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纵深发展的思考

"

[论文关键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 纵深发展 思考

[论文摘要]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本文就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问题及其纵深发展战略作了进一步分析思考。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业已开展,无论是理论层面的探讨,还是实际层面的操作,都形成了较好的氛围,奠定了相当厚实的基础。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导下,总结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状况,认清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引导和推动其纵深发展的策略和思路,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一、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讲,到目前为止,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历了起步、快速成长两个阶段。起步阶段(大体在1994一1997年)。不言而喻,由于我国1994年才正式介人互联网,因而,网络的普及化程度因多种因素的制约而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广泛开展。在这一阶段,随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科技信息网、金桥信息网等国内互联网体系的壮大,国务院及其各部委颁布的网络安全、信息、域名和商务管理等相关法规和政策陆续出台,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较好的外部条件和氛围。1994年底国内第一个使用TCP/IP协议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示范工程”到西南节点的建设,掀开了高校网络建设的序幕,高校也成为全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行者。各种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和网页由无到有,但并未形成大的气候。

纵观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发现其发展过程呈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示范和导引作用。不言而喻,大学校园是因特网用户最密集的区域。因特网不仅是高校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信息平台,也是在校学生休闲娱乐的虚拟世界。随中国教育和科研网的建设,校园网如雨后春笋,使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基本纳人了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的轨道。为抑制和消除网络文化中的消极因素,提高马列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时性、实效性和针对性提供了技术保证。

第二,高校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思想政治工作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新的更为广阔的空间。网络在高校的迅速普及和高速发展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由传统的说教式转为互动式;工作内容由原来的单一枯燥变为在多媒体支持下的文字、图像、声音并存的色彩纷呈,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工作的主体也由原来的上级、主管逐渐客体化;与之相应的客体亦日益呈现出主体化的趋势。

第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由平面到立体,由有限信息量到超信息量,由裸露的政治、阶级本质到富含高文化和科技含量的发展过程。

第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广泛开展为新时期高科技人才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方向保证。高科技人才是国家发展的中流砒柱,而现代生活的高节奏、高效率化使得技术人才接受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少。加之,外来文化霸权利用网络不断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上的倾覆,导致信仰间题日益突出。因此,在高科技人才的人一机对话中,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灵活多变形式和丰富生动内容在无形中加强了科技人才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共产主义信仰,为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证。"

总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近几年获得了较大进步,不同程度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是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在网站建设的数量和质量上,理工类高校优于其它高校;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上,文科类高校的教育内容最为丰富多彩;在影响力和渗透力上,名牌高校校园网最为突出。二是工作内容和方法仍显单一、呆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异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必须在内容展示和方法运用上充分考虑网络技术背景与受众的心理特点及其行为反映。实际上,除了我们的BBS栏目稍显热闹外,真正赢得点击的版块并未实现信息发布者的初衷,简单的灌输方式鱼待向信息引导和信息分析方式转变。三是综合治理的系统性较差。自2000年底国家推出“网络文明工程”后,教育部等多个部委相继制定有关文件并召开全国性学术讨论会,各地纷纷加强网络管理。因此,由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大、线长、点散,网络综合治理因人员、设备、资金、技术等各方面制约而存在极大的难度。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相对孤立,缺乏协调,管理与沟通相对薄弱。四是对舆论导向的控制力不够。由于网络自身的特点,各种各样的信息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布、传阅、下载,各种鱼龙混杂的观念、言论对社会舆论和师生思想的影响甚大。因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在技术、资金、工作内容和方法上的不足,使得思想政治工作者对于网上舆论的导向作用减弱。

二、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纵深发展的战略意义

众所周知,中央领导多次明确指出,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显然,在高校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基础上加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纵深发展,不仅刻不容缓,且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第一,有利于我们扩大阵地,占领未来思想政治工作的制高点。网络社会的悄然而至,在极大程度上改变着我们的生存生活空间与行为和思维方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对此,与时俱进,加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方位投人,有助于我们占领制高点,延展工作平台,永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培养网络“四有新人”,克服与消除网络邪教及其非社会主义思潮借网络对人民的心灵侵蚀。

