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记者阅读文史哲

摘要:全媒体时代对记者的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新闻专业素养之外,文史哲的素养也必不可少。所以,当今新闻学专业的大学生,作为未来的记者,除了读新闻学的专业书籍之外,还应当读一些文史哲的书籍。这对记者于“新闻眼”之外,于“文心”“史识”“哲思”的培养必不可少。

关键词:记者;阅读;文史哲;新闻眼;文心;史识;哲思

一、导言

记者,头戴“无冕之王”的桂冠,肩负教化民众的责任,所以其自身必须具备很高的修养。他们不但要有一双“新闻眼”,善于及时捕捉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而且要有深刻的思想、高度的法制意识和政策水平,有对时代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的深入理解与把握,还应具备渊博的知识,有很强的审美能力、极高的人文素养和文学才能。也就是说,记者除了要有“新闻眼”,还要有“文心”、“史识”和“哲思”。唯有如此,他们才能为当今的全媒体提供一篇又一篇传递正能量的新闻佳作。

这样的一种修养,就是记者的“魂”和“骨”。但这样的“魂”和“骨”,却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也不可能从娘胎里带过来,而只能从后天的接受教育,艰苦的实践与磨练,有计划的坚持不懈的阅读、思考和感悟中来。

所以,当今新闻学专业的大学生,作为未来的记者,除了学“新闻学理论”、“新闻史”、“采写编评”、“摄影摄像”等一系列专业课程之外,还应当学一些文史哲的课程;除了读新闻学的专业书籍之外,还应当读一些文史哲的书籍。这似乎早己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事实上,现如今这种共识却越来越被淡化了。若干年以来,我们看到有些高校的新闻学专业,己将汉语言文学类的课程砍伐殆尽。近几年来,我们更是不断地听到这样的论调:学新闻学的人不能学文史哲的课程,不然学习者就会失去捕捉新闻的能力――似乎是学了文史哲课程会磨瞎他的“新闻眼”。又说什么搞新闻学的人不能读文史哲的书,不然他写的新闻稿就会不真实――似乎阅读了文史哲书籍就会使人变成谎言家。事实果真如此吗?不!这不过是些故意耸人听闻的奇谈怪论!这些奇谈怪论者,把当今有些记者职业能力的低下和职业道德的缺失,归咎于学校为他们开设了文史哲的课程,归咎于他们曾读过文史哲的书籍。这乃是一种毫无道理的“迁怒”。我们的看法则与此恰恰相反:正是由于有些记者“铸‘骨’塑‘魂’”工程的质量太差,才造成了他们新闻职业道德的缺失和职业能力的低下。这些奇谈怪论者居然“睡不着,怨床脚”!他们也不想想,毛泽东同志为何能写出中国新闻史上最为出色的报道《百万雄师过大江》?穆青等同志又为何能写出教育了几代人的报告文学《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事实上,这些好稿的作者正是亲近了文史哲而不是远离了文史哲。

本文因限于篇幅,不打算讨论新闻学专业应开设哪些课程的问题,而只是就记者阅读文史哲书籍这一课题作些探讨。

二、记者必须亲近文史哲的书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今天的中国人,是历史的中国人的一个延续。处在这样的国度里,处在这样的人群中,作为记者,要是不注意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加以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那是很难长久站住脚的。所以,记者必须通过持久的深度阅读来加厚自身文史哲的功底。

阅读儒家,学习其原创经典、积极入世、人文关怀。

阅读道家,学习其天人合一、敬畏自然、吐故纳新。

阅读释家,学习其心中有善、机缘禅悟、排除杂念。

阅读文学,学习其诗化生活、美化人心、丰富文心。

阅读史学,学习其善善恶恶、总结教训、启迪后人。

阅读哲学,学习其辩证思维、善于转化、方法创新。

阅读语学,学习其修辞立诚、言之有文、严谨不苟。

记者的“新闻眼”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文心”“史识”“哲思”作为保障,那即使有了“新闻眼”,也不过如同“聋子的耳朵”――只是“无用的摆设”而己!而有了“文心”,则可望写出布局合理、详略得当、文采飞扬的新闻作品来。有了“史识”,则可望写出不但能精准刻画新闻人物、如实记录新闻事件,而且能深刻说明此人物何以造就、此事件何以发生的好稿来。有了“哲思”,则更可望写出意味尤为深长、能带给人们以无尽启迪的传世佳作来。

