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教学中实施异步教育理论的几点思考

" 语文教学是最具民族性同时也是最讲求科学性的一门科学。中国历史上无数的教育家在汉语言的教学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建了门派众多特色各异的教育理论。民族性科学性的精髓体现在提倡因材施教、注重启发诱导、强调循序渐渐、讲求举一反三。从孔夫子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到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这些都是对语文教学的要义最具民族性最具科学性的阐释。

湖北大学黎世法教授创建的异步教育理论宏大而精湛,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教师指导的异步性。从推进素质教育的高度看有前瞻性,从落实基本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的要求看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异步教育理论对大面积快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无疑是大有可为的。异步教育以学情分析为基础,以教师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并相机异步指导为保证,主张教师放开手去让学生自学,这与语文教学民族性、科学性的特征是相通的。继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取得阶段性成果后,沙市一中的决策者们又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学习异步教育理论、研究教改现状、实施异步教育工程的热潮。理论是美好的,但美好的理论离我们的教学实际毕竟有一段距离,需要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落实它、充实它、完善它。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实施异步教育理论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下面是我对这个课题的几点思考。

一、面向个体也就是面向全体

现行的语文教学依纲扣本。"依纲"即依大纲、考纲,"扣本"即扣课本,很少顾及学生的实际学情--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困难、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愿望,尤其很少顾及个体的学生的个性发展。往往是把我们的愿望当作学生的学情,以为依了大纲考纲扣了课本,教学活动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这是对教育要发展人的个性要培养人的创造力的本质特征的误解。异步教育理论最可贵最实在的地方就是强调教师指导的异步性,在对学生的指导上反对"大锅饭"主张"小锅小灶",这对现行语文教学看似热热闹闹其实高耗低效的现状来说无疑是吹来了一阵清风。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一个很简单的知识在课堂上讲了好几遍,考试时还是有人弄不懂。这说明部分学生接受能力差外,也说明在教学中异步指导的重要性。少数人不懂的问题面对全体学生再三强调,结果不懂的依然不懂,懂了的学生却觉得教师在浪费时间,这样的语文课堂显然没有任何生趣可言。国内的一些知名中学班级的规模都不大,国外的一些中学班级的人数就更少了,比如德国的中学十几个人一个班,教师面向个体异步指导的优势充分显示出来了。我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十几个人的班级短期难以出现,但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推进,班级规模的小型化是大趋势。异步教育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教师指导的异步性既是教育科学性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眼下我们的班级人数少则五十余人多则六十多人,在对学生进行异步指导的方式的选择上需要费些思量。我以为应该充分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自学解决学习中存在的绝大部分问题,凡是通过学生的自学能自主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插手,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指导,学生个别存在的问题个别具体指导。这样学生学语文就会学得扎实,语文教学也就有了出路。

二、异步指导重在学习方法的指导

我们的一些在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表层的原因是基础不扎实、该掌握的东西没掌握、该落实的知识没落实,深层的根本原因是学习的方法或学习的习惯存在缺陷。不少学生勤勤恳恳整天埋头在教室里耕耘可是收获却极其有限,像这样的学生如果不是弱智的话只能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上找原因。在具体知识点上的指导仅解决了具体的零碎的知识,其效果是有限的;如果在对学生进行具体的知识的传授时授之以方法、指点一些迷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悟出点治学的道道来,并形成适合自己特点的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那将使学生受用终身。教师的责任除了在幼小的心灵童心未泯时向他们描绘科学与真理的美景使他们神往外,更重要的工作就是传授学习的方法、灌输做人的道理使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与道德品质。学习方法重于具体知识,点金术强过金子,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时时提醒自己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自恃才高八斗学识渊博而不肯在教学艺术上动脑筋那是危险的。我们都曾见过名牌大学毕业的教师不敌中师毕业的教师的例子,这说明教师自己渊博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找到让学生也"渊博"起来的方法。看看我们自己的学生吧!普遍的现状是教师盯着不肯学,教师放手了不会学,这样一种现状亟待改变。

三、阅读--一片待开垦的园地

以上是我对语文教学中实施异步教育理论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对于黎世法教授耗费几十年心血的异步教育理论来说,我的语文教学的理论修养还极其浅薄;对语文教学面临挑战的严峻形势来说我只能算个小学生。俗话说,无知者无畏。我决心在探索语文教学规律的征程中,多作些努力,迈出些坚实的步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学科教育   语文   理论   民族性   科学性   学习方法   班级   教师   方法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