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

为了更好得满足新课改的需求,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做好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过渡工作,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前我国教师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怎样才能把素质教育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并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我们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征重点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要位置。但是小学生的年龄普遍偏小,自控能力较差,让他们养成自学的习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所以,教师不能操之过急,让学生自学课程时,不要太多和太难,应该先少后多,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否则就欲速则不达,如果学生理解不了学习内容,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从而厌学,得不偿失。

认真落实素质教育,首先就要确保教育的对象是所有的学生。对所有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身为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创新自己的教育方式,教学要向现代化靠拢,把学生放在主要位置,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还要注意改变以样本代替全部的现象,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要面向每一个学生,教师就要精心准备,认真备课,要备每一个学生,用心进行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气氛,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每个学生都通过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来获取知识。

二、 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因为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占据重要位置,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有针对性,主要是提升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不断学习,创新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尽量给学生创造让他们成功的机会,从而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调动他们积极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学过程需要在抓好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就是说,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要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而长时间以来,传统的课堂教学重知识、轻能力,这种现象必须得到改变。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一定要注意锻炼学生的动手、动口和动脑的能力。教学中的各种课内或课外活动都是学生动手的好机会,是锻炼学生理解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学生开口说话,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说话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比如说说思考过程、解题步骤、自己的经验、自己的体会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言。动脑是学生主动思考,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吸收归纳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多为学生创造动脑机会,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

三、教育过程中要融入思想道德教育

当下的素质教育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综合素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相应的知识,还要注意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当然,教师还要正确引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不要试图走捷径,只有刻苦学习,才能学到真本领。教师可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穿插介绍我国古今著名的数学家的光辉事迹,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树立雄心壮志,更加勤奋地学习,以后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四、 提升小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得能力

1.让学生形成数学意识

小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兴趣占很大比例,小学生自身年纪小,学习注意力容易不集中,所以,为了更好的帮助小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可以适当进行教学方式调整,例如: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一组菜市场买菜的情景,根据不同年级段,把每种蔬菜的价格设计成整数,或者带小数点的,进行分组练习,同学直接互相进行交换职位,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可以让学生体验生活中买菜实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了教学中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同时也充分让他们学会了运用。使得小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就是这种最简单的买卖设计,就可以慢慢培养他们形成数学意识,从侧面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

2.巧妙的联系生活实际

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后就要结合实际生活例子加以巩固,做到学以致用,不然就会导致空有一肚子墨水倒不出来的窘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实际案例,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学会用知識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例如:春天到了,学校组织学生去春游,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春游时需要带的东西,如水果等等,数量是多少?买什么水果?让学生自己去做;在有,学习了人民币知识后,可以让同学们在家长的陪同下去超市买书包、学习用品等物品,让他们说下大概需要带多少人民币。在有就是对于低年级小同学来说,在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比比谁的身高高?谁的体重重?我们的人民币是如何兑换的?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生活的有效实践,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更加感兴趣,通过这些生活中常常发生的情景来激发学生数学能力的形成。

综上所述,要想认真落实素质教育,就要从学校的教学抓起,身为教师一定要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模式,争取教学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学生,提升所有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让学生快乐学习,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方法   小学生   数学知识   过程   能力   数学   教师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