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义利观对当代廉政建设的意义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其弟子编撰的《论语》中,全面阐述了孔子的义利观,《论语》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虽经数千年的历史变迁《论语》中的义利观仍展现出现代意义的光芒。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一些领导干部不能正确处理义与利关系,无视自身官德建设,经不住金钱、美色等各种利的诱惑,把应有的义抛之九霄云外,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假公济私、贪污索贿等腐败现象悄然滋生,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反腐倡廉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腐败、贪官的出现,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一些领导干部没有正确处理好义利关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要充分挖掘孔子义利观的合理内核,祛除党员干部义利观扭曲现象,塑造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中清正廉洁的光辉形象,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提供强大精神力量,进而促进现代廉政建设。

一、孔子义利观主要内涵

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以后,便萌发了对义利理欲的追求。只要存在着人类社会,就会始终存在着义利理欲及其相互关系。诸多智者便由此去思索和探讨二者的关系,提出了各种不同的主张和观点,并据此形成相应的道德原则和价值导向。义与利及其关系,是当今所谓道德哲学的基本问题。孔子是最早提义利命题的思想家,在其弟子编撰的《论语》篇中,阐述与义利观有关的内容大约有20多处,除了4篇没有涉及义利观内容,其他16篇皆有论述。经归纳,孔子对义利观的论述形式表现为三种:一是分别单独阐述义、利的内容;二是同时阐述义利关系及其联系的内容;三是没有直接出现义利字眼但却暗含义利关系及其联系的内容。

二、义利观扭曲下的腐败现象分析

如前所述,党员干部义利观扭曲是滋生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贪污腐败己是世界性问题,更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难题。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打老虎马不停蹄,截至2014年10月底,己有51名副省部级以上官员被查处。综观近几年贪污腐败情况来看,人数多,级别高,金额大,涉面广,是其显著特征。腐败问题关系着中国共产党的生死存亡,也严重制约着社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当前,改革处在攻坚阶段,全球化潮流异常迅猛。在面对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三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大背景下,西方文化在国内有一定市场,马克思主义文化教育有待进一步创新,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冲击下艰难发展。此种情况下,有些党员干部不能独善其身,在糖衣炮弹攻击下,被金钱和美色所俘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不仅大案要案时有发生、令人触目惊心,而且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现象较多存在。当然,大凡贪官,皆善伪装,惯于表演,古人云:大伪若善,确实如此。许多贪官的伪装技术高超,表现出似乎坚持孔子之义利观,赢得了信任,骗过了多少人的眼睛,并一时被歌功颂德,但是,纸终究包不住火,狐狸尾巴总要露出来暇义真利是时下贪官之真实写照,当然,这里的利是私利,主要体现在贪官的言和行两方面。

三、孔子义利观对现代廉政建设的启示

在《论语》中所阐述的孔子义利观,很多内容与为政思想联系在一起,也就涉及到今天所说的党员干部道德问题。子张问孔子如何才可以从政?孔子指出五美,即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不难看出,孔子是要铸就清官的,为官者要惠而不费,要欲而不贪,要利民。抛开历史局限不说,显然孔子所提倡的为官者的义利观,在历史上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思想对今天的党员干部道德建设也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当然,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对孔子的义利观要进行现代解读,中国共产党人更要汲取为政中的科学义利思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的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18分钟的讲话中,19次提到了人民,他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同时强调: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不言而喻,领导干部的义在哪里?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且是义字当头。何谓领导?邓小平同志曾经精辟地指出,领导就是服务。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严厉打击贪官污吏,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取得一定的反腐实效,但目的决不是为反腐而反腐。反思贪官,在于呼唤清官,唾弃贪官暇义真利行径,在于加强党员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的道德建设。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振奋人心,但是,事情是要靠人去做,更需要一批又一批的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只有这样,吾国兴盛,人民幸福,指日可待矣。笔者认为,孔子义利观虽有其时代与阶级局限性,但在扬弃的基础上可以批判地吸收和借鉴,这对提升党员干部政德素养和加强党内廉政制度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孔子义利观内涵丰富,我们应当对之进行现代解读。当前,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背景下,部分党员干部的义利观发生了扭曲,坠入腐败的深渊。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必须高度重视廉政建设。深入挖掘孔子义利观合理内核,对于提升党员干部政德素养和健全党内廉政制度具有重大意义。廉政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促使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进一步深刻领会孔子义利观之精华,并与时俱进地运用于廉政建设之中。这是一个永恒的研究课题,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论文   哲学论文   哲学其它   孔子   义利   廉政建设   论语   中国共产党   贪官   腐败   当代   深刻   意义   关系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