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互联网医院总体架构及内网数据层接入方式

2015 年7 月4 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网络强国战略纳入十三五规划的战略体系。随后在乌镇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将互联网+医疗推向时代高潮。传统医疗机构纷纷拥抱互联网谋求转型,各地互联网医院应运而生,其高效的就医模式和便捷的用户体验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 互联网医院建设背景

本着新医改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思想,传统医疗机构正在积极探索健康服务转型之路。各个医院信息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为互联网医院的萌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互联网医院的诞生为满足分级诊疗实现资源整合,为健康服务区域竞争向区域协同的转变提供了一条新路径。同时,基于传统医疗机构的互联网医院拓宽了医院医疗服务模式,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促进家庭医生的落地。

2 互联网医院参与主体及运营模式

互联网医院采取医院主导、企业共建、区域联动、服务全城的建设模式,充分发挥了互联网的技术创新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互联网医院的主导为医联体(医疗集团)内领导地位的大型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门诊业务;医联体内各级医院、卫生院参与开展网络协同门诊业务。

为确保在线诊疗的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互联网医院当前主要针对常见病和慢性病患者提供在线咨询和复诊服务。患者可根据医生排班情况选择医生及问诊方式,成功和医生连线后医生可即时调阅病人在线下所做的检查检验报告,医生根据患者资料和沟通情况在线诊疗,诊疗结束后医生开具电子处方和医嘱,患者可自主选择药品的取药地点,可以在线支付配送到家也可以在医院或者药店内取药,检验、检查项目患者可提前预约并在线下医院内完成扣费。

3 互联网医院的功能设计

互联网医院整体设计首先应着眼于提升使用者的操作体验,便于患者与医生沟通、简化操作流程。然后,应完善数据接口实现数据共享,包括与医院信息系统、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及基层卫生系统的数据共享。最后,应建立配套的管理制度及奖惩机制,确保互联网医院提供更有效的医疗服务。

3.1 互联网医院系统架构

互联网医院总体架构分为三个部分:接入层、业务层、数据层。

(1)接入层:用户通过手机、PC 等通过WEB、微信、APP等方式接入互联网医院系统。

(2)业务层:业务层承接接入层与数据层业务指令的协调及传输功能,接入层与业务层连接需通过防火墙、入侵检测、网闸等安全设备的认证及防护,以确保内外网数据交互的安全性。

(3)数据层:通过接口中间件实现与医院内部数据的交互。

3.2 用户接入方式

用户的接入方式有三种:PC、微信、APP。

(1)PC 端采用B/S 架构,通过WEB 方式接入互联网医院,通过这种方式患者不需要安装客户端操作便捷,方便维护,PC端主要功能包括注册与登录、问诊与咨询、就诊指南、就诊记录查询等。

(2)微信公众号平台接入方式主要功能包括:问医生、咨询记录、预约挂号、分诊叫号、报告查询、就诊历史查询、就诊指南、医院介绍等。

(3)移动APP 端接入方式主要功能包括:费用清单查询、智能导诊、检验报告查询、就诊记录、分诊叫号、切换就诊卡、医院简介、科室介绍、就诊指南、预约提醒、检验报告提醒、轻问诊等。

3.3 线上医患沟通方式

医患沟通方式包括三种:图文咨询、电话咨询、即时问诊。

(1)图文咨询:患者根据医生在线状态选择科室及就诊医生在互联网医院上给医生留言,医生在规定时间内回复,由医生或患者主动结束服务。超时系统自动退费并取消服务。此种方式即患者用文字或者图片的形式给医生留言,医生不能即时回复,但需在规定时间内予以答复。图文咨询的方式诊疗服务持续时间较长,效率较低。

(2)电话咨询:患者根据医生在线状态选择科室及就诊医生在互联网医院上预约医生时间,由医生在预约时间内回拨,超时系统自动退费并取消预约。电话咨询方式问诊时间较短,效率较高,但无法展示检验检查报告单内容。

(3)即时问诊:拟采取班内时间固定排班+班外时间全院医生自主在线组合模式;患者在互联网医院上预约实时在线的医生,医生按预约顺序实时叫号问诊。即时问诊通过即时通讯技术,可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实现线上诊疗服务,此种方式最为便捷,需要医生有固定的门诊时间。

3.4 互联网医院业务模式

基于医联体的互联网医院应包含两种业务模式:线上诊疗、院际诊疗。在医联体区域内两种业务模式合二为一构成互联网医疗健康体系。基层医院对患者进行首诊,可通过互联网门诊预约上级医院专家协助问诊,就近进行必要的检验、检查。未治愈患者可进行上级转诊,诊疗数据通过互联网医院实时共享,治愈患者向下转诊,基层医院实施治疗康复方案。患者进行咨询、挂号、就诊、复诊、药品配送、康复、回访等都依托互联网医院平台和线下各级实体医院交互式完成,同时也推动分级诊疗体系的落实。线上诊疗(B2C):即互联网门诊,摆脱了传统医院诊疗模式的空间限制,使患者足不出户就能解决健康问题。互联网医院通过与院内信息系统的无缝对接,实现了线上线下就医流程的全程联动,最大限度节省了患者的时间成本。

院际诊疗(B2B):即网络协同门诊,患者到社区、协作医院就诊,当社区、协作医院的医生需我院专家协助问诊时,可直接帮助患者预约我院专家远程协助,专家即可在线指导社区、协作医院医生进行诊断、用药、治疗。若社区、协作医院无法确诊或治疗的患者,可向上转诊到我院。如有我院患者在治疗后康复期可转到患者就近社区、协作医院,由我院专家指导社区、协作医院完成后期康复治疗。网络协同门诊既将我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向下延伸,又提升了协作医院医生的医疗能力。患者也可通过网络协同门诊在基层享受到大医院的专家医疗服务。

4 结束语

通过全国各地陆续出现的互联网医院案例可以了解到,一方面,互联网医院目前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医保在线结算的问题限制了互联网医院的发展,很大一部分用户会因为无法使用医保消费而放弃使用互联网医院;为了确保更加准确的医疗行为,目前的互联网医院只能对复诊患者或者常见病、慢性病的患者提供服务,即便如此网络问诊仍然面临着比传统问诊更高的医疗风险。另一方面,新技术和新环境给互联网医院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物联网技术的进步促使越来越多的可穿戴医疗设备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应用于互联网医院,届时健康体征数据可实时上传,帮助大夫更准确的了解患者的健康状态;互联网医院为分级诊疗的推进提供了新的思路,互联网医院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也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率。随着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持续渗透,国家推进统筹兼顾的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势必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互联网医院的诞生定会带来服务模式的变革,变革必然会引起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冲突。因此,互联网医院的发展之路一定是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论文   计算机论文   其他计算   在线   医院   数据   门诊   架构   患者   总体   医生   模式   方式   医疗   业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