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作文片段训练的尝试

摘 要: 小学中年级学生的习作要改变重形式轻内容的做法,把内容作为重点来抓,作为切入口,采取多种形式,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引导学生进行片段练习,使学生不再“为文而文”,不断提高表达能力。根据中年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现有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与课程设置,按照由易到难、从简到繁的渐进性原则,对中年级各个学期的片段训练项目作了系统安排,方法上给予指导,时间安排上进行调整。

关键词: 中年级作文 片段训练 训练方法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与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自本人、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针对目前学生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材料危机”,我纠正以往重形式轻内容的做法,把“材料”作为重点来抓,作为切入口,采取多种形式,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引导学生进行片段练习,使学生不再“为文而文”,不断提高表达能力。

为克服训练内容的随意性和模糊性,保证训练时间,根据中年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现有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和课程设置,按照由易到难、从简到繁的渐进性原则,我对中年级各个学期的片段训练项目做了系统安排,方法上给予指导,时间安排上进行调整。下面我就谈谈在教学中的尝试。

一、写作内容序列化

我将片段写作内容分为两个序列。

一是以观察内容为序。首先是状物片段练习。因为对于写景、叙事、记人来说,“物”具体可感,易于把握,观察表达要容易些。其次是写景片段练习。“景”往往由许多“物”组成,相对于状物而言,写景要复杂些。这个序列的训练体现从单个到组合、从静态描写到动态描写相结合。再次是叙事片段练习。事情有一个发展过程,其中还有人物的活动,叙事要比单个物、景要困难些。最后是写人片段练习。“千人百姓万脾气”,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身份的人,相貌服饰、言谈举止、兴趣爱好均不同。人的思想活动更是微妙莫测,难以捕捉,所以放在最后一个阶段进行。

二是以现行苏教版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编排体系为序。现行苏教版小学语文国标版教材是以单元串起来的,各个单元都有一个相应的主题,有颂扬领袖和名人的,有表现儿童生活的,有记述古代人物的,有体现当代思想观念的,有赞美动物的可爱的,有刻画人间亲情的,有说明环保重大意义的,有讴歌忠于职守、勇于拼搏的可贵精神的……从体裁看,有记叙文,有诗歌,有说明文,还有童话及独幕剧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他们的视野。我首先根据这些课文的特点进行“随堂练笔”,或给某个人物写信,或抒发读后感,或组织讨论会发表看法,或编写童话,或创作诗歌……再根据每次习作的要求做分组性的“单项练习”,如进行外貌描写,神情、对话、动作等的描写。这样读写结合,随课文学习相机进行片断练习,形式多样,题材不拘,增加了许多练笔的机会。

二、练习形式多样化

中年级片段写作是低年级说话训练的延伸,我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让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使学生语言表达的潜能得到开发。

1.观察实物,进行说写。

片段练习中,无论是写景、状物、叙事、记人都离不开观察。可以说,观察是写作的第一要素。因此,在每次片段练习之前或之时,我都十分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在观察训练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养成习惯,形成能力。具体在以下方面作指导:有序观察、抓住特征观察、抓住重点观察、多种感官协同观察、边观察边联想。每个方面的观察都分几步进行,首次由老师指导后学生观察交流,以后提出要求,让学生回忆交流上次的方法独立进行观察,教师阅后评讲,学生再作修改,以此培养习惯,习得方法。

2.联系生活,进行说写。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使学生写作时有话可说,充实的生活素材是必不可少的。为充实学生生活素材,我因地制宜地采用多种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欣赏音乐、制作物品、创设情境、开展想象、外出参观等激发学生兴趣,组织学生积极投入这些活动中;加强各学科间的联系,将自然、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艺术等学科中的实验、操作、调查、表演、展示等活动作为片段写作内容。我经常随学生一同参与各类活动,听他们上课,然后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介绍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将活动过程表达具体。

3.结合阅读,进行说写。

写作练习主要解决解决两方面问题:言之有物与言之有序。阅读是消化吸收的过程,作文教学则是从阅读中吸收养料,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把握好两者的关系,不仅让学生在读中发现规律,掌握规律,而且指导学生在读中学写法、悟写法,让学生模仿其中的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进行局部仿写练习,提高有序表达能力。

另外,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深入课文,进入角色,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改写性、插叙性、读写性、扩写性等片段练习。如:学了《诚实和信任》可让学生给其中的人物写信谈感想,或替其中的“我”给小红车主人写留言条;学了《云雀的心愿》后可学写倡议书,介绍森林的作用,号召大家植树造林保护绿化;学了《特殊的葬礼》可结合文章内容“替”巴西总统菲格雷特写演说辞……这样既让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促进了对课文语言的积累,又使理解和表达,积累和表达获得了双赢或多赢。

三、时间安排常态化

进行片段写作练习,时间上的保证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我根据实际需要对课时分配形式进行适当变更,实行三个结合。

一是大小课结合。根据写作内容和学生特点,有的用阅读教学后的部分时间进行练习,有的则可用早自习或写作课进行。

二是常临结合。除坚持每周一次的练笔外,根据需要和学生实际,可临时增加练习。

三是课内外结合。课内教师有指导的说写训练与学生独立写作结合,教师的指导主要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进行。学生独立写作则主要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总之,这样的写作练习,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使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能学到相应的写作知识,提高表达的基本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语文教育   片段   写法   课文   规律   形式   过程   小学   时间   方法   内容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