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巧问艺术举要

"

语文课提问艺术水平的高低往往影响一节课的优劣,这是因为教师的课堂提问往往引导和制约着学生的思路,由此可以说师生的课堂问答活动是学生思维训练的主要形式之一。

语文课要做到巧问办法不一而足,下面举要述之:

一、挖掘矛盾,刻意设疑,引发深思。

对每篇课文的学习,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抓住学生利用原有知识能力解决不了的地方,有意地制造矛盾,给学生设置"障碍",使他们形成心理上的"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决又差一点,进入这种问题情景时,精神的高度集中使其渐渐进入灵感状态,思路流畅,联想丰富,对记忆材料的提取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最终实现顿悟,解决问题。有位教师给学生上《白杨礼赞》,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这样设问:为什么第二段不接着第一段写白杨树而去写高原景色呢?利用“不这样……而这样……”这个选择句式巧设矛盾,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如果只是这样问:第一段写什么?第二段写什么?就显得平淡如水了。又如《荷塘月色》一课,一位老师这样设问:第四段是全文描写最精彩的一段,可第一句“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有人说它有语病,大家想一想可有道理?名人名著有语病这使同学们一下子就来了兴趣。争论结果是:没有语病,“曲曲折折”是说荷塘的岸,这里含有一个意思,作者是漫步在曲曲折折的荷塘岸边。可见,善于挖掘矛盾,是能否巧问的关键。

但要注意挖掘出来的矛盾必定是固有存在的,仅仅是未为人发现而已,挖掘只是让其显露出来引人注目罢了。切记“矛盾”不能捏造,不能无中生有。

二、挖掘幽默,设易为难,诱发兴趣。

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久而久之,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更谈不上启发思维了。其实要启发思维必须先启发兴趣,没有兴趣的东西学生决不会积极地去想。在这个意义上讲,兴趣是思维的润滑剂,开路机和油库。还以《荷塘月色》为例,有位老师看见一位同学分心了,就突然提问他说:“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老师故意把“田田”写为“甜甜”),这荷叶的味道是“甜甜”的吗?那位同学因为没有看课文就冲口而出答道:不是。同学们哄地笑了。可老师忍住笑继续问道:朱自清把荷叶的味道都搞错了,那算什么名人名篇。我们不学他了,好吗?那同学一看书才知道自己错了,羞得满脸通红。同学们都望着他笑,一看同学们来精神了老师笑着话题一转问道:没错,这“田田”写的是形状不是味道,可大家往下看这一段有写味道的吗?大家很快就找到了,是“清香”。因势利导,挖掘幽默,巧设疑问,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需要提醒的是,挖掘幽默一定要自然,是对课文固有幽默因素的放大改造。不能象贴标签一样把与课文无关的笑料硬塞进去,讨笑学生。这样做只能适得其反,无关的“幽默”必然会削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巧设台阶,分解设疑,化难为易。

一篇课文往往提出大的问题较容易,如:这篇文章的特色是什么?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等第。大问题就象大的台阶,只有把它分解为小的台阶,学生才容易走下来而不会栽跟斗。好的语老师好在他不仅能把握主要的内容提出一些大问题而且能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把它分解为学生经过思考能自己解决的小问题。设计出课文的问题系统,由浅而深地循序渐进地而且多方位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雨中登泰山》一课公认为最精彩的片段是“过了云步桥……才不过走完慢十八盘”,一些老师在导读时仅作简单处理,一下子就提出一些比较难的问题,使学生对课文产生畏难情绪,诸如“这一段描写了什么?有什么艺术特色?”,“这一段以什么手法描写了花与松?”等等。有一位老师设计了一连串有关的小问题分解以上的难题,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效果截然不同。他是这样设计的:这一段对花与松的描写很美,但作者没有用一个“美”字或与之相当的形容词来表述,试在修辞方面找出它主要用了哪些方法?(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是拟人法。)作者以拟人法描写松仅仅是为了让人觉得它的形态或所构成的景物很美吗?(提示设问)写文章的目的有仅仅为了娱乐的但好的文章应该有助于人的情操和思想品德的修养,作者借赞美松实为赞美什么?(学生经过短时间思考就明白了作者赞美的是人,人的精神和品德。)《雨中登泰山》一文全文贯穿一个“登”字,但这一段只有开头和结尾两句直接表现了观赏者“登”这一动作,其余篇幅写观赏者干了什么?(同学们经过一阵紧张思考得出结果:是“看”和“想”。)那么这大多数篇幅不写“登”岂不离题?能否把题目改为《雨中看泰山》或《雨中泰山畅想》呢?(同学们经过一阵思考和讨论终于弄明白这样写没有离题,题目还是《雨中登泰山》最好。因为这“登”是一把梯,人只能沿着这把梯不断地往上“看”和“想”,也就是说“登”是“看”和“想”的载体,“登”是线而“看”和“想”是珠,在这个意义上“登”包含了“看”和“想”,题目不能改。通过这一连串提问同学们不仅自己弄懂了这一段描写的内容和写作特色,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在同一立足点变换观察角度的写景方法这一课文重点。)总之,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把较难的问题分解为较易理解而且有趣的一组小的问题,把大的问题分解为一组互为联系的适合学生理解水平的小的问题,学生在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的提问中,思维得到应有的训练。

采用这种方法,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必须把握住课文的重点、难点进行分解设疑;二是要把握准大多数学生原有知识和能力的水平,这一个个分解出来的小问题,必须是大多数学生跳起来才能而且一定能摘到的桃子。

四、巧设疑难,一问多解,激活思维。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思维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个学生独特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具有独特个性的思维方式、词汇库和遣词造句的习惯,用什么词语和如何表达思想或描述情景具有多种选择性,我们不可能强求每一个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只有一种答案形式。我想仍以《雨中登泰山》为例,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连我上了一点岁数的人,也学小孩子,掐了一把,直到花朵和叶子全蔫了,才带着抱歉的心情,丢在山涧里,随水漂去。”一位老师在上精读课时设计了以下这些问题:“抱歉”一词表现观赏者的什么心情?(答案允许有多个,比如:珍惜的心情,依依不舍的心情,惋惜的心情等等。)“随水而去”表现了观赏者什么神态?(答案也不一而足:如注视良久,爱惜地目送,舍不得而连连回头,一步三回头等等。)课文中另外有这样一句:“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老师这样设问:这一段用拟人法描写松树的情态,赞美了松树什么品德?(答案当然也有多个:热情,好客,多情,善良,耐心等等。)以上例子说老师如能结合课文的重点、难点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答案不止一个的问题,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不仅培养和发展了逻辑思维的能力而且也培养和发展了发散思维的能力,提高了思维的灵活性。还有,培养和发展了良好的个性,有助于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变能力的提高。

要强调的是,使用此法对学生的回答正确与否教师要及时给予明确的评判。允许不止一个答案不等于什么答案都是正确的,教师要善于运用思维规范和语言规范说服学生。

总之,适时适度、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知识的掌握,在培养学生思维素质的同时对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情感也是一条有效途径。教师精心设计好课堂提问,更有助于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学艺术风格。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学科教育   泰山   设问   荷塘   语文课   课文   分解   思维   兴趣   答案   老师   艺术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