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高校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研究

一、高校产学研人才培养机制简述

产学研是一个具有组织性质的形式,是为了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相适应所引进推行的,主要强调对于高校人才进行培养、对其知识进行创新等,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与高校的教育活动、社会经济的活动以及科学的研究相互结合发展。产学研这一理念最原始的出发点是,在高校学生的学习中应该将课堂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进行相互结合,不做空有理论而无动手能力的单一型高校学生。但是自从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我国的经济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因此国家积极地采取高校改革的措施,推进产学研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创新机制,培养出适合于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高校通过这一体制,积极地与企业以及研究机构进行合作,从而可以及时的掌握企业对于新社会之下人才的需求以及技术的需求,高校就可以在明确其目标的情况之下,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对高校进行资源合理配置,将教学课程进行优化,将学生培养成能够满足于社会发展要求的,集智慧与技术于一身的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高校产学研与人才培养机制相结合的意义

(一)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对于以前的高校,都是喜欢在自己的校园里自家搞学术研究,将理论知识传授于学生,从而武装学生的头脑,但是社会一直在进行变化和发展,原来只注重学术研究已经不能够满足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因此高校应该积极地和企业以及科研机构开展友好的合作关系,了解现在社会企业所需人才,从而有目标的将学生培养成既有思想内涵、理论武器,同时又积极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人才。高校所推行的产学研与人才培养所进行的创新性结合机制,就是满足了社会发展需求的一种变革机制。

(二)有利于人才强国的建设

我国坚持人才强国战略思想,其主要就是对于人才的培养,高校作为对于人才进行培养的高等学府,在国家人才强国的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所实行的产学研机制,就是在为新社会的中国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中国人才强国的建设尽自己应有的义务。

(三)有利于人才培养环境的营造

对于高校学生的人才培养,其所处的环境氛围在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美好宽松的人才培养环境,能够将高校教育的影响更加深远化,能够将教育的力量得以提升,从而通过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的创新性平台,二者相互结合对于新时代应用型、复合型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丰厚的资源。既然选__择产学研这一项目在高校开展实行,就是为了弥补原来高校单纯的注重于理论知识的培养,从而将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提升到发展的日程。这就需要建设实践平台,进行多种实践的项目以及具有创新性的活动,为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技能的培养提供保障,因此对于人才培养中环境氛围的营造也是重中之重。

三、高校产学研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创新机制存在的不足

(一)师资力量的缺陷性问题

对于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仅需要机遇,需要天赋,同时最主要的、占有最大比例的就是导师在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因此在高校中对于人才的培养,优秀的教师对学生的培养有着重大意义。现在高校所推行的产学研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不仅仅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其教师拥有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教学能力同等重要,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积极地指导工作。但是在现在的高校中,大学教师普遍都是从名校毕业,而且是刚刚走出大学的校园就进入了工作,缺少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对于学生的教学中缺乏现在所提倡的实践教学,从而不能够给学生带来较好的教育。而对于企业或者是科研机构的指导教师而言,他们多是有着较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可缺乏高校的教学经验,不具备对于高校学生进行培养的理论知识,因此也不能够积极地推动产学研创新机制在高校的运行。

(二)合作机制的缺陷性问题

对于产学研创新机制的有效推进与运行,其最为主要的前提就是将其与企业以及科研机构所进行的合作机制建立健全,但是对于目前我国高校而言,大部分仍然存在着合作机制的缺陷问题亟需解决。

1. 重形式,缺效率

由于现如今高校进展火热的产学研创新机制,以及国家对其所进行的积极支持,有的高校也开展产学研创新机制,但是却是表面上的形式主义,没有实际的效用,因此只是有些高校建设的空壳而已,这样的情况必然不能够将高校产学研创新机制得到有效的提高,并不能取得良好的发展。

2. 企业与高校合作缺乏紧实性

虽然高校所实行的产学研其中是与企业所建立的合作机制,但是企业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盈利,是对其经济效益的看重,从而对于企业而言,他们对于高校学生的培养并不具有太大的兴趣。

3. 教育形式简单化的缺陷性问题

虽然产学研已经在我国有了多年的发展,但是那是对于一些比较知名的学校,可是我国学校众多,经济、环境条件的差距,使得大部分的学校可能都只处于发展的最初状态,他们对于产学研所进行的教育形式普遍的简单化,在选择教育形式的时候采用的是高校研究基地的建设,或者是将企业甚至于科研机构的人员来学校进行兼职授课。而兼职授课与长期教学具有很大的差别,兼职授课可能就仿佛蜻蜓点水一般,学生学到的也仅仅是九牛一毛,这样的情况自然不利于产学研创新机制的有效运行。

(三)高校考核机制的缺陷性问题

对于高校所进行的考核评价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激励的机制以及引导的机制,现在高校所推行的产学研创新机制,就是要求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二者之间所进行的有力结合。但是我国现如今高校人才的培养以及对学生所进行的评价,就是看其学分是否修满,平时考试成绩是否优秀,论文发表的数量以及质量,甚至于毕业时所进行的论文答辩,总之这么多项加起来,只不过是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硬性要求,却总是缺乏对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自然就造成了学生对于理论以及论文和学分的过度追求的现象。这样高度重视学生的科研能力,却忽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核机制对于产学研创新机制的发展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

(四)产学研课程的缺陷性问题

在高校中,为了将产学研这一机制有效的进行下去,就必须开设产学研课程作为其实施的标准规范,从而将产学研创新机制高效化以及具体化和规范化,让这一机制通过这样的课程形式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但是在我国现如今大部分高校,更别说是这门课程的开设,其出版的书籍教材都是有限的。在这样的现状之下,高校所保有的都是随意的性质,并不具有任何规范化,严重的影响了产学研创新机制的顺利开展。

四、高校产学研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机制的创新架构

(一)政府积极干预

在产学研创新机制的实施运行中,政府就应该积极地发挥其自身作用,推动高校所进行的教育改革,并且要对其提供政策的支持。对于企业中所出现的对于高校产学研的兴趣不大,政府就应该将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让企业积极地参与到建设实验室以及对于产学研项目的开发工程之中来。从而保障企业以及学校之间所建立的良好盟友发展关系,将人才理论的培养与应用技术能力的开发有效结合,让其能够在良性的轨道上进行运转。政府不仅应该对其进行法律政策的支持,同时要进行拨款项目应用于技术设施以及产学研环境的建设。

(二)实验基地的建设

高校如果想让企业对其有着青睐之心,就需要在其学校建设实践基地,比如实验室以及研究所等。这样的实践基地的建设不仅可以吸引企业的目光,让企业深切的感受到高校的人才优势,同时对于高校自身的发展以及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也有着极大的帮助,可谓一箭双雕。

高校要将原有的纯教师教学进行转变,在企业之中培养创新型以及应用型人才,采取现场边教边学的方式,让学生在自身的动手之下提高其应用实践能力。

(三)高校多专业共同建设

为了满足现如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在高校之中打破原有的专业限制,让学生进行多项专业的学习成为了必要选择。因此高校就应该积极地将教学的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整合,并且与企业进行实时有效的沟通,在二者之间建立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从而在多方面培养复合型人才。因此,在高校所实行的多个专业的共同建设为产学研创新机制提供了巨大支持。

五、结束语

产学研创新机制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所产生的,它满足于现在经济社会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高校自身所进行的改革以及和企业、科研机构所开展的友好合作关系,培养出了不仅拥有理论知识的指导,且有专业技术保驾护航的创新性新社会人才,为中国的人才强国建设奠定了优良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   产学研   人才培养   高校   科研机构   强国   高校学生   机制   人才   学生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