“新闻眼”与“文心”、“史识”、“哲思”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四者互补,就有可能“雕刻”出新闻作品中备受瞩目的“巨龙”来。四者的关系,绝非互相排斥的关系。那种认为记者“不可亲近文史哲”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是不可信从的。而认为记者必须亲近文史哲的书,才是十分正确、无可置疑的。

三、记者该读文史哲的哪些书及如何读

如上所说,记者该读文史哲的书,这是确定无疑的。但这类书籍数量众多,可谓浩如烟海,如果只是笼统地号召,那仍是难以操作的。所以,我们在此提出一份包含了26种书的建议书单(见下文)。

解决好该读什么书的问题,这是读好书的一个基本前提。但在有了切实可行的书单之后,又该怎么去具体地实施阅读计划并取得最佳效果呢?

(一)选择善本,纸本为主

所谓善本,指的是书籍在学术或艺术价值上比一般本子优异的版本,往往是经过名家精校精注的本子。张之洞《书目答问略例》说:“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所以我们读书时首先要做的事就是选择善本。一定要以纸本为主。因为目前流行的电子版、网络版书籍,文字的错讹太多,往往不足凭信。

1.《论语》,阮校《十三经注疏》本/杨伯峻译注本

2.《孟子》,阮校《十三经注疏》本/杨伯峻译注本

3.《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年第2版(三家注本)

4.《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第1版(颜师古注本)

5.《庄子》,清郭庆藩集释本(《诸子集成》本/《新编诸子集成》本)

6.《荀子》,清王先谦集解本(《诸子集成》本/《新编诸子集成》本) 7.杜诗,中华书局1979年10月排印清仇兆鳌《杜诗详注》本(全五册)

8.韩文,中国书店1991年据1935年世界书局本影印《韩昌黎全集》本

9.《诗经》,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阮校《十三经注疏》本

10.《礼记》,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阮校《十三经注疏》本

11.《左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阮校《十三经注疏》本/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本②

12.《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3月第2版(全三册)

13.《老子》,三国魏王弼注本(《诸子集成》本)

14.《孙子》,《孙子十家注》本(《诸子集成》本)

15.屈赋,中华书局1983年3月排印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本

16.《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11月影印清胡克家校刻本(全三册)

17.《文心雕龙》,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范文澜注本

18.《史通》,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4月排印清浦起龙通释本

19.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12月影印宋徐铉校定本(大徐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影印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本

20.《六祖坛经》,中华书局1983年9月出版郭朋校释本

21.清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2月版

22.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中华书局1983年8月出版余嘉锡笺疏本/中华书局1984年4月出版徐震校笺本(全二册)

23.曹雪芹《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7月北京第3版(全二册)

24.宋沈括《梦溪笔谈》,中华书局1957年11月出版胡道静校注《新校正梦溪笔谈》本

25.《新华字典》(第11版),商务印书馆2011年6月

26.《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6月

(二)提倡精读,研究问题

读书有低、中、高三个等级:消遣的读书;欣赏的读书;研究的读书。我们一定要进入“研究的读书”这一最高等级。具体来说,采用下列的方法可以保障进行“研究的读书”:

第一,问题法,也叫“要点分析法”。

如:我们在研读文言文时,拎出十六个语言要点,来作为打开文言宝库大门的一串钥匙。这就是:

