻进国家机构的各个部门,等候时机,一旦条件成熟,他们是毫不费力地把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演变成资产阶级的民族国家,戈尔巴乔夫的所谓“新思维”,就是最好的证明。

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理念高于资产阶级的民族国家的理念。无产阶级国家是内在思想的体现,是神圣性的外露。而资产阶级国家是一种自然的有限性,是外在的原子的结合体。只要资产阶级国家存在,战争、犯罪、争权夺利永远不可避免。社会问题并不是某些人的善良意志能解决的问题,而是内在精神的行进中才能实现的。如何把内在精神带到现实中来,这是天才人物的事情了。

国家是绝对的统一体,个人和社会集团是相对的,最大的自由是国家力量无限的展开。个体的自由思想是民族力量的腐蚀剂,平等是对伦理实体的破坏,代仪制民主的实质是退化。政府必须控制每个人或集团的每一行为和利益,用以增强国家力量。

国家是上帝在大地上的行走。现代国家首先表现在人类对自然的占有,其次表现在理念对社会的控制和一体化。自由意志的展现表现在没有任何外物与它对立,社会集团、个体、自然物溶于它的有机体之中。自然科学的活动就是彻底地把物质世界信息化、功能化;社会科学的任务坚决地把人类社会理念化、秩序化。自由意志的万能表现在他把整个社会、自然改造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把自身从自然必然性中解放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论文   哲学论文   哲学其它   横断面   上帝   意志   理念   人类   自然   精神   生命   自由   社会   国家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