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国考”的革新及对师范教育的影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新时期对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有了更高要求,在教师选拔上,应严格教师准入制度。2011年教育部开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工作,将浙江、湖北最先列入国家统考试点,实行国家统考,按照国家统一的教师资格考核标准。试点工作逐步推行,到2015年11月底全国除港澳台之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实行统考政策。教师资格国考已全面取代过去传统的考核方式,教师入职门槛的普遍提高,实际上是我国对教师准入的严格把关。在此背景下,师范教育应积极顺应教师资格国考趋势,转变旧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师范教育的优势及特色。

一、国考较省考的变化

教师资格考试是对教师从业资格的基本把关,是除教师培养环节外,教师质量保障的第一关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中提出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 ,改革后的国考与过去省考相比:

(一)考试对象扩大,优秀师资来源更加广泛

国考以后,师范生不再执行直接认定的政策,同非师范生一样,要参加教师资格考试。中小学的课程建设需要更多门类的人才,仅仅依靠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面就窄了,大量有多种专业背景的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和社会人员,通过考取教师资格证,能够为基础教育提供更多样化的人才支持 。这样有利于广泛吸纳社会上的优秀教师人才,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壮大教师队伍。

(二)考试方式多元,有利于提高考试的效度

过去省考只采用传统的卷面作答方式,而国考则采用机试、笔试、面试相结合的技术手段。计算机考试要求考生在计算机上作答,纸笔考试要求考生在答题卡上作答。笔试能够反映出考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笔试各科考试成绩合格,可以继续进行面试。面试环节主观性大,采用结构化面试、情景模拟等方式,包括抽题、备课、试讲、答辩等环节,对于语言表达、形象仪表等具有较好的评价力。

(三)考试科目增加,考试难度加大

过去的省考有指定的书目,主要考察对知识的掌握。而国考只有考试大纲,增加对教师综合素质、学科教学能力的考察,更加注重教学实践的能力,将所学教育知识应用于教学情境中,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国考不指定教材,考试知识面涉及广泛,需要考生勤于积累,善于总结教学经验,认真努力备考。

(四)考试成绩具有年限,打破教师终身制

教师资格考试有效期为三年,在岗教师须五年进行一次注册考核,表明教师资格不再是终身制。过去的教师资格证书缺乏评估与更新机制,不能发挥对教师的持续激励作用 。定期考核教师职业素养,能够督促教师进修学习,淘汰一些在实际教学中不合格甚至长期教学产生职业倦怠的教师。使得教师在教学生涯里不断学习,完善其专业素质,对教育事业付诸更多的热情,有利于提高教师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二、国考的全面开展给师范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师范教育的外在吸引力不足

一直以来,教师这一职业被众人追崇,师范教育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人民教师。人们习惯性将高校师范教育看成未来教师的储备基地,但教师资格考试改革以后,师范教育优势被削弱,师范生同非师范生一样需要参加国家统考,考试合格才能申请教师资格。这使得在读部分师范专业的学生感到压力,也使得未来即将面临选择师范专业的学生产生质疑。在此背景下,师范教育还按照原有的教学培养目标和方式进行教学活动,使得师范教育的优势不明显,特色不突出,势必造成师范教育发展的瓶颈。

(二)师范教育内在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等师范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理论学习,强调学生对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的掌握,培养的师范生侧重发展为研究型人才,缺乏对其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属于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课上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实践 。教育家顾明远认为:教师要适应学生全面、不断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不断进修,并将教育理论和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师范生实习周期短,很难将课堂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随着教师资格国考的广泛开展,师范生进入教师资格考试范围,高校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日益突出。

(三)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师范院校开设理论课程,把期末测试成绩作为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唯一标准,考试合格便被认为通过了该门课程的学习,并不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作为考量的标准。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以及相关知识的同时,缺乏对教育技能的学习。一直以来,师范院校重视学生学术性方面的培养,忽视师范性的培养,模糊了学生作为未来教师的培养目标。

三、师范教育困境的解决

(一)学生因素

改革后的资格证考试,难度加大,首先应让学生充分了解教师资格考试的内容和要求。笔试主要从教育理念、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知识、科学文化素养、语言表达、逻辑推理等几方面考查从事教师这一职业所应具备的基本专业能力。掌握有关教育教学方法、学生指导、班级管理、教学设计、教学事实与评价的基本专业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面试主要考查考生的讲课基本功底和课堂组织能力,侧重观察考生是否表达清晰,教态良好等。考试内容范围广泛,课上教师讲授内容有限,需要学生增强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明白,要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必须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对待。

(二)教师因素

教师是教育教学环节的实践者,教师应加快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顺应国考变革趋势。教师资格考试改革新形势下,教师应积极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紧跟教学改革的步伐,提高教育质量。根据考试标准和参考大纲制定合理的课程内容,为学生答疑解惑、提供考试指导。在国考中充分发挥师范生的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扎实这一优势,使学生能够顺利地通过考试。改变传统教师授课方式,注重培养师范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在课堂上引导、鼓励学生轮流试讲,共同讨论、共同进步。

(三)院校因素

转变教学观念,开展以培养学生师范性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关注学生教育技能的学习。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教师教育课程的内容主体一直由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课程构成,另加上6周左右的教育实习 ,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师范生对教育实践经验的积累。应积极开展院校实践活动,加强师范教育与中小学的联系,如,教育见习活动、大学生支教志愿者活动、一对一辅导活动等,使师范生所学理论知识付诸实践,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丰富自身专业能力,为以后良好教师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师范教育   教师资格   师范生   资格考试   考生   能力   教师   知识   考试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