1.通假字:本有其字,若古人临文时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它,那么这个用来暂代“本字”的字就叫做“通假字”。如《史记・吕太后本纪》:“赵王少,不能蚤起。”蚤,通“早”,早早地。

2.古今字:在某个意义上先后产生的两种字形,先出现的是“古字”,后起的是“今字”。如《列子・汤问》:“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回来。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返”。

3.异体字:一个字的正体之外的写法。如:妫同“泪”;想,同“诉”。

4.破读字:因词性改变或意义转变而引起读音改变的字。如:好学、王天下、衣褐等。

5.词类活用:在上下文中甲类词临时用如乙类词。如唐杨衡《经端溪峡中》:“粪土五侯荣。”粪土,名词用如意动。

6.词序:前宾语、动量表示法等。如:吾谁欺?未之有也。[三]思而后行。

7.双宾{吾:(1)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如:语之故;(2)动词+直接宾语+间接宾语,如:问之客。

8.非支式:即非支配关系的动宾结构式,其形式的宾语,实质是补语。如:而誓(之)曰:“……”誓之,向她发誓。

9.被动式:“于”字式、“为”字式、“见”字式、“被”字式等。

10.实词、词组、联绵词、偏义复词……

11.虚词:如之、其、者、所、以、于、而、则、焉、乃等。

12.省咯承上省或探下省主语、宾语、动词、介词等。

13.修辞:如比喻、比拟(拟人或拟物)、夸张、对偶、排比、用典、反语、反诘、设问、借代、反复、层递、互文等。

14.文体:如散文中的史传文(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杂史)、杂记文(游记体、笔记体……)、说理文(语录体、史论体、寓言体……)、应用文(书信体……)等;韵文中的风体诗(诗经),骚体诗(楚辞),汉魏六朝古诗(乐府、歌行),古体诗(古风)中的七古、五古、古绝,近体诗(格律诗)中的七律、五律、排律、律绝,词,曲等;骈文(骈赋、连珠、对联)等。

15.特色与表现手法如对比、烘托、铺垫、暗示、象征、白描、夹叙夹议、托物言志等。

16.同源字:具有一个共同的概念义而读音又相同或相近的两个字或几个字。如:《论语・子路》:“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阙,与“缺”同源。

在阅读文言形式的古书时,这种要点分析法既是读书法,又是研究法,利于准确而深入地解读文本,利于发现前人训诂的得与失,一句话,利于我们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所创新。

第二,校读法,以一书为主,用多本同类或相关著作对读。也叫“摊书满床”法。

如:读《诗经》时,有意识地把西汉毛亨的《毛诗诂训传》、东汉郑玄的《毛诗笺》、唐代孔颖达的《毛诗正义》拿来与朱熹的《诗集传》对读,以深入考察汉学与宋学的异同得失。

又如:读《论语》时,除了细读阮校《十三经注疏》中保存的三国魏何晏的《论语集解》、宋邢F的《论语疏》之外,还要阅读梁代皇侃的《论语义疏》,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的《论语正义》,现代程树德的《论语集释》,杨树达的《论语疏证》,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南怀瑾的《论语别裁》,蔡尚思、吴瑞武的《论语导读》,李泽厚的《论语今读》,等等。

通过对读来发现前人的不足,从而找到我们工作的起点,去追求创新的目标。 (三)坚持动笔,深化认识

学者攻读的“八段锦”是:读书、思索、查考、实习、动笔、温故、创新、提高。其中的“动笔”是个中心环节。我们只有在动笔的过程中,才能使自己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使思维变得更有条理性,也才能逐步逼近真理。

1.写日记,训练自己的思维使之井然有序;反观自己前进的脚印,天天自警、自励。

2.做读书笔记,则更是治学的一项重要基本功。

徐特立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西谚也说:“最浅的墨水也胜过最好的记性。”