第二,有助于我们更能以符合网络社会发展规律的方式唱响社会主义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新文化。网络有其自身的特征,万不可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模式简单地移植到网络。因而,加快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纵深发展的力度,寻找和创新工作模式,有利于我们真正通过网络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人脑人眼人耳。

第三,有助于我们以更好的形式和内容维护网络社会秩序,确保国家文化主权与文化安全,防止社会主流文化的裂变与蜕变。

第四,有助于我们以更坚定的信念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走向繁荣昌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师生员工以更加直接的方式对抗网上不良信息的侵扰,从而有利于广大师生员工确定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效地抵制信仰危机的发生。

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纵深发展的基本思路

第一,注重与现实问题的结合,确立为师生服务的宗旨。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扩招,经济、社会改革所引发的就业和社会问题的日益突出,迫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简单地满足于空洞的说教。应将思想工作与解决现实问题紧密联系起来,真正使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师生。

第二,注重网络上下对接,实现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巩固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细微的工作,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是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拓展。由于网络信息的开放性、无序性以及师生自身的特点,高校不仅要继续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下引导工作,以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第三,注重社会理想教育和个性理想教育的有机统一。网络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更好地关注个性差别,在共性的指导下寻找多样化的个性发展,达到共性与个性的和谐与完美,使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成为有着众多个性差异的师生共有的精神家园。"

第四,重视BBS中的舆论引导功能。BBS具有相当的言论自由度和较强的掩护性。高校BBS的开通,已成为一个必须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的舆论集散地。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在BBS中发表言论最多的是关于感情生活和休闲健康娱乐的信息,这充分表明当代大学生对自身情感和生活质量的高度关注。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密切关注网上舆论、舆情,及时了解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困难,并通过上通下达,切实解决问题,舒缓心理压力;其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熟悉并掌握BBS使用技术,以便以最直接、最快速方式了解学生的真实心理状态,及时予以疏导;再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坚持正面、及时、平等的原则。避免逆反心理的产生,提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第五,强化E-mail的信息反馈功能。E-mail以其沟通交流的隐蔽性和真实性,较强的档案性,广泛的应用性等特点成为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渠道。借助E-mail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教育双方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交流,有助于教育者全面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具体方法有:一是设立专用电子信箱,以扩大信息传播范围,保证反馈的有效性,拓宽教育范围。二是围绕热点问题开展网络专项调查研究,以扩大调查范围,提高反馈的真实性,及时准确地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动态。三是为受教育者提供思想政治信息,通过E-mail主动、及时地向受教育者发送信息,一方面可以保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受教育者定期接受必要的教育。

第六,创建网上巡逻、监控系统。由于教育对象具有范围广,问题复杂,时间、空间不确定等特点,而具有高素质、懂技术、会管理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相对于广大的受教育对象来说毕竟是少之又少,急需创建一支配合默契、反应快速的网络思想政治巡逻、监控队伍。一是招募网上思想政治工作志愿者。据调查大多数的网络使用者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充分发挥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有特长、有经验的网友们的作用,及时发现并消除种种不良思想倾向,保证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时时有人抓、处处有人管。二是建立网上巡视制度。由于教育对象在时空上都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即使有大批的专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志愿者存在,也不可能及时、全部地发现所有问题。所以建立一支思想先进、人数众多、又熟悉网络并经常上网的网络思想政治问题巡视队伍,是一个能有效避免网络出现思想政治真空地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三是建立良好的网络沟通机制。思想问题极其复杂,许多问题并非一人一时所能解决,这就要求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素养和彼此之间的交流,通过探讨更好地解决思想政治问题。同时要在固定的网站中设立专门的思想政治问题投诉、受理版块,以使网络巡视员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给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减少网络阻滞,缩短问题受理时间。

总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篇大文章。我们只有适应信息技术和网络发展的特点,边实践,边总结,掌握规律,科学管理,加快发展,才能促进繁荣,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   纵深   思想政治   高校   网络   思想政治工作   工作者   思想政治教育   内容   工作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