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邓小平的人民观之比较研究

【摘要】品学网论文网为您整理了毛泽东思想论文,希望能帮助您的论文设计,供您参考!

作为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十分关注人民问题。他们在领导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探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人民观。所谓人民观,是指对人民的内涵、人民的作用、人民的根本利益及其实现等诸多方面的总的认识和根本观点。认真比较和研究毛泽东和邓小平的人民观,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毛泽东和邓小平人民观的共同点和历史继承性

(一)毛泽东和邓小平都认识到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正是在群众路线的指引下,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巨大成就。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并发扬了毛泽东关于“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思想。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向来认为,归根到底地说来,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3]他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开辟了更为广泛的依靠力量:从“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方针出发,平反了大量冤假错案;正确地解决了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问题,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找到了全面振兴中华民族的新途径;通过开放政策争取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注和支持,加强同世界各国科学界的友好往来和合作关系,等等。他认为,肯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就要在决策中贯彻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终于开拓出了联产承包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光明大道。从尊重和依靠群众实践出发,邓小平制订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政策。正如邓小平所说,改革是大家的主意,人民的要求,“其实很多事是别人发明的,群众发明的,我只不过把它们概括起来,提出了方针政策。”[4]这些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获得了迅猛发展。

(二)毛泽东和邓小平都主张“为人民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毕生致力和追求的人生准则。为使中国共产党真正成为代表人民利益、为人民服务的党,他要求全党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把它写入党章。他指出:“我们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要“教育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细心倾听群众的呼声。”[5]毛泽东经常告诫党内外一切同志,无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如果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人,看作高居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那么,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5]毛泽东不仅是为人民服务的倡导者,更是为人民服务的实践者,他一生中时时刻刻都在用实际行动为人民服务,为我们党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论文   社会论文   毛泽东思想   为人民服务   马克思主义   世界各国   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   群众   利益   思想   政策   毛泽东   邓小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