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探索

【摘要】品学网论文网为您提供的毛泽东思想论文,解决您在写作中的难题。

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对执政规律的探索。1945年7月,当黄炎培先生向毛泽东提出共产党执政后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时,执政规律就已开始成为领袖人物经常思考的重大课题。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和巩固,探索得以全面展开。本文主要从执政任务、执政能力、执政监督等方面谈谈毛泽东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有益探索。

一、在执政任务上的探索

发展既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任务,也是中国共产党得以长期执政的必要条件。讲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一个政党要取得执政资格,巩固执政地位,获得执政的物质基础,都必须代表特定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正确解决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发展生产力的具体任务和具体方法。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决定并要求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对这一规律性的认识的形成,毛泽东的有益探索功不可没。

正如石仲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之源——兼谈“西柏坡精神”》一文中所言:“西柏坡精神是这两条伟大道路的交汇处和衔接点。毛泽东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在西柏坡即将走完;同时始于毛泽东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又从这里开始,是最初的原始源头。”[1]毛泽东在西柏坡时期对共产党执政后的任务就作了理论探索和战略构想。

同时,毛泽东又认为,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的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社会化”。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在制度方面,就是完成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制度,打破中国农业原来分散的自给自足状态,使中国的农业向着集体化方向发展,取得发展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在技术方面,就是必须改良农业技术,主要是采用现代化工业才能提供的现代机械工具和现代技术,也即“农业社会化”和国家的“工业化”协调发展。“农业社会化的步骤,必须和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的发展相适应。”[2](P1477)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论文   社会论文   毛泽东思想   西柏坡   品学   中国共产党   规律   必要条件   经济建设   中国   有益   道路   农业   毛泽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