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89例手足口病重症高血糖患儿的护理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柯萨奇A组16型(C oxA 16)、肠道病毒71型乍V71)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于3岁以卜儿童,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为手足口等部位斑丘疹、疤疹,少数重症患儿可出现脑炎、脑膜炎、脑脊髓膜炎、肺水肿,致死原因主要是脑干脑炎和神经源性肺水肿。应激反应在手足口病重症危重症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血糖作为应激反应中的重要因素,随时问变化生物学性质稳定,测定方便,对早期识别重症病例有重要意义。有资料统计,手足口病重症高血糖发生率33.9%,死亡率高糖发生率66.7%。机体处于高血糖状态时易造成组织高渗性致细胞损伤和水电解质紊乱,免疫功能降低,易发生感染,直接影响患儿预后,因此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控制血糖,对改善患儿预后有重要作用。2014年本院收治重症手足口病例247例,89例出血糖升高,采取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患儿男53例,女36例,年龄7个月}3岁,均符合卫生部(现卫计委)颁布的手足口病诊疗方案指南匀010版)所制定的重症手足口病诊断标准,其中EV71感染78例。所有患儿在采血前1d未使用大剂量激素,既往无糖尿病史。

1. 2监测方法全部患儿在入院时常规方法采集静脉血监

测血糖水平,在使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和胰岛素强化治疗期问使用微量血糖仪监测血糖。

1. 3治疗方法在有效治疗手足口病及并发症的基础上,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和血糖增高程度进行血糖调节,血糖控制标准6.7 m m ol/I。本组36例血糖水平7一8.5 m m ol/I,遵医嘱减少葡萄糖液的输入,使用微量血糖仪监测血糖,1次/2 h,6~8 h后血糖恢复正常。48例血糖范围在8.6} 14.3 m m n功,使用普通胰岛素0.1一0.2 u /kgh)静脉泵入,0.5~ 1 h监测血糖1次,血糖水平在8.5 m m。功卜后,改为2h测1次,血糖J恢复正常停比胰岛素使用,每4小时监测血糖1次。5例血糖16.1一20.3 m mol/L,普通胰岛素0.5一0.2 u/kgh)静脉泵入,血糖监测方法同前。

1.4护理1. 4. 1饮食护理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饮食控制应兼顾血糖水平及生长发育所需。手足口病重症患儿高热能量消耗增加,又因口腔溃疡疼痛拒绝进食导致能量摄入小足。营养师与主管护师应共同制定并合理分配每日所需能量、进餐次数,饮食以易消化无刺激半流质饮食为主,注意维生素的补充。对使用胰岛素治疗患儿应注意检查进食情况,昏迷患者应静脉和鼻饲补充营养,防比出现低血糖反应。

1.4.2正确测定血糖 血糖检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血糖控制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快速血糖仪测定因其快速有效而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但在临床操作中很多因素影响其结果的准确性。血糖仪使用中应注意每次测量前核对试纸编码,试纸应注意避光防潮防尘保存,开启后尽快使用,避免失效川;皮肤消毒应使用75%乙醇,待干后采血笔刺入2~3 m m,让血自然流出,避免用力挤压采血部位;避免在输液肢体侧采血,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在患者疗效观察中,小能过分依赖血糖仪,应定期监测静脉血糖进行对比。本组测量末梢血糖部位均为无名指,采血进针深度2~3 mm,血珠成黄豆粒大小即可,血量小足可导致血糖值偏低,血量过多导致血糖值偏差叫。快速血糖仪测定范围33 m m of注超出范围时无法测出时血糖仪显示H igh,应立即抽取静脉血化验。

1.4.3胰岛素强化治疗时的护理有研究表明应激性高血糖水平越高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死亡率越高[a。近年来成人在应激性高血糖胰岛素强化治疗取得满意效果,但儿童胰岛素强化治疗是可导致血糖大范围波动,严重者将导致低血糖反应,因此小儿应激性高血糖多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在胰岛素使用期问密切监测血糖水平,每1~2小时监测末梢血糖1次,在病情稳定剂血糖平稳后4~6 h检测1次,并将监测结果及时报告医生随时调整胰岛素用量。1.4.4预防低血糖手足口病重症高血糖患儿在使用胰岛素降糖期问主要风险为低血糖。所以在治疗高血糖过程中要警惕低血糖的发生。手足口病患儿年龄小,小能准确表述自己感受,加上镇静剂的使用,使低血糖的症状体征小典型而小被及时发现导致严重后果。当血糖低于2.2 m m ol/l或长时问低血糖昏迷可导致神经系统小可逆损害。因此在胰岛素治疗期问应按医嘱监测血糖,注意补充营养液,同时注意低血糖的非特异性表现,如心率加快、多汗等,及时发现低血糖症状及时进行纠正。本组病例无低血糖反应发生。

1.4.5重视激素类药物引起的血糖及水电解质紊乱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对减轻脑水肿保护神经功能疗效显著,大剂量使用会使血糖升高,甲基强的松龙可使肺炎的发生率提高26%并延长PiCL监护时间。用药期问应密切观察药物小良反应,遵医嘱测量血糖及电解质情况,追踪检验结果,发现糖代谢紊乱及时纠正,同时应用胃薪膜保护剂预防应激性消化道溃疡的发生。

1.4.6预防感染明显的高血糖(1 1.1 m m ol/L)可引起白细胞抗感染能力卜降,还可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神经细胞功能异常,损伤修复能力下降,加上各种侵入性操作患儿极易出现感染。因此要求医护人员及家属护理患儿前后做好手卫生,进行护理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防比交叉感染。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每2小时测量体温1次,体温高于39 时遵医嘱进行物理降温,在使用冰帽过程中,注意足部保暖。

1.4.7病情观察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病情进展迅速,因此应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生命体征、意识情况及四肢末梢温度变化,对具有高热小退、高血糖、高血压、心动过速、呼吸急促、肢体抽搐、呕叶、四肢末梢湿冷等手足口病危重症独立危险因素的患儿加强护理观察,并制定预见性护理措施,降低死亡率。

2结果

本组病例均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

3小结

手足口病重症患儿应激性高血糖现象普遍存在,相关研究表明,血糖升高是提示病情进展的预测因素。血糖升高程度与病情轻重有很高的相关性,手足口病患儿入院后应常规检测血糖情况,及早识别重症患儿。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期问加强血糖监测,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手足口病重症患儿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论文   医药论文   临床医学   手足   强的松龙   重症   低血糖   医嘱   末梢   胰岛素   血糖   病情   血糖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