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让幼儿体会分享的快乐

1 分析现状

在幼儿园里常常能目睹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给别的小朋友玩。但如果在玩玩具之前问孩子:玩具应该怎样玩?幼儿都会抢着说:大家轮流玩。可往往等玩具出现时,95%以上的幼儿就抢着先玩,根本控制不了自己,表现出独占意识。孩子们会说,但在用行动表达时却截然相反,这充分说明了幼儿品德发展中出现了言行不一致的现象。从以上现象看,幼儿虽已有了分享的意识,但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落实在行动中,要将其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就需要我们教师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反复培养。

2 给予适宜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促进形成分享的意愿。

2.1 物质环境的创设。在环境布置中我们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大家共同合作布置。例如:在多彩的秋天主题活动中,我们通过画画、贴贴、剪剪等共同创作完成了一片美丽的果园,孩子们则陆续带一些自己喜欢的有关秋天的果实来布置活动室,并兴奋地与老师、同伴一起说说、看看、尝尝。又如墙面布置中春天的故事、奇妙的彩色世界我的好妈妈等系列主题,都是孩子们亲自参与制作的,他们在欣赏自己劳动成果的同时,与同伴合作分享的愿望也被激发了出来。

2.2 心理环境的创设。心理环境是一种隐性的环境,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气氛,一种感觉。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威信,是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教师的日常行为、言谈举止和情感态度随时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建立一个轻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幼儿分享品质的形成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平时的各个活动中,我们总会以理解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心事,引导孩子去倾听同伴的叙述。教师引导的话语、赞许的目光、微笑的面容、亲切地点头等,能使孩子受到极大的鼓舞,激发分享的愿望,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分享的行为。同伴也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老师要在同伴中树立有分享行为的好典型让其他幼儿学习,如当幼儿有某种分享行为时,教师要作出积极评价和鼓励,这样会激发其他幼儿去模仿和学习。

3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体验分享的快乐。

3.1 利用日常情境对幼儿进行分享体验的培养。要想使幼儿真正认识分享的意义,必须先对幼儿进行关心别人,爱别人的思想品德教育。我们在孩子入园时把班级命名为快乐班,让每个孩子懂得分享才能快乐,有快乐就要分享,让分享、快乐伴着大家共同成长。日常生活中,我们处处做教育的有心人,常常有意识地把自己看到的或听到的一些有意义的事讲给幼儿听,让他们一起快乐、一起忧伤,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情感分享;慢慢的,孩子们也会把家中所发生的一些高兴的事、伤心的事、说出来让大家一起感受体验他当时的情绪。使幼儿从情感上认识什么是分享,怎样与别人分享。

3.2 在教育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机会进行分享练习。我们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恐龙世界快乐的圣诞节等,让孩子从家里带一些自己喜欢的零食及图书玩具来园,通过合作制作、共同分享,让孩子们懂得我把好东西分给你,你快乐,我也快乐的道理。我们还从教育幼儿爱身边最亲密的人开始,设计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如三八节为妈妈制作贺卡,为妈妈做水果沙拉;重阳节为爷爷奶奶表演节目,做一件让他们开心的事;平时关心帮助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等,并通过故事、情境表演、歌曲等形式来教育幼儿。使他们懂得只有大家共同游戏,共同分享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3.3 在游戏活动中,巩固和深化幼儿的分享意识。在区角游戏、角色游戏中常会发生幼儿因喜爱同一种玩具而发生的争执现象。分析原因后,我们引导孩子懂得同伴之间必须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这样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才能分享共同游戏的快乐。游戏时,我们会有意识的对幼儿说: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游戏结束时,再对他们说:老师和你一起玩真高兴,谢谢你把玩具分给我玩!我们还为幼儿举行分享日生日会等,在班上开展我的玩具大家玩我的图书大家看等主题分享活动,设立专门的分享日。让幼儿形成分享的习惯。比如,玩具分享日是让幼儿在这一天将自己喜爱的玩具、宠物带来与别人分享。再如,经验分享日是幼儿在这一天,将自己的成功经验和近期完成的作品向他人展示,幼儿在展示和讲述的过程中,既能产生一种成就感,又会产生一种因分享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还能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还有就是经常为幼儿提供短暂的几分钟专门开展分享活动。鼓励幼儿把自己拿手的歌曲、舞蹈、诗歌、谜语、故事、笑话等分享给其他幼儿。这样的分享活动可给每个幼儿更多精神上的分享机会,让他们尽展才华。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幼儿大胆表现自我的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从分享中体验到快乐。

实践证明:教育在幼儿身上的作用是明显的,我们通过各种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来培养幼儿自发的分享行为,使分享的品质在孩子身上有了比较明显的体现,他们充分体验了给予及被给予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爱。已真正学会分享,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和实际行动表达出来。可见,我们只有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导幼儿,在主观上让幼儿产生分享的内在动机与愿望,使幼儿的分享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在客观上建立合理的分享规则,使幼儿的分享行为更加规范、有序,才能让幼儿最终自觉产生分享行为,为其一生良好品德素质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分享这个处于孩子的我们意识较强的情感,是难以掌控的,孩子的性格还处于不稳定的阶段,需要继续观察与引导,并以成人的榜眼为准,是我们当下需要去做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基础教育   幼儿   快乐   同伴   意识   玩具   发生   教师   孩子   环境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