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例肺胀患者的辩证施护

肺胀;辩证施护

肺胀是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它是由多种慢性肺部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症[1]。本病的发生多因久病肺虚,痰浊潴留,每因复感外邪而诱发。本文通过对临床病人96例观察,结合其病因、分型进行辩证施护,从而达到了促进疾病早日康复的目的。

1临床资料 2辩证施护

在中西医治疗的同时,进行辩证施护,对于预防喘咳,截断疾病的传变,引导向好的方面转化,使之预后良好,早日康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

2.1一般护理:

2.1.1应卧床休息,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卧位,根据病情采用平卧位、坐位、半坐卧位或身体前倾位,以减轻症状,病情缓解后可适当活动,应指导患者的休息及活动,作好健康。 2.2食疗护理:

2.2.1通肃宣肺,预防便秘。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肃降失职,致大便干结,实证患者可按摩大肠俞、大横穴,如仍不解,可用开塞露通便,或潘泻叶当茶饮,通腑后即停服,但虚证禁用或慎用此法,可戴手套将燥便掏出,并注意饮食起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或给蜂蜜口服,常吃水果如梨、香蕉及蔬菜以润肠通便,使津液输布调和,减轻喘咳,预防便秘。

2.2.2根据疾病的不同证型进行辨证施食。一般应进清淡、富于营养食品,忌肥甘厚腻及辛辣之品,以免助湿、生痰、化火;肺肾两虚型应进补养食物,宜进健脾、益气、补肾、润肺之品,如鸭子、团鱼;炖羊肉汤,有气阴双补之妙;常吃血肉有情之品,有健脾、益气、补肾、润肺之功,对减轻痰涎,增强抵抗力,实为不可少之法;水肿者宜低盐饮食。

2.2.3指导病人服药:一般虚证、寒证病人宜采用温服法,热证宜凉服法,恶心者可用生姜作引。

3病情观察及护理 3.2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观察呼吸、咳痰、紫绀等情况 。如患者咳嗽无力,痰稠不易咳出者,采用胸部物理疗法,促进有效排痰,如深呼吸、有效咳嗽、吸入疗法(湿化或平喘化痰药物雾化吸入)、胸部扣击、体位引流或机械排痰等,我们采用协助患者坐位—深而慢的呼吸—深吸气—有效咳嗽(呼气时用力咳嗽)—吸入疗法—侧卧或坐位—胸部扣击—深吸气—有效咳嗽—胸部扣击公式有利于排痰,效果较好[3]。喘息严重者可根据不同证型针刺肺俞、尺泽、内关、定喘、气海、足三里、丰隆、涌泉等穴可缓解,呼吸困难、紫绀可持续低流量吸氧。

3.3察神观色,居安思危。在做好辩证施护的同时,要善于预测其疾病的善恶顺逆,积极预防其它病症及危侯的发生。稳定期间勿掉以轻心,要密切观察眼神、脉搏、呼吸、汗出的改变,如有汗出如珠、四肢厥冷、面色苍白、神识昏迷、脉搏细弱等阴阳离绝危侯的表现,立即报告医生,配合抢救。如失眠忌用或慎用安神剂,可用针灸、按摩等手法催眠。如谵妄或昏迷,应采用中药醒脑开窍之品,并备好急救用品。

3.4情志护理:患者因屡次发病且逐渐加重,有的因家庭困难或儿女照顾不周,或因医护人员的举止,语言及执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不够等因素,可引起病人心理应激反应,产生对疾病失去信心,对人生失去乐趣,对医护人员不信任等。对此,护士要注重自己的素质和修养,满腔热忱地满足病员的要求,给予解释,安慰,劝导和关心等,排除或减少不良刺激的干扰,提高病人接受刺激的阀值,始终保持稳定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使消极因素转化为促进疾病向好的方面的积极因素,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4]。

4结果

经治疗后对照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两组护理治疗效果比较

P 0.05

5讨论

肺胀以咳嗽、咳痰、喘息、胸部胀满、气短、心悸及水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在病证的不同发展时期,上述症状各有所侧重。虽然本病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但可以邪实、本虚为纲予以概括。中医认为本病是本虚标实,病位于肺、脾、心、肾。缓解期为肺肾虚衰、本虚邪微。治宜健脾补肾;而急性加重期病情比较复杂,证侯多变,可分为风寒束肺型、痰热雍肺型(合并感染)、阳虚水泛型(合并心衰)等[5]。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对肺胀患者的免疫功能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发现其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有所下降,是导致其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的主要病理机制。中医学认为,肺脾肾共同参与人体防御功能,肺合皮毛为人体防御外来入侵的第一屏障;脾旺四季不受邪,为人体元真之气化源;肾为先天之本,内寓真阴真阳,肾主纳气而为气之根。本文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急则治其标,祛其风、寒、痰等实邪;缓则治其本,培补肺脾肾以补其虚。同时配合医学的治疗护理,治疗效果显著。

[2]杨桂珍.辩证治疗肺心病58例临床观察[J],民族民间医药,2007,5

(88):308-309

[3]尤黎明.内科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16

[4]郝玉玲.现代临床护理健康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86-91

[5]李学会.现代疾病药物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90-97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5

标签:论文   医药论文   临床医学   紫绀   患者   咳痰   坐位   病情   胸部   病人   呼吸   疾病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