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在口腔修复中的实用价值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和对自身形象关注度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口腔问题,肿瘤、外伤、龋病以及牙周病等原因造成的牙齿缺损均属于口腔问题,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临床护理才能提高治疗效果。为进一步明确这一问题,文章就护理工作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和讨论,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50例口腔疾病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牙周炎、口腔出血等,男27例,女23例,年龄39 65岁,平均51岁。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2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进行住院护理观察,其中对照组只进行一般护理,而试验组则再此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满足患者的需求。其中包括修复前护理、修复中护理和修复后护理。①修复前护理:营造温馨和谐的诊疗环境,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和安全感。护理人员在分诊时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向患者宣传口腔问题对其生活和身心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同时使患者了解口腔修复的相关知识,缓解和减轻患者的恐惧、紧张和焦虑心理,并且增加患者对口腔修复的认同感。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缺牙情况进行护理预检查,若患者身体素质较差则需先行疾病治疗,待患者生命体征获得改善后再行修复治疗。②修复中护理:在对患者进行诊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通过与患者交谈等形式转移其注意力以使其紧张不安情绪获得平复。根据患者的需要及时给予漱口水和餐巾纸,提高患者的就诊舒适度,根据患者病情以及缺损程度向患者介绍各种修复方案的优缺点,使患者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同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异常需要立即停止修复并采取相关处理措施。③修复后护理:修复完成后告知患者修复效果以放松患者心情,同时告知患者修复后可能发生的各种不良反应以及各种禁忌和注意事项,避免患者的不良行为对修复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叮嘱患者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同时做好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3 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患者的咀嚼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佩戴义齿时无压痛感和不适感。有效:患者咀嚼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佩戴义齿时有压痛感和不适感,未超出患者耐受范围。无效:患者咀嚼功能没有恢复,佩戴义齿时会出现口腔不适甚至会出现剧烈疼痛,使患者无法忍耐。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7.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18例患者通过治疗护理病情好转或痊愈,治疗有效。总有效率达到72%。但试验组的患者治疗效率达96%。这说明护理工作在口腔疾病临床护理中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如果患者出现牙齿缺损或缺失,则直接影响了其咀嚼功能,造成其心理压力过大,而且影响其美观,因此必须及早进行口腔修复,为了保证修复过程的顺利进行以取得理想的修复效果,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还必须进行护理干预,分别于修复前、修复中以及修复后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消除其消极情绪,促进口腔修复。同时还能够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加其对口腔卫生的重视。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这说明在口腔疾病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十分重要,必要的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心理恐惧,使其正确了解所患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口腔疾病治疗效率较高,但易感染等特点要求患者必须进行有效的护理,并随时保持心理状态良好,这样才能有利于其疾病的快速恢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论文   医药论文   临床医学   口腔   压痛   义齿   体征   统计学   患者   效果   价值   功能   口腔疾病   资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