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肿块的超声表现特点与临床检测

目的:探讨腹壁肿块超声表现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经验。方法:经高频线阵探头扫描,运用扩展或全景观察方式显示病变及其邻近结构,分析58例病人超声资料。结果:高频超声能清楚显示腹壁不同的层面,能识别所有病人中的腹壁异常。结论:疝是最常见的腹壁病变,疝出肠管的表现因其气液含量和梗阻程度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不很常见的腹壁肿瘤或血管病变也能予以鉴别。

腹壁肿块;超声;临床检测 1资料与方法 1.2超声检查技术 1.2.2扫查方法:

(1)检查前准备:①宜空腹,必要时于检查前排净大便,减少胃肠道气体干扰。②已经接受钡剂消化道造影的患者,在钡剂全部排出体外后,再安排超声检查为宜。③饮水或口服胃肠造影剂充盈胃肠腔,有利于对腹膜后器官和病变的辨认。 ④下腹部和盆腔检查时,宜充盈膀胱。

(2)常用体位:①仰卧位:是最常用超声检查姿势。②侧卧位:左或右侧卧位有助于观察病变的活动性,病变和胃肠结构的关系等。③俯卧位:超声探头放在后腰部对腹膜后间隙扫查。 膝—肘卧位:患者在检查床上采取跪姿,双膝和双肘部接触床面,使腹侧壁悬空;持探头在后腰部和腹侧进行超声扫查,用于检查占位性病变的活动性。

2结果

①疝20例(34%):高频超声显示疝下的筋膜缺损,疝出的肠管有气-液回声。 在超声检查中疝是最常见的腹壁病变,根据其位置和原因,可进行不同的分类,常见有腹疝、半月线疝、切口疝、腹股沟疝。应用高频探头可清晰的显示疝下的筋膜缺损。实时检查过程中可观察到疝的突出和还纳,随着腹压增加,疝会突然形成。子宫内膜异位是子宫手术后的长期合并症,无特殊表现。腹壁血肿可发生于发作性咳嗽后、喷嚏或癫痫发作后,其根本原因通常是抗凝或出血性疾病。由于血肿限制于腹直肌鞘内,通常不很大,血肿常为不规则形或分叶状。在新生儿腹壁血肿可见于脐上横向扩展。术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人可于腹壁手术瘢痕附近见到大的血肿。腹壁偶尔能见到脂肪瘤、纤维瘤根据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表现常易诊断。对隐睾的检查,超声是非常有用的,常需与淋巴结鉴别,而存在门样回声是淋巴结与睾丸的区别之处,彩色多普勒扫描显示淋巴结的血管门。腹壁寄生虫性结节常合并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可予鉴别。

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声像图表现并无特异性,因此超声诊断时,易与类似声像图表现的其他病理性质的腹壁瘢痕部肿块相混淆,应注意与以下疾病鉴别。

3.1腹壁韧带样纤维瘤:虽然本病肿块亦可呈浸润状生长,形态不规则,无包膜,肿块周边部可有较多血流显示,但因其由高分化胶原组织构成,病灶内部回声高于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且动脉血流多为低阻力型,RI一般小于0.7,与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同。超声诊断时密切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与体征,两者一般不难鉴别。

3.2腹壁恶性肿瘤(肉瘤、转移瘤等):肿块一般呈不均质低回声,外形不规则,但肿块内部可见丰富血流信号(滋养血管),而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内部血流信号稀少,二者有明显不同。本组超声误诊为腹壁恶性肿瘤l例,将肿块的边界模糊,后方衰减误认为恶性征象,未能结合患者的病史,没有对病灶进行动态观察,对此应引起注意。

3.3腹壁脓肿、血肿:常有感染史或外伤史,脓肿病灶为混合性低回声,边缘低回声,伴中央无回声,部分散在均匀细小点状回声,病灶内部一般无血流信号,周边可有少量血流信号显示,常为低速静脉血流。血肿病灶若表现为不均质低回声时,其内部及周边均无明显的血流信号。此外上述两者均无周期性变化的特点,与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不难鉴别。

腹部肿块差异性较大,可出现不同的声像图表现,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肿块内结构。应用高频彩超检查既能提供肿块形态学及内部结构变化情况,又能直观显示肿块内部血流变化情况,且为无创伤性,方法简便、可重复检查,可作为鉴别诊断腹壁肿块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论文   医药论文   临床医学   腹壁   肿块   多普勒   超声   血肿   瘢痕   病灶   内膜   回声   子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