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

论文关键词:高等学校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化

论文摘要:网络的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高校应该意识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以新的教育理念和工作方法,通过具体有效的途径,占领网络思想教育阵地,积极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大学生是最先接触和接受互联网的群体之一,其思想理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等,都深受网络的影响。如何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观念、内容、方法和管理手段,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网络化,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互联网是一种新事物,是一种在现代条件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新武器、新手段,它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渠道,具有功能的多样性、内容的广泛性、速度的快捷性、环境的开放性等特点,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的超越民族和国家界限的文化,势必导致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大量涌人。人生价值观贯穿于人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始终,规定着人生实践活动的方向和内容,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生的一切行为,起着人生导向的重要作用。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观念正处于激烈的碰撞和交锋之中,而网络中的信息良芳不齐,大学生长期接触互联网,容易受到网上异端思想的冲击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出现思想上的混乱和波动。这对青年学生选择正确的价值观非常不利,甚至可能引向反面,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二,误导大学生的是非判断和行为选择。网络是一个信息宝库,也是信息的垃圾场所。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由于交互技术的应用,大学生不仅能接受信息,而且能及时反馈,形成传授双方双向、互动的传播。网络中充斥着各种不健康甚至反动的内容,泛滥着色情、凶杀、打斗、盗窃、诈骗等,网络犯罪的手段更是多种多样,一些境外“民运”分子和西方反动势力以及“法轮功”邪教组织,利用因特网大肆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散布政治谣言,诽谤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反动宣传和思想文化渗透,误导部分缺乏鉴别力的学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是非判断和行为选择。

第三,弱化大学生基本道德意识。互联网构筑了一个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虚拟世界,网络的主体性、虚拟性,使得外界不易对其进行有效监督,这样就造成青年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的削弱和自由主义意识的泛滥。网络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多媒体仿真画面,人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新鲜与刺激的同时,有可能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并且学生在网络面前容易感到自身的渺小与无能,适应现实的压力会急剧增大,经常处于应激状态,从而引发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严重时导致人格的扭曲。网络本身追求自由、平等、效率,但许多大学生还没有从精神境界上与之相匹配,因此很容易出现道德人格的缺损。

第四,妨碍大学生正常人际关系的建立。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重要环节。网络技术实现了人们快捷联系的梦想,但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的淡化和人际交往能力的下降。主体的行为往往是在“虚拟实在”的情形下进行的,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是面对面的,而是在“一机一人”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可视性和亲切感的人际交往大大减少,影响了大学生正常人际关系的建立,使人际感情逐渐萎缩、淡化,产生新的人际障碍。网上出现的传播病毒、发布虚假信息、侵犯知识产权等不道德行为,也会使大学生对真实可信的人际关系的存在产生怀疑,加剧个体行为的麻木和冷漠,以至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因此,在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根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设置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并针对网络中选择信息的自主性及网络信息的丰富性、超大容量性和快速更替性等特点,结合大学生实际,我们以知识体系与学科分类的方法把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分为网络思想教育、网络政治教育、网络法制教育、网络伦理教育、网络心理教育、网络国情教育、网络人文科学知识教育、网络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这些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在这一内容体系中,网络思想教育是先导,网络政治教育是核心,网络心理教育是基石,网络伦理教育和网络法制教育是重点,网络国情教育、网络人文科学知识教育和网络传统文化教育是补充。本文只对部分内容作简要阐述。

(一)网络思想教育

网络思想教育主要是运用互联网进行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思维方式与方法等教育,着重解决大学生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问题。网络思想教育的核心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指导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还要着力于促进大学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培育创新思维的能力,指导和推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由于网络教育具有个性化的自我教育特点,网络思想教育采用渗透式教育更容易为大学生所接受。因此,把思想教育内容贯穿于或融人政治教育、法制教育、伦理教育、心理教育之中,让大学生在这些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提高自我思想认识水平和辨别能力,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二)网络法制教育

网络的出现及其对生活、学习、工作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的全面介人和深刻影响,迫切要求我们把法制教育引人网络,尤其是引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促使大学生保持网上和网下行为的一致性与合法性,培养他们形成强烈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这是我们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本质要求。在当前网络法制教育中,要系统地介绍整个社会主义法制体系,通过正面和反面的案例让大学生感受法、体验法,进而用法。要传播法理知识,包括社会主义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让大学生了解法的精髓和精神,树立起守法和依法办事的意识。要通过网络开展法律服务,培养大学生运用法律的基本技能。要开展依法治国教育,努力营造法制的网络环境,树立遵纪守法的网络风尚。

(三)网络心理教育

运用信息网络快捷、匿名等优势,开设网络心理诊所和网络心理咨询热线,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解开大学生心中的郁结,传授预防和克服网络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为在生活中失去自我或感到迷茫的人们指点迷津,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心理问题。网络心理教育具体包括网络心理辅导、网络心理训练、网络心理咨询等。

(四)网络传统文化教育

在五千年文明史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许许多多优秀文化,时至今日,这些文化仍值得我们去借鉴、发掘和吸收利用,如孙子兵法、孔孟学说、古典名著等。这些优秀文化是我们民族生存不息的基础,是我们的根。其中的优秀理论,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特色,至今仍对我们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需要网络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者去整理、开发和利用。

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迎接挑战的同时,也要积极开辟新的领域,抓住新的机遇,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体系。"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化

高校必须遵循思想教育的基本规律,建立完备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建立学校、学院、系(部)、教研室以及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班级等从上到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学校应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机关各部门、学院、系(部)、学生班级都应有分管网络思想教育工作的兼职管理员。同时,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以行政的手段提出明确的工作职责、任务、要求及目标,做到领导挂帅、分工明确、内容具体、责任到人,这样才能充分保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

在工作机制上,学校要建立网上信息资源利用制度、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络用户操作规程和网络服务制度等;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科学的评价机制,要全面考核网络技术人员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德、能、勤、绩,大力表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要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管理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坚持公平、公正和公开的评价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实效,尽可能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绩效同工作人员的待遇直接挂钩,使评价机制更具有导向性和可操作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还包括制定科学的数量和质量标准,通过点击率、覆盖率、访问量等技术指标检验网站建设的效果,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由学生和读者进行评价。总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是保证思想教育网络阵地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规范化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是保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持续性和有效性的基本途径,是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要结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特点,定期组织网络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考察和交流,通过各种形式培养一批网络技术骨干。同时,学校应鼓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优秀学生干部、学生社团成员和学生积极分子参与网络管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这些人员要熟悉网络环境,具备网络知识,能有效地利用网络开展工作,解决网络传播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向新阶段。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特色化

特色突出的校园网站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重要载体,主题鲜明的网站是师生交流互动的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要体现灵活性、针对性和导向性。网站管理人员要迅速地反映学生的思想动态,分析他们思想波动和变化的原因,针对实际症结,开展灵活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使网络真正融人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既要在网络中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倡导主旋律;又要结合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开展时事政策教育,更要结合广大师生的思想实际,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化

当代大学生喜欢对所见所闻发表评论,对于这些需求,我们只能引导,不能扼杀。高校可以在学校网页上开辟供学生聊天和发表意见的场所,提供学生交流和交换感想的空间。通过BBS,“校长信箱”、“心理咨询”等平台,我们可以知道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也可以知道他们对学校以及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进而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在交流中合理引导学生。这些网上交流空间是我们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主要渠道,也是网络时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要不断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营造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努力占领这个阵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法制教育   网络   思想教育   思想政治   心理   大学生   内容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