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与重构:“互联网+”时代的高校师生关系探究

被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信息技术革命,不仅促进了生产、发展理念和组织管理方式的大变革,还引起了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作为一种新概念、新思维、新理念,互联网+适时出现并迅速蔓延,进一步引起了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推动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变革,深刻地影响着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认知方式、学校的管理思想和服务意识。毋庸讳言,高校师生关系是影响高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下文尝试分析互联网+的内涵及其对高校师生关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究师生关系重构的可能性。

一、互联网+的来源与内涵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近年来,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异常活跃,并加速向传统产业渗透,衍生出一系列新模式、新业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互联网+的理念发端于易观国际董事长兼CEO 于扬在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的发言,随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人们的视野。随后影响持续扩大并引起政府的高度认可和重视。2015 年3 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同年7 月,国务院发文强调,要充分发挥我国互联网的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至此,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人们政治生活、经济活动和文化发展的关键理念。

在互联网+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之际,准确地把握其本质和内涵是理论和现实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互联网+连接一切,大数据技术进一步要求企业与其客户、供应商、分销商建立紧密联系,确立以人的价值为中心、以重塑用户体验为目的发展理念,构建企业与用户自然融合的发展模式,从而实现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看,互联网+的开放、平等需要相关利益主体的共同参与,体现了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凸现了当代社会治理的民主化色彩。从文化创新的角度来看,互联网+以思维方式、认知理念的变革为前提,力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发展,主体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为现代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基础平台。高等教育进入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教育秩序正遭受巨大冲击,有形层面表现为高等教育的主客体、组织形式、教育教学内容等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无形层面表现为高等教育的功能与价值正在被调整和重构。那么,作为影响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重要因素师生关系在互联网+时代将如何演变及发展? 互联网+意涵的自由化、个性化、平等性与开放性很大程度上转变了师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理念,颠覆了已有的知识观、师生观,然而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改变传统师生关系的同时,也破坏了原来的师生关系生态,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正常师生关系的疏离和异化。

二、异化表征:互联网+时代的高校师生关系

异化源自拉丁文,有转让、疏远、脱离等意。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领域学者的差异化解读赋予了该词不同的时代内涵。黑格尔用以说明主体与客体的分裂、对立,并提出人的异化。该观点为本研究关注高校师生关系提供了基础。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转型的叠加、多元价值观的出现和人才观的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师生关系出现了很多有悖于传统的异化现象。

( 一) 知识来源点的转移改变了师生的社会关系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传播知识,即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所倡导的融合思想,改变了知识传播的传统路径,由原来的从教师到学生的点对点直线型传播改变为多个知识点的互相传播。换句话说,知识从传统的权威高位下移到现代的平等低位,并且向所有人开放。正因为如此,互联网的发展形成了一种重塑不同社会主体角色的新场域: 其一,知识来源点的转移削弱了教师对知识的话语垄断权,一定意义上增加了教师的失落感和危机感; 知识来源点的转移促使学生构建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权利意识。也就是说,知识来源点的随机性导致传统的权威式师生关系演变为放纵式的师生关系。其二,互联网+时代的知识和信息爆炸直接缩短了学生与知识源间的距离,但同时也弱化了师生之间的交往关系。因为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在互联网形成的新场域中所扮演的角色与现实所赋予的角色差异扩大。

( 二) 技术的工具性凸显淡化了师生的情感联系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 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他道出了实现教育的具体方式是人与人主体间灵与肉的交流,强调师生关系对于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性。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学活动是师生发生交集和对话的主要场所,师生双方在这里进行学业交流、产生特殊情感、形成相互尊重的文化。然而,互联网让每个个体都变成了知识的传播者和接收者。在某种程度上,互联网作为一种工具,阻隔了师生原有的情感联系,使得师生之间从原来的群体共同活动的自然交往转向间接交往、单向交往、自我交往等,最终异化为单纯的知识性甚至是物质性关系。总之,互联网+凸显了技术的作用,当它和教育相结合时,维系高校师生关系存在、发展的时空条件却逐渐虚拟化。这种新生态淡化了高校师生关系中的情感色彩。

