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出血

在女生初潮后最初两年内,月经周期不规律是很常见的现象。多数患者随着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调节功能和生殖内分泌功能的稳定,会逐渐自行调整,月经周期逐渐稳定,所以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但也有少数少女会发生子宫大量出血,出血时间过长、出血量过多或周期紊乱,这就可能是青春期功能性出血,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医治。青春期功能性出血是指初潮后1 2年内由于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小完善,引起生殖内分泌紊乱造成的子宫异常出血。

何为青春期功能性出血

青春期功能性出血简称“青春期功血”,是由神经内分泌失调并非由生殖器官病变所引起的不规则出血,其中以无排卵型为多见,占青春期功血的绝大多数。临床主要表现可见到初潮后月经稀发,短时停经后突发不规则性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淋漓不止,甚至导致严重的贫血。中医认为青春期功血辨证以气阴两虚为多,脏腑涉及以脾肾为主,属于中医崩漏的范畴。

青春期功能性出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青春期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调节功能尚未完全成熟,缺乏对雌激素的正反馈作用,卵巢不排卵。同时由于卵泡发育与退化没有规律,血液内雌激素水平呈不规律的波动,子宫内膜因雌激素的不足或波动而不规律的脱落,发生雌激素撤退或突破性出血。

中西医治疗方式的比较

针对青春期功能性出血治疗,目前西医主要以止血、调整月经周期治疗为主,疗效往往不满意,且易复发。中医一般会采用中药周期给药,辅以针灸的疗法来治疗,虽然起效较缓,但多可予以根治。

在治疗方法中,中药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出血是有据可循的。祖国医学将“功血”归入“崩漏”范畴,《妇人良方》中述:“经者,常候也,其乍多乍少,断绝不行,崩漏不止。皆因阴阳盛衰所致。”青春期功血的发病多因卵巢功能未臻完善所致,中医谓之“肾气应盛未盛,或因学习紧张,劳伤心肝乃至阴阳失衡”;或是“失天肾气不足,肾精匮乏,封藏失司,冲任不固”。

中医辨证将青春期功血分为血热型、脾虚型、血癖型等。在出血期,针对血热型患者,月经量多或量少淋漓不尽,色深红而稠,口干喜饮,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治以清热凉血,滋阴固经。可用地榆、黄芩、栀子、生地、地骨皮、侧柏叶、女贞子、旱莲草、甘草等药材,阴虚明显者可加龟板。针灸选用三阴交、血海等穴。

对脾虚型患者,即月经量多如崩或淋漓不尽,色淡红,质稀,伴有神疲懒言,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的症状。治疗宜补气摄血,养血调经。治疗方案中,中药可有黄芪、党参、乌贼骨、阿胶、熟地、升麻、山药、仙鹤草等。针灸可选用气海、隐白、三阴交、足三里等穴。

对血癖型患者,经血淋漓不尽或骤然暴下,色暗红或黑,夹有瘀块,伴小腹疼痛,舌质紫暗或边有瘀斑,治疗宜补气顺气,活血化瘀。可用当归、益母草、桃仁、红花、生蒲黄、五灵脂、川芍、甘草等药物,针灸选用三阴交、太冲穴。

青春期功血患者平常可以采用一些食疗方法以缓解症状。

归地烧羊肉 羊肉、当归、生地、干姜各适量。将羊肉切块,放入砂锅内,加当归、生地、干姜、酱油、糖、料酒等,用文火烧至羊肉熟透,每日适量佐餐食用。能够温肾固冲,调经止血。

桂圆莲子粥 将红枣去核,与糯米、桂圆肉、莲子肉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改用文火熬煮至熟烂,加糖调味,适量饮服。能够健脾益气,养血止血。

黑木耳蒸鸡 将黑木耳用清水泡发,洗净备用;把鸡肉切成小块,加入食盐、酱油、生粉、白糖、味精腌渍20分钟,再加入黑木耳搅匀,文火隔水蒸熟,经常适量食用。能够祛瘀止血。

山楂红糖水 取山楂、益母草各适量,放入砂锅内,加清水适量,煮取汁液,加入红糖,再煮至红糖完全溶解后饮服。能够活血祛瘀。

疾病的预防保健

饮食宜清淡,宜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瓜果、蔬菜。避免暴饮暴食,以免损伤脾胃;忌食辛辣及过于寒凉之品。月经前期的保健食品有大米、包心菜、韭菜、芹菜、橘子等,经后期的保健食品有牛奶、胡萝卜、红花等。经前、经后均可食用一些海带、干枣、豆腐皮、高粱、薏苡仁、羊肉、苹果等。

经期禁忌的食品有雪梨、香蕉、马蹄、石耳、石花、地耳等寒凉食品,以及肉桂、花椒、丁香、胡椒、辣椒等辛辣刺激的热性食品。像菱角、茭笋、冬瓜、芥兰、蕨菜、黑木耳、兔肉等损伤脾胃或肾气的食品,也尽量不要服用。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做到有张有弛,避免过度劳累。青春期少女要学会自我节制,不要通宵达旦地上网、娱乐,防止因生活无规律、过度劳累而致内分泌紊乱,促使青春期功血的发生与发展。注意情绪调节,避免过度紧张与精神刺激。研究表明,青春期少女的情绪波动往往较大,而情绪波动或精神刺激又是青春期功血的重要诱发要素之一。因此,父母们不仅要关注这一时期女孩的学习状况与饮食状况,还要重视女孩的情绪变化,与其多沟通,了解其内心世界变化,帮助其释放不良情绪,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精神心理状态,避免情绪上的大起大落。

穿衣方面,要做到随着天气变化及时加减衣服,避免过冷过热引起机体内分泌紊乱而致经期延长,出血增多。不可贪图一时的美丽而受寒。

名词解释

突破性出血

育龄女性的子宫内膜在雌激素作用下不断增生,为孕育胎儿做好准备。若排卵后未受孕,增厚的子宫内膜会蜕化形成月经。在非月经期间,如果内源性或药物性雌激素不足以维持其增厚的速度,就会出现少量出血,即突破性出血。临床可见于青春期功血、排卵期出血和服用短效避孕药期间发生的出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论文   医药论文   医学   青春期   崩漏   功能   初潮   雌激素   黑木耳   内分泌   月经   羊肉   规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