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改探索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 各个高职院校根据模具行业对于人才需求的标准, 改变培养模式, 设立培养目标, 打造完善的教学体系, 不断提高实践教学内容, 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模具设计与制造; 教学改革; 实践;

1、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社会模具市场对于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标准也在不断的提高, 但就国内的模具专业所需人才的培养计划来讲有两个误区:其一则是过分注重理论, 忽略实践;其二则是教学环节和生产实践脱节, 造成学生从业后还要重新在工厂进行长期的培训, 无法顺利走上岗位。为了应对模具行业对综合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 高职院校需要改变培养模式, 设立培养目标, 打造完善的教学体系, 不断提高实践教学内容, 这是一个不断摸索实践的过程。

 2、 改革培养模式, 确立正确的培养目标

教育培养模式的思想转变十分重要, 要想展开模具专业的改革, 就一定要以先改变教育思维、改革观念为根本, 放弃以传统教学为主的思想模式, 结合理论实践、产学研三位一体, 打造完善的培养计划及模式。所以, 主要以以下三项工作为主:其一则是建立了以高职称高能力教师及当地模具行业的知名工程师为代表的专业改革团队, 用来对教学改革进行专业的指导;其二则是安排相关专业的教师进行各地去学习参观, 对高职模具的教学亮点、教学方式、整体情况进行吸收;其三是安排教师对高职教学与普通本科在办学理念、培养计划、教学环节、课程安排上面的研讨, 对模具专业有一个合理的定位。既要求有一定系统的理论知识, 还要把实践环节落实到位, 根据行业的人才市场需求, 打造一个综合性在设计、生产、管理方面的技术应用性人才标准。尤其是学生的综合实践强是高职教育的明显特点, 真正落实课程计划、教学模式、培养要求等方面的创新, 打造综合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

 3、 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构建技术型教学体系

3.1、 改革课程设置

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标准, 从教学内容的功能性、学生专业素质的发展及社会生产岗位的需求, 我们经过仔细调研、专家指导, 在课程计划、教学模式、培养内容和质量评估等角度做出一系列改革与创新, 同时降低一些理论课程的内容重复, 将课程理论合理的融合进到实践内容中去。提高实践教学占比, 另外在质量评价体系中, 平衡实践课和理论课的作用, 实践教学环节假如考核不及格同样也不能毕业, 确保这些措施要求的落实以提高专业改革的成效。

 3.2、 推行模块式教学

模具专业的快速进步使得模具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向着更高的标准前进, 同时也在教学模式的整改上也间接反映出模具行业正在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一定要改变理论大于实践的传统思想, 不断推动模块式教学的方式, 把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整个的教学环节当中, 科学合理的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联系起来。同时也将整个教学环节分为两大板块, 其一是教学内容模块, 其二则是综合能力模块, 对每一模块又提出具体要求, 这样, 才能使得学生对专业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 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4、 模具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改革

4.1、 理论教学方面的改革

针对其独有的教学特点, 要增大教学整改的幅度, 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由于更专业所要求的理论知识程度不同, 因此理论教学应该遵循必需与够用的基础, 同时依照模具专业的社会岗位需求, 对课程的安排调度进行调整, 加大专业基础课的教授, 提高职业素质训练的标准。

开展学历和职业资格培训教育。在保证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大力推动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与考核, 使得学生能够既得到学历证书也能够得到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在未来的就业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尤为看中, 将职业资格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合理完美的与相关课程相结合, 使得学生能够较为容易的获得相关资格证书。

优化教学方法。在进行理论教学时,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要求老师从原来的较为单一的模式改为互动性更强的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等, 通过这种边学边练的方式, 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还要在模具专业的实训基地进行授课讲解训练。利用特色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合理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 不仅要学会理论知识, 还要善于利用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使之不断适应社会的需求。

4.2、 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

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整个高职模具专业的最大亮点, 高职教育着力于培养学生以用来帮助企业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就一定要推动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一般在开展专业教学时, 要尤其加大实训内容的安排, 除了校内实训之外, 还要增设更多合理的校外实训课程。利用实习, 能够使学生更好的了解企业单位先进的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制作工艺及管理方式, 同时也能学习优秀的职业道德、培养积极的竞争意识, 严谨的工作态度, 掌握岗位的工作内容, 了解模具专业的一些工艺操作技能, 为毕业后在社会能够顺利融入行业奠定基础。一定要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 推动教学实训基地的建立。校企合作本身就是一个互惠互利的过程, 高职院校能够通过自身技术优势推动与企业的交流沟通, 为企业提供一定的技术帮助, 而学生去企业学习训练, 也增强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另外则是要加强产学研的落实, 建立综合型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可以帮助学生和教师完成教学培训, 也能够利用带动学生参与科研课题, 推动学生进行科学实践活动, 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最后要加强实践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重作用, 为学生就业铺路。资格证书也是学生在进入社会就业时的有力后盾, 同时也是核实学生实践水平高低的指标之一。

 5、 结语

高职模具专业的社会人才需求呈现出持续不断, 所以随着对于学生的标准越来越高, 也要着力于不断提高培养水平, 本文从各个角度分析了在教学过程中的改革, 也希望能够对于我国的高职教育改革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杨冬生.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J].职教论坛, 2006 (2x) :32-34.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教育理论   专业   教改   教学内容   模具设计   模块   模具   需求   理论   课程   标准   社会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