( 三) 思想观念的改变影响了师生的教学地位

当前,90 后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主体,他们从小就对电脑、网络耳濡目染,也由此成为数字化语言的土著人。相比而言,高校教师是在生活过程中才接触并大量使用互联网技术,属于数字移民。土著与移民的差异不仅仅是对数字技术、信息科学接触的早晚,而主要是思想观念的不同。一方面,互联网+改变了学生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以至于学生对学习的认知出现了自由化的倾向,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提出了的质疑。精品开放课程、慕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或教学理念也弱化了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地位和价值,极大地改变了教师的角色和自我认知。另一方面,互联网+带来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冲击了师生关系,其中尤以消费主义对师生关系的异化更甚。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高校教学关系成了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使得师生之间的功利化色彩日趋严重。

三、重构互联网+时代的高校师生关系

高校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个面向广泛社会生活的开放系统,这种开放性使得高校师生关系无时无刻不受到时代进步所产生的影响。技术革新缩小了高校师生之间的空间距离,但却疏远了高校师生之间的心灵交往。由此,我们尝试思考互联网+时代的高校师生关系何以重构。

( 一) 以知识为核心,正确的知识观是高校师生关系重构的前提

布鲁贝克指出,研究高深学问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其发展的逻辑起点。高校师生关系得以维系和持续发展,也正是基于共同的价值选择和精神追求以知识为核心的人生改造。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表现为纷繁复杂知识信息的有机融合。为了有效地甄别与选择相关知识信息,高校教师仍然需要发挥主导性作用,一方面教授学生一定的陈述性知识,另一方面教授学生寻找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并以批判的精神分析和处理所获得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信息和经验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知识和转化研究成果。另外,在知识来源点转移的情况下,学生应该充分把握机会,积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效理解、应用和创造知识。以知识为核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建构正确的知识观,进而重构高校师生关系,改变把教师和学生视作知识的输出端和接收端而导致的师生关系异化的现象。

( 二) 以情感为纽带,理性的对象观是高校师生关系重构的基础

高校师生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体现,是双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而建立的特殊关系,它切实影响到教育功能的实现与否或实现程度。众所周知,在师生交往中,不仅仅通过语言、动作传递信息,更需要敞开心扉彼此接纳。在互联网+时代更应该强化情感在高校师生关系中的纽带作用,否则技术的迅速发展造成的情感隔阂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和学生思考的欲望和创造的激情。重视学生的情感需要是高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同理,对于教师来说,强化师生关系的情感价值也是摆脱互联网技术对教书育人的支配作用的需要。当然,重视情感因素不应该停留于抽象的应然层面,而应该落脚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

( 三) 以融合为导向,互喻的文化观是高校师生关系重构的关键

在客观主义认识论看来,高校师生关系的建立主要在于向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学生灌输现成的知识和经验。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师生关系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在前网络社会,社会交往模式内在地规定了教学过程中主客体的交往关系; 在网络社会,师生互动是以网络为主要媒介的主体间的交往关系。互联网+所特有的自由化、个性化、平等性与开放性理念促使传统高校师生关系发生嬗变,这种变化更多地体现为一群个体在共同探究有关课题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启发,而不是有知识的教师教导无知识的学生。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教师要能够从外在于学生的情景转化为共存于这一情景。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借助互联网生态所赋予的土著角色,就要在相互学习的文化氛围中开展平等的主体性交往。概言之,融合、互喻成为信息技术时代高校师生关系的一种价值追求。

四、结语

从教育层面而言,高校师生关系是高等教育履行自身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教育功能和目的的实现。从本质上来说,高校师生关系隶属于人与人的交往关系范畴,深受关系的主体所存在的社会环境、所持有的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在信息爆炸、开放共享的互联网+时代,高校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引发了值得深思的问题。基于此,思索重构高校师生关系的可能,有助于主体实现从被颠覆者到颠覆者的角色转变,这对培养高层次人才与推进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论文   计算机论文   其他计算   师生关系   源点   高校   时代   师生   主体   传统   教师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