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不少同行反映: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课程中有一类课程(谨称之为工科类专业理论课程),如《自动控制原理与应用》《电机与电力拖动》等,学生感到难学,教师不易讲好,教学效果总体欠佳。如何才能上好这一类课程,是相关任课教师关注和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工科类专业理论课程的特点

1.基础性强,在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这类课程一般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必修课程,甚至是核心课程,它的实用性也较强,如果掌握不好,将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的职业发展。

2.理论性强,知识点多。这类课程需要的前置基础知识起点高,有些甚至要用到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导数等知识;同时这类课程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公式(方法)较多,内容点多面广,系统性强,知识点间的衔接紧密,高职生自学课程的难度相对较大。

3.以理论讲授为主。大多数教师的做法是运用PPT课件逐章逐节讲解教材理论知识,而这类课程配套的实践环节则相对较少,甚至完全没有。

二、工科类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1.教材处理简单粗糙。一是不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在教学观摩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在讲授《自动控制原理与应用》时,由于忽视课程前置基础知识的铺垫,致使一些学生难于听懂教学内容。二是忽视对教材内容的再加工。表现在教学内容照本宣科,没有主次之分,也没有相关课外知识的延伸,PPT 课件中的内容几乎就是教材基本知识点的逐一呈现,结果学生是雾里看花,一知半解,抓不住重点。三是教学内容偏离高职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例如,有些教师过分拘泥于公式或结论的推导过程,却忽视了公式或结论的理解和应用。

2.课堂教学模式欠佳。尽管大部分教师能使用PPT课件来上课,但大都推行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的能动性和主体作用无法得到真正的调动和发挥,致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学习的乐趣和激情,甚至对课堂感到厌倦和无奈。与此同时,课程的平时考核自然也就偏重于考核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以及学生课堂纪律的表现,而忽视对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激励和考核。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现象普遍持绝对化的禁止态度,而很少考虑是否可以因势利导、变害为利。

3.学生的实践需要有所忽视。由于工科类专业理论课程内容丰富、知识点多,在总学时数一定的情况下,大多数教师往往忙于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教学讲授任务,以至忽略了本来就偏少的实验或实训内容。调查中发现:验证性实验通常被忽略,甚至连一些探究性实验也不做,课程教学几乎变成纯理论的讲授或PPT 课件的展示,结果学生兴趣被压抑,应有的动手机会被剥夺。同时,教师很少顾及学生的自主性课外实践活动,普遍缺乏利用已有资源开发新实验(实训)设备的意识,能在其中有所作为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

三、工科类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做法

为了探求提高工科类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途径和方法,笔者组织了一个由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师为主,专兼职督导、学生代表参加的教改研究团队,以所任教的2013 级、2014 级相关专业理论课程为载体,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模式、实践环节等开展一系列为期一年的教改试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如下:

(一)端正课程目标,优化教学内容

高职工科类专业培养的不是研究型理论人才,而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首先,我们针对高职生的知识基础以及专业理论课程的特点,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对配套教材的内容进行有的放矢,即删除一些推理性的、推导性的过渡性内容和介绍性的章节,而对一些确实不能省略的环节,则用PPT 来呈现;与此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一些实用性结论或公式的理解和应用说明。这样做不但抓住了重点,精简了课堂,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的工作也变得轻松而富有效率。其次,我们在备课时要恰到好处地补充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课外知识来充实教学内容。例如,我们在讲授《自动控制原理与应用》中关于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这一节内容时,就以导弹制导系统和GPS 导航系统为案例,配以图片、视频资料进行讲解,结果学生的兴趣和课堂气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第三,我们在教材的具体应用方面做到与时俱进。由于一些原因,教材内容总是相对滞后于相关技术发展的现状,例如教材《供配电系统》中关于常用照明光源的描述,就没有介绍现在已经成熟并已经普及推广的LED 光源再如其中关于输电方式,只介绍了目前传统的、主流的交流输电方式,而新兴的、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直流输电方式并未作介绍。为此,我们应及时将最新的相关技术资料整合补充到课堂教学设计当中,使教学内容更具前瞻性和完整性。实践表明,这种变固化的课本为灵活教材的做法,可以扩大学生视野,既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也有利于教师养成一个良好的教学习惯,对教师自身的成长和课程教学目标更高层次的实现都具有现实意义。

(二)改进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模式

一是变传统的讲授法为主导法,教师从传授者角色变为课堂活动的导演,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课堂活动的主角。例如,在提示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把教材刻板的知识点细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判断题、填空题、选择题等题型,采用抢答、轮流答题或随机点名答题的方式推进课堂活动。二是尝试师生角色互换。先安排一段时间给学生预习教材内容,然后由学生就其中的知识点提问题,让教师来回答,最后由教师对学生所提问题的质量进行点评、补充和归纳。三是因势利导,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将课堂玩手机的消极行为变成积极的学习行动。例如,我们针对教材中出现的一些生僻的学术名词或相关的课外知识问题,让学生通过手机互联网去搜索答案,然后对学生提供的答案进行评价和小结。这种手脑并用、兴趣与学习相结合的自觉行动,学生不但喜欢,而且非常有效。四是改进课堂评价模式,将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表现作为期末总评成绩的重要考量,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大胆参与、主动有为。实践表明,通过以上措施,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教学活动变得富有成效,师生在课堂中都感受到了乐趣和满足。

(三)尊重学生天性,满足实践需要

一是在课程教学设计中适当减少理论讲授的学时,相应增加实践性活动的时间。爱动手是高职生的天性,多实践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实践性课堂比理论性课堂更具吸引力,教学气氛和效果也更为热烈和有效。二是在确保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实验或实训环节不折不扣地开展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设备,通过设计改造,开设一些创新性的实验或实训课程。例如《供配电技术》这门课程中的高压部分,尽管教材没有安排配套的实验或实训内容,但我们借鉴标幺法思维,用低压代替高压,模拟开展高压电力线路控制、电力变压器原理、电流互感器原理、电压互感器原理等系列实验,同样满足了学生的动手愿望,达到了相应的实验目的。三是加强校企合作,多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进企业。调查表明:参观、见习是学生最为热衷的学习方式之一,他们普遍反映,到企业走走看看,不仅接地气,增强学习效果,扩大学习视野,还能与企业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互动,受益匪浅。四是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开展自主设计活动。例如,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只花了2000 元左右购置了一部废旧摩托车的发动机和一些汽车的零配件,指导学生组装了一部汽车模型(形似卡丁车,可在实训场地内驾驶)。由于学生参与了设计、组装、调试的全过程,加深了他们对汽车的基本结构、原理的了解,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信心和乐趣,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教无定法,但有规律。笔者认为,对高职院校而言,成功的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至少应具备如下几方面的要素:一要研究课程自身的特点。针对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才更具有靶向性和实效性。二要尊重学生的共性和个性,了解学生的需要,并给予充分的自我表现的空间。因为学生是人才培养的主体,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三要瞄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和补充,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提升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有所侧重,有所加强。四要与时俱进,有所创新,甚至突破常规。为此,对学生要有新的认识,教师的角色和作用要转变,教学方法、课堂模式等也需要优化。在互联网+时代,改革有了无限发挥的空间,只要立足本职、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断总结,我们在课程教学改革方面必将有所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   教学方法   工科   类专业   理论   课程   教学内容   课堂   教材   教师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