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建立私人破产法的几点设想 (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在这样一个大趋势下,我们可以对建立什么样的私人破产法作一些设想。第一,私人破产法的法律程序。

这里有许多具体的程序问题有待探讨。诸如,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申请程序来确认申请人的资格?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取证程序来确认申请人的债务、资产、和收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资产托管程序来处理申请人在破产申请期间的财产管理?建立一个什么样的送达程序来通知债权人?建立一个什么样的资产变卖程序来处理申请人资产变卖?等等。

第二,私人破产法条款的制订。这是私人破产法的核心。

基本的思路是如何减免和偿还债务。首先,无论减或免,都要制订一套标准。

减免标准的底线是保证债务人基本而体面的生存和再生产的条件。从实际出发,我认为应考虑对某些债务的优先免减。

如用于教育,医疗的债务,用于生活必须品的债务,予以优先免减。对于某些特殊身份的债务人,如处于战时的军属,少数民族,以及其它受到特别法令保护的人员,如贫困地区和灾区人员,也应有所优待。

在确定减去的债款之后,就需要制订残存债务的偿还方式。从美国的经验来看,基本方法有二。

一是立即变卖债务人的某些财产,一次性偿还债务(所谓"Chapter7"方案,一般在4个月完成〕;二是制订一个规定年限的还款计划,给予债务人更多的时间,以其未来的收入逐步抵还残存债务(所谓"Chapter13"方案,一般在3-5年内完成〕。可见,这两种方案的区别在于,想快脱身者,必须牺牲一些眼前的财产;要保住财产者,则以未来的收入相交换。

显然,选择何种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债务人现有财产的多寡。 第三,私人破产法要针对欺诈作弊行为制订特别条款,对于滥用破产法的犯罪行为,绳之以法。

例如,申请人明明知道自己将要申请破产保护,但仍滥用信贷,突击消费,企图利用破产申请来免减滥用的信贷。这种行为,一旦查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对于非法催款,骚扰合法申请人的行为,也应有相应的法律约束。

三.如何建立私人破产法的一些考虑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或迟或早,中国的宪法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作出更适合社会发展的规约。

私人破产法说到底,是保护私有财产的法规。因此,它必将随着宪法对私有财产保护的深度和广度而逐步发展。

可见,私人破产法与宪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程度有密切关系。在美国,破产法的建立,是得到美国宪法受权国会而制订的。

在中国,建立和实施私人破产法也应得到某种受权,否则无法受到最充分的法律支持。例如,对破产案件的审理,需要设立特别的破产法庭。

显然,建立这种特别法庭需要得到国家立法机关的授权。 我认为,中国有关方面应立即着手组建一个机构,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全面研究制订私人破产法。

这个工作应包括对中国消费者信贷现状的调查和未来趋势的评估,考察国外经验,结合中国现状,尽快拿出一个草案。如果可能,最好能在限定地区试行,在取得本地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必要修改。

媒体要有计划地对公众进行教育宣传,执法机关和教育界要适时培养有关的法律人才。 另一方面,中国应加大建立消费者信用信息网络的力度。

据报上海已有动作。这是非常重要而鼓舞人心的消息。

但是,一个上海是完全不够的。全国性的消费者信用信息网络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然b,它将以信用评分的形式,向贷款银行提供统一及时的消费者信用状况的报告,包括破产记录的报告。

而破产法的实行,也要依靠消费者信用信息网络,对申请人的信贷记录进行调查。试想,在美国,如果没有一个高效能的消费者信贷信息库的支持,破产法庭如何处理上百万案件的工作? 金融信贷业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

但是,迄今为止,中国仍然没有一个全国性的消费者信用信息系统,也没有一个私人破产法。这个现象是与我国的所有制形式,计划经济体制,以及由此而造成的消费者信贷市场的不发达有一定关系的。

在崇尚"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年代,绝大多数的普通消费者是不需要利用信贷手段来购买大宗物件,例如房屋。 当历史走进21世纪,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都在不断地造成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越来越具有前瞻性。尽快建立全国性的消费者信用信息系统和私人破产法,是保证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向的重要步骤。

参 考 文 献:1. Lawrence M. Friedman, A History ofAmerican Law,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85.2. Charles Warren, Bankruptcy In TheUnited States, 1935.3. Teresa A. Sullivan, Elizabeth Warren and Jay Lawrence Westbrook, As We Forgive Our Debtors Bankruptcy and Consumer Credit In America, Washington D.C., BeardBooks, 1999. 4. Lendol Calder, Financing the AmericanDream,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Press, 1999.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论文   法学论文   法理学论文   中国   私人   债务人   申请人   信贷   债务   宪法   国家法   财产   消费者   信用   程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