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础医学在高职护理教育中的作用

护理专业发展到今天,高职护生仍是医院护士的主要来源。护理工作者和护理科研者都在致力于寻找临床护理的发展出路。重临床轻基础的政策,使得高职护理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相对来说不完善,所以在医疗中,多数护士还是处于从属地位。护理程序的提出,又使得护理工作被框架所困,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在此背景之下,基础医学在高职护理教育中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1 基础医学的重要性

1.1 基础医学的组成

基础医学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人体生理学》、《病原学》、《微生物》、《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等课程。医学基础课是护理学专业的必修课,课程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是护理学专业课和临床课学习的基础。

1.2 对于专业课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学习了基本的概念、理论和知识,才能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和思维的开发,才能对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例如护士做肌肉注射时,需要解剖学知识,找到准确的位置,才能避免医疗事故,起到准确治疗作用;运用生理学知识才能在注射时减轻病人痛苦。病理学让学生学习疾病的病理变化,才能理解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转归,才能把握预防方法和护理措施。病理生理学让学生学习疾病发生的机制,才能理解如何进行检查和治疗。

1.3 对职业发展的影响

高级护理人才应该不仅掌握护理操作,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需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疾病的恢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将所有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够具备认同感,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基础医学是培养高级护理人才的必备内容。

2 忽视基础医学教学的结果

忽视基础医学教育,会给护士以后的发展埋下巨大的隐患。从疾病的发展规律来讲,在医院内疾病三分靠治疗,七分靠护理。所以在临床上护士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除了基本的常规护理以外,还要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病情观察,与医生讨论病情,制定治疗和护理方案,执行遗嘱等。片面的减少基础医学的学习,一味地增加操作,会使得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受到严重局限。

3 基础课目前开设状况

3.1 基础课受到挤压,课时数普遍偏少

中职及高职护理专业均是3年制,三年期间学生需学习思想政治课,体育课以及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同时还必需保证8个月的临床实习期。在繁重的教学计划的挤压下,留给专业课学习的时间明显不足。护士执照考试通过率是衡量医卫类学校教学质量的最直观标准,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率。在这样的环境下,基础护理课的学习时间必需保证,那么就只能压缩基础医学的课时。

3.2 各个职业院校选取教材不统一

编写教材是教师们必需面对的一个问题,职称评定对老师有教材编写的要求,于是大量教师前仆后继地加入教材编写的大军,市场上出现了大量良莠不齐的教材。各个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对于编写教师都有包销任务,使得教师们在选取教材时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不能选用符合教学需求的教材。

3.3 培养计划制定不科学

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形式良好,护理专业的招生优势让很多高职高专类院校大量开设护理专业,部分新开设的护理专业教学经验不足,培养计划制定不科学。例如,在最新版的护士执照的考纲中将原本属于病理生理学的酸碱平衡紊乱这个教学内容放到了外科护理学,那么如果没有及时衔接的话,可能出现两个课程都讲述或者都没有讲述酸碱平衡的情况,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4 关于基础课改革的几点想法

4.1 课程之间的融合

现在基础课课程多且细,忽略了学科之间的联系。有效的课程融合可以节约课时,其知识连贯性能更好的保持。目前几种呼声比较高的融合方法有:解剖学和生理学合成为正常人体结构和功能;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合成为异常人体结构和功能;病理学,病原学、微生物及免疫学一起合成为疾病基础学。

4.2 讲述内容为临床教学服务,应适当取舍

高职高专类院校在教授基础课时,受到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时候不自觉的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和深度,而忽视基础知识要为临床教学服务这一基本原则。如解剖学的教学中,神经系统的内容即晦涩又难懂,尤其是神经传导部分,让很多学生头疼不已,但其实对于护士的临床工作作用不大,可以考虑将这一部分课时,用于与护士临床操作相关性强的内容。

4.3 教师交叉授课,提升授课水平

教师多数只负责本教研室的课程,对于其他专业知识不甚熟悉,对于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和衔接不够。于是就有一些观点认为可以让教师交叉授课,提升授课水平,那么如何交叉呢?有些学校已经尝试基础课老师之间交叉授课,还有一些人提出可以大胆尝试让基础教师去兼上一门临床课,让临床课老师兼上基础课,促进临床和基础之间的联系。这样的交叉基础课老师更加能够理解临床课上需要哪些基础课的铺垫,以后再讲基础课就能更好的把握重点和难点,更好的为临床课教学提供扎实的知识铺垫。

4.4 加强基础医学实验课的考核

基础医学多数属于实验性学科,通过实验强化对理论课的理解,是学好基础医学的前提条件,并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完善的实验课考核制度,有助于真正发挥实验课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   基础医学   基础课   生理学   课时   护士   作用   疾病   教材   教师   基础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