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职业培训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高职教育从1980年初建立职业大学到现今,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其间社会对高职的认同度不高,在考生眼中是次等教育,是无奈的选择。但随着经济发展,高职教育经历了曲曲折折的发展历程。它担负着培养多样化的人才、传承技术技能的职责,已从高等教育的辅助和配角地位,逐渐成为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成为培养产业升级换代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全国共有近2500所高等学校,其中高职院校1300所。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部于2014年9月4日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中,明确表明了在实行分类考试录取后上高职院校不统一高考的政策。高职院校的入学考试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评价方式,在方式、内容、时间上与普通本科院校相对分开,考生如果参加了分类考试,并确定录取之后,就可以不参加高考。这项举措,既有利于适应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选拔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也有利于一部分学生尽早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减轻高考的备考负担。

高职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职教教师的专业素养因此也显得格外重要。为了提高教师的职教能力,教育部在全国66家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展开了国培计划,不仅包含了理论知识、技能知识、教育理念的培训,还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培训课程。

一、校园文化职业性建设是职教教育发展的基本条件

1.物质文化职业环境建设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除了具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共性之外,更重要的是突出职的特征,融入更多的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人文素质等。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载体,以校园内的基础设施为表现形式,比如建筑物、雕塑、广场、路灯等。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利用废弃的工业齿轮、淘汰下来的火车、飞机等重新粉刷作为校园的特色工业雕塑。利用遗弃的树桩、陈旧的桌椅,通过艺术设计学院学生的创意再造,变成了新颖奇特的校园景观。实现了学院的职业特色,充盈了校园的职业环境建设,丰富了校园文化的物质条件。

2.引入企业文化,突出职业教育特征。

职教教育应把校企结合制度和就业教育贯穿在三年的课堂文化中,这就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引入企业文化,突出职业教育特征。教育部制定的国培计划,使大量的职业教师有机会深入到优秀的国家示范校和骨干校进行参观,校园文化建设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为了突出职业教育特征,这些院校会把企业文化渗透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和校园文化活动中来,同时选派相关专业教师下场挂职锻炼,亲身感受企业文化,并引进企业工程师和资深技术人员,开展各种技能大赛和技能活动,给校园文化带来企业新气象。

二、三性教育的不断加强是职教教育良好发展的有力保障

职教教师不同于普教教师,还要具备职业性、技术性和师范性的特征,我们把它称为三性教育。职业性是高职教育存在的基础,也是其核心价值和优势所在;技术性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目标,培养具有综合知识和高级技术技能的劳动者;师范性即是教师的教育专业性。

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为导向,以具体的生产实践活动为目标。在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健康的职业道德素养,解决他们的技术难题,培养出适应其工作岗位的良好道德素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是职业性和技术性相结合。通过职业培训,教师们相互走出来、融进去,增强了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在和其它优秀院校沟通学习的同时,增强教师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新了教育理念,掌握新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增强了教师基本的师范性通过培训,完善教师培训培养体系,注重教师的培养和发展;通过学术交流等途径,提高其知识创新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专业带头人行业影响力。

三、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引入是高职教育未来发展方向

双元制教育模式所倡导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的高职教育,在德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对比我国的国情,德国双元制高职教育模式的发展经验可供我们参考,但照搬显然不能适应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部分高职院校在充分结合自身特点,学习并借鉴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办学特点,均取得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良好效果。例如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根据模具制造专业特点,常年与大无缝钢管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在系统的专业理论培训后,学生深入企业,在实际的大生产中了解技术、掌握技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北京师范大学基地采用名校+名企的方式,与神州数码、中软国际、幸星国际影视动漫学院、美国Autodesk软件(中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与协作关系,让学员走进企业,感受企业文化,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把基地培训的内容与企业实践项目有机结合,保证了企业实践的实效性。

通过培训,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推广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相互交替的模式,更新知识体系,制定符合学院特征的培养方案。还可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行业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用情况,将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其实通过这种创新模式,也充分调动了企业和用人单位的积极性,使高职教育的知名度扩大,拓宽了办学渠道,保证了学生的学以致用。

职教培训工作在高职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阐述的以上观点只是教育中九牛一毛,窥一斑而看全豹,职教培训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创新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更高层次的职业学校需要的,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双师型一体化师资,使职教师资发挥出骨干和示范作用,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   教师   职业性   教育部   职教   企业文化   职业培训   重要性   特征   技能   职业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