只有坚持做读书笔记,才能“把厚书读薄,把薄书读厚”。这种“少而精”、“手脑并用”的读书法,是一种把知识积累和思想积累结合起来的好方法。有了这种长期积累,再从中抽绎出闪光的具有独创性的见解,就可发展成为论文或专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厚积而薄发。在这方面,沈括的《梦溪笔谈》,洪迈的《容斋随笔》,顾炎武的《日知录》,王念孙的《读书杂志》,钱大听的《十驾斋养新录》,刘文典的《三馀札记》,吴小如的《读书丛札》,周勋初先生的《韩非子札记》等,都是很好的范例。

下面介绍读书笔记的一般做法:

(1)摘录式(较低层次):

①索引式:记下名目、出处,备查找。

②引语式:录下重要的原话,供引证。

③抄录式:录下重要的原始资料,供日后利用。

④摘要式:按原文顺序摘下要点,以便自己加深理解和记忆,也可为他人提供信息。

在做这类摘录式的读书笔记(包括摘录卡)的时候,有几点是应当注意的:首先,所据的底本应当是经过认真选择的本子。最好选那种精校无误而又通行易得的,因为只有精校无误,才能保证质量;只有通行易得,才便于覆核。其次,有较大异同的本子,应当取作参照,并加上必要的说明。再次,摘录时不要为了省力就任意地掐头去尾,而应当尽可能地取足上下文。再次,摘录后要认真校对两遍以上,保证准确无误。最后,要在每一条摘录的材料后注明书的卷次、页次或刊物的期次、页次。只有这样的资料,才便于日后的利用。

(2)评注式(较高层次):

①批注式:直接在书刊(当然是自己的书刊)上做记号和批注。

②提纲式:逐段写出要点。

③论题式:在提纲式笔记的基础上,对大小提纲所提问题作出概括的解答。

④提要式:列出全书要点,显示其梗概、特色。

⑤补充式:围绕原书中心内容,补充新材料或新思想。

⑥质疑式:及时记下重大的疑难问题,以便进一步求教、钻研。

⑦批驳式:批驳原书中错误的论点、论证等。

⑧札记式:摘记某些要点,并写下自己的一得之见。

⑨心得式:用自己的话写下阅读后的收获(读后感,随感录之类,可发展为书评)。

⑩综述式:读了多种谈同一问题的书籍或文章后,可写读书综述。抓住中心论题,全面掌握材料,系统说明其现状与发展趋势,并表明自己的见解。

对此,高荣先生有《学会做读书笔记》(收入《治学方法谈》,乔默、江溶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等专文可供参阅。

3.撰写专题研究论文,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俗语说得好:“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只有不断地练笔,才有望迅速地将自己的脑筋训练得清澈澄明,有条不紊,细致缜密;这样的脑筋才真正可用。只有不断地练笔,才有望极快地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把有用的知识化为自己的学养;这样的知识才真能致用。

(四)巧妙记忆,融会贯通

我们所说的多读书,主要不是指数量多,而是指遍数多。“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重复是学习之母。”温故知新,熟能生巧。为了便于温故,有些重要的知识最好能够牢固地记忆。如果拿酿酒来打比方:记住足够的常识、具备丰富的学识是米,掌握科学的方法是曲,参与现实生活则是源头活水,三者相掺和,才能酿成甘醇的美酒――判断是非的大智慧。

朱熹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记忆力是可以训练的。但苦练只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方面是巧记。巧妙记忆其实是做学问的三大法宝之一,与另两大法宝“全景式把握”、“提倡慢读”同等重要。所谓巧妙记忆,无非是与形象配合着来记,与声音配合着来记,与意义配合着来记。

所谓配合意义来记,就是在透彻理解意义的基础上把对象记住。如:《诗经・秦风・无衣》:

O三章。写英勇赴敌行动的完全一致。

要准确背诵此诗,首要任务是要准确理解三点:

