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思维的探讨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本人在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提升课堂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创设情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而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 。

2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

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

3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

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二、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的状态有关第一,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教学中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第二,学生的智慧发展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发展是教学的主要任务,知识不是智慧,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在个体的知识总量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具有同样的迁移性,而是其中内化的、熟练的知识才是可以随时提取,灵活运用,这一部分知识称为个体知识总量中的有效知识,是智慧的象征第三,学生的思想提高取决于有效知识量这种知识是指教学中学生获得的、融会贯通深思熟虑的、实在有益的内容,即有效知识第四,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有效知识量通过对知识的获取产生愉悦的心理效应,才能成为活动的原动力和催化剂。

三、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因此,只有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有效的学习过程,还可以通过游戏实施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无意占优势,尤其是低年级往往表现出学前儿童所具有的那种对游戏的兴趣,他们能一连几小时地玩,却不能长时间地一动不动地坐在一个地方新课程要求而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针对差异性,可以实施分层教学策略,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教学过程分层,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

四、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

五、注重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不是圣人,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每上一节课,教师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而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反思的主要内容有:思考过程、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教学的思想方法等通过反思可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课堂都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基础教育   课堂   有效性   课堂教学   情境   认知   思维   过程   数学   教师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