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当好村小校长

我是1991年9月担任村小校长的,到现在已满二十年。几度风雨,几度春秋。我和我的团队们经过不懈努力,如今学校已经发展成为教学环境优雅,教学质量优异,教师队伍优秀,集体凝聚力强,工作认真务实,积极进取的区级优秀村级小学。回望我当村小校长的日子,让我体会到:

一、以身作则生威望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我在工作中,凡是要求教师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做到。就拿遵守制度来说吧,我也和其他教师一样,绝无特殊之举,这些年一贯全勤。学校没有门卫前,每天放学后,我总要巡视学校一周,检查门窗是否都关闭,学校是否还有滞留的学生,然后锁好大门才走。就是现在条件好了,有了门卫,我每天巡视校园的习惯也还在坚持。每逢遇到雨雪或风沙等恶劣天气,我总是早早到校,第一个开校门安置学生,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夏季午休期间,我利用守家在地之便,天天中午到校巡视班级,一则让教师能够安心午休,再则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处理。一般整个夏天,我几乎没睡过一个囫囵午觉。

当村小校长,不能图小便宜。农村小学出于工作考虑,各项关系还是要应酬的,尽管财务紧张,一些必不可少的工作接待还是不能免的。可我从来不占公家便宜。每逢教师节或新年到来之时,村委会及有的个体老板,会多少给学校一些财物。在分配上,我历来坚持和教师们“有福同享”,甚至有时所得还不如教师多。年终评奖、评优时,我历来都是先退先让。前年,中心校刘校长实在看不过去了,硬是在校委会提议给我一个嘉奖。打这年起,我的履历中才有了第一次获奖纪录。

二、丢下“架子”显平等

在村民眼里,教师是文化人。虽说都乡里乡亲的,见面不用客套,但我一贯注重文明礼仪。无论同事,还是家长,见面我都主动先打招呼。不管校里还是校外,学生给我问好时,我从不敷衍搪塞,总是微笑着郑重应答他们,在细微处体现出与学生的人格平等。

常言道“尊重别人才会得到别人尊重”。我信奉老刘校长常说的一句话:“做人首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农村小学负责人,前些年的身份是“主任教师”,现在叫“村小校长”,这个角色无品无衔,是“兵头将尾”。在别人眼里是个小官,而自己却不可以“官”自居,不可有权力意识。既要对村民百姓负责,还要对中心校负责。老百姓把百十来个孩子放心交给你,你就要保证孩子们的安全,保证孩子们进得来、学得好、成长得愉快;总校领导信任你,你就要各项工作朝前奔。“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小校长工作就是在“弹钢琴”:要突出常规管理主旋律,临时性工作很多,要分轻重缓急有序完成,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

三、宽容大度促和谐

作为一名“小”校长,同样要心胸开阔,容人所不容之事,我总结为要有“泔水缸”的精神。我校除我外,都是女同志。有的或因家庭矛盾、或因生理状况,一时冲动和你拌嘴,甚至吵闹,当要“怒发冲冠”时,就暗示自己三思而后行,避免矛盾升级。小节不计较,缓一步、退一步,待对方心态平和时再沟通、谈心。教师常常反感自己的一些情绪言论反映到“大”校长那里去,怕抓辫子、穿小鞋。我在工作中遇到矛盾就地解决不上交,背后奏“蜜”不奏“醋”。久而久之,同事们理解了、尊重了,工作起来就更默契了。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也是村小校长主要工作。农村老百姓素质相对还是不高的。有时孩子之间打架拌嘴,家长总是“护犊子”,常常来校搅扰,影响正常教学工作。这个时候,我都心平气和真心相告、耐心劝解、诚心疏导,不与其正面冲突。比如庆贺同学的妈妈丽云,曾因班主任管孩子严格而误解,到校与班主任大吵大闹、刁蛮撒泼。因丽云是我曾经的学生,我从师生情说起,说教师严格管理学生的种种好处,经过两个小时的耐心劝解,使他心悦诚服离去。然后我再与班主任沟通,让其多研究一些工作方法,心好还要把事办好。再如一凡父母,曾对年轻班主任中午留孩子在校做作业一事,非常反感,到校与班主任吵闹。我站在邻居(他家和我家是邻居)的角度,反复劝说“老师也是为孩子好”,凭借人品威信说服了他们,使他们理解了老师的苦心。二人走后,我把这位年轻班主任请到办公室谈心,让他明白爱孩子才是教育孩子的前提,不能用“罚吃饭、罚休息”的方式来要求孩子完成你留的作业,那样孩子会逆反。要多考虑考虑如果是我的孩子我该怎么做。从那次谈话以后,这位老师很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很快就成长为中心校级骨干教师。

四、相信教师出骨干

“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我深知其中的道理。只有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都调动起来了,学校各方面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记得刚当村小校长时,我曾一度陷入繁忙事务中不能自拔。事无巨细,都要亲力亲为,每天忙忙碌碌,疲惫不堪。事后一想,什么事情也没干好。学校李老师曾劝我说:“校长,你何苦呢?这样做,累死也找不着大门。你要相信大家的能力,放手让大家做,每人每天多干一点儿,就比你一人干一天都强。”细细品味她的话,确实是实理。自此以后,我开始慢慢挖掘教师的潜能,量才使用,凡是教师能做到的,我就放手让其发展。这样,轻松了自己,成就了教师。如青年教师春慧、秀清,从一年级跟班到六年级时都感到有些吃力,我就常常鼓励她们,说你们从教的路才刚刚开始,“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有教过一个轮回,才能居高临下。吃力是好事,哪里“卡壳”,就从哪里学起。在我与同事们的共同帮助下,艰苦的教学磨炼过程促使她们二位逐步走向成熟,如今她们都已经是区级骨干教师了。

五、把握时机谋发展

村小的发展,离不开村委会的支持。但光和村干部讲大道理,效果不明显。1991年,我上任后不久,就大胆招收四、五周岁幼儿,办起幼儿园。当时没校舍,我就将村干部的小车库挤做幼儿活动室,紧接着马不停蹄召开家长会,在家长们的一致配合下,促成村主任另辟一个小院盖了六间新房做幼儿教室,靠我和书记个人是同学的关系,购置了室外大型玩教具。1996年,新村主任上任后,我反复劝说村主任,抓住村回收承钢大量占地款之机,采用激将法(与富裕的邻村西地村相比)促其拆除破旧平房,建起三层标准教学楼。02年依靠和谐的家校关系,反复召集家长会,达成共识,实现了校、村和家长共同集资改造锅炉的目标。2003年中学搬往新校舍,我动员群众集资买下半新不旧的电脑,使我校在全乡十所小学中率先开起微机课。2009年新一任村主任上任后,我多次带他来学校,让他感受学生做操尘土飞扬的难堪场景,力促村委会决策投资,短短一个暑期,整个校园就得到了全面硬化,广大师生告别了土操场。看到校园的变化,教师们由衷地对我钦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教育   校长   村委会   班主任   主任   关系   教师   孩子   学校   学生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