(1)王于兴师,王当指周王。秦国国君迟至公元前337年方有称王者(惠文王,孝公之子)。此诗理直气壮地演绎了大一统精神。(2)袍,有夹层,中著旧絮的长衣。泽,内衣,后作裨(ze)。裳(chang),下衣。毛传:“上日衣,下日裳。”《说文》:“裳,下裙也。”这三章诗,从外衣说到内衣再说到下衣,并非仅为避免字面的重复,而是层层递进的。(3)同仇、偕作、偕行,诗意也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层层深入的。在吃透上述三点之后,再来熟记此诗,就是很容易的事了。

所谓配合声音来记,最常用的就是谐音法。如:众所周知的记忆圆周率的方法:3.1415926535……谐音为“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其次就是押韵法。如:传统蒙学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为了上口、易记,就都是尽可能地押上韵的。

所谓配合形象来记,道道就更多了。如:0是洞,7是拐,2是鹅……

对于此道,南京军区的锺道隆先生深有研究,他写的《好记性的诀窍》一书(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2月第1版)很值得一读。 (五)志存高远,立足创新

理想是一种动力。我们在业务上的理想,就是要成为某一领域里的行家里手,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像前贤追求的那样,“不为名相,即为名医”。既树立为人民服务之志,又具备为人民服务之才,实践为人民服务之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功立业。

为实现这一崇高目标,我们必须争分夺秒地认真读书,在“勤于学习,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时代精神感召下,力争通过“三个结合”――“读书与查书相结合、读书与思考相结合、读书与写作相结合”,从而实现“三个有所”――“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发表”。努力去完成学习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透彻地弄懂所学的知识;第二阶段,牢固地记住最重要的基础知识;第三阶段,运用所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第四阶段,经过实践和研究进一步完善已有的知识体系,力争有所超越。

(六)学以致用,身体力行

读书和做人要结合,而不要分离。要把读书中体会到的道理真正体现到自己日常的为人处世中去。如何做一个大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实际上是古今学问中最大的学问。《荀子・劝学》:“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意思是说:古时候的学习者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而学,如今的学习者是为了向别人炫耀而学。《荀子・儒效》:“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意思是说:没听说不如听说了,听说了不如见到了,见到了不如懂得了,懂得了不如实行了。做学问到了能够实行就算是学到家了。这就是知行双修的读书法。让我们通过读书和实践,不但在业务上,而且在思想上,在做人上,都能呈现出日新月异的面貌。

四、结束语

“阅读,是人们了解世界、丰富知识、秉持道德、平衡心态、扩展胸襟、健全人格、激发灵感的极重要的一项活动。”人生在世几十年,从开始识字起,阅读活动就将伴随我们的一生,当然也必将伴随每位记者的一生。记者在阅读新闻学论著的同时,如果还能注重阅读文史哲,那就必然能做到:既有锐敏的“新闻眼”,又具备睿智的“文心”、高超的“史识”和深刻的“哲思”。那就必然能为新时代书写出更多的绚丽多彩的富有教益的新闻篇章,更好地激励人民同心同德地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最后,请允许笔者以数年前写的几句顺口溜作为结束语:

论读古书的旨趣

――答《研究生学刊》编辑部问(2002年11月8日)

不薄今人爱古人(借老杜句),吾侪事业只求真。

读《易》通变勇创新,读《书》修德有芳邻。

读《诗》胸怀诚朴茂,读《礼》知和能远征。

读《春秋》,担道义;读《老》《庄》,拂虚名。

读《孟》养吾浩然气,读《骚》燃我赤子情。

《史记》教我志坚忍,《汉书》示我求严谨……

学往圣,做新人,道融今古友辅仁。

摩顶放踵利天下,身劳心安为人民。

原于思,成于聚,进乎问,止乎行,

发愤忘食乐忘忧,为学为人岂可分?

根深叶茂蕃硕果,活水鲜风自成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教育   文史哲   上海古籍出版社   论语   注疏   记者   宾语   中华书局   哲思   新闻学   新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