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研究综述

网络是上个世纪留给我们最为重要也是最为伟大的人类文明成果之一,网络的出现给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了极其巨大的深刻发展和影响,网络使人类迅速进入了信息时代,创造出了全新的世界。网络打破了我们原来的各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宽了人们传统生活的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概念,人类开始面临一种全新的环境,即网络环境。

随着网络的兴盛,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知识更加丰富,信息技术也更加发达。这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作为网络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更是深入到大学生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方式也引起了广大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的重视。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网络社交、网络学习、网络娱乐、网络购物等活动。网络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给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大部分的大学生也是正确合理的利用网络的便利条件,然而也存在部分大学生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隐秘性,形成了不良的网络行为,如网络侵权、网络成瘾、网络犯罪等。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现状,既要肯定主流,鼓励大学生正确的网络行为选择,又要纠正大学生不良的网络行为,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生活习惯。

自2008年开始,“90后”进入大学校园成为在校大学生主体,“90后”大学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虽然研究内容相当丰富,论题十分宽泛,但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简单,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研究成果的质量水平有待提升。研究视角归纳为以下五类:

1.网络生活研究视角

国内外学界对网络领域的社会科学研究,涉及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人类学、民族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化研究等诸多学科。由于这些学科大都是在回应现代性社会转型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对现代性进行理性反思的知识形态,其理论视角、研究主题、问题意识和概念架构虽有所不同,但也有交叉重叠。在研究的内容概念比较混淆,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定义。

2.“90后”大学生特点视角

对“90后”大学生特点的研究一是以教育部滚动调查为代表的思想政治取向,教育部从1992年开始在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及表现;二是社会统计学取向,部分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学科学者通过建立数据模型来分析大学生具体方面的现状、特点及影响因素;三是以共青团、高校事务管理者研究为代表的大学生成长成才取向,通过对大量调查数据的分析以及事务管理经验的总结,在把握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等状况及学习生活中热点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四是新闻传播学取向,通过内容分析、框架分析等方法探讨大学生的媒介形象及其构建过程。但不论哪方面的统计都较为笼统,特别是定量分析多,定性分析少。

3.“90后”大学生网络特点视角

对“90后”大学生网络特点研究一是对“90后”大学生的政治思想、人生态度、道德素质和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总体的概述和研究;二是对“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某一具体方面、学习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或者“90后”大学生中某一特殊群体的特点进行专题研究;三是从整体角度或者具体方面对“80后”和“90后”的特点进行对比研究; 四是从网络生活人际关系、网络购物、网络行为、网络学习、网络阅读动机、网络道德教育等某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且样本数量一般不够大,特别是不同地区还是存在显著差异,但是目前还没有对存在的差异性进行问题剖析,形成论述多为泛泛而谈。

4. “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因素视角

有不少研究是在“90后”大学生行为特点的基础上,剖析其影响因素的。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个体自身展开论述,也有在关注网络兴起对这一代人的影响,但是大多都是比较宏观空洞的话语,缺乏实际可操作的措施,即使对提出的一些现象问题分析后提出的改进办法,也缺乏实践检验性。

5. “90后”大学生相关研究的述评视角

通过对“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特点已有研究成果的整理和分析,发现对“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特点的研究,特别是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角度的研究,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多而质性研究少,小样本方便抽样多而大样本随机抽样少;调研数据,共性特征研究多而群体差异研究少,样本对比多而整体推论少;报告写作,研究内容分析多而维度指标依据少,现状描述多而对特点的提炼少。

总之,对“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特点的研究内容相当宽泛,在同一个研究主题下不同学者往往在讲述着各不相同的内容,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没有一个共识性的研究理论、模型或框架,故从研究的持续借鉴性上来说,还是非常不够的。因此对“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特点的研究,不仅需要进一步拓展研究空间,深化研究成果,更需要有这个领域研究的权威论著来指导大家的研究标准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论文   计算机论文   网络生活   大学生   定量分析   研究成果   取向   样本   视角   环境   内容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