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重要性问题研究

众所周知,由于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缺少信息化技术的有力支持,无法实现财务与业务系统之间信息联通,使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和生产经营业务的开展缺少必要的联系,进而相互孤立,不利于企业建立有效的管理。鉴于现状,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主流需求,更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在20 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我国会计电算化刚刚开始出现,很多企业都比较陌生,虽然我国会计电算化起步较晚,但是在历经30 年的磨练后,从单一到全面,由简单到复杂,我国财务管理系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会计电算化不仅实现了企业信息的有效互通,还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大面积普及会计电算化是提升我国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一、会计电算化概念解析

会计电算化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人工记账、算账、报账甚至审计工作都交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过程,是会计实务通过电子计算机操作化的简称。该技术的应用不仅实现了计算机代替人工运算,还将数据保存与信息共享等功能发挥到极致,是企业提高财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应该说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

二、我国自来水安装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我国部分偏远地区由于给水难度大,在房屋建造后依然还需要后期定制安装自来水,但是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普及,自来水安装企业的技术和管理都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其中自来水安装企业的会计工作已经逐渐从70-80年代的人工作业逐渐向电算化开始过渡,虽然在技术应急处理以及系统安全性等方面还有欠缺,但是会计电算化的主流趋势已悄然形成。

三、会计电算化的主要优势

(一)有效降低会计工作强度

众所周知,计算机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重复性工作的繁琐问题,降低了员工反复计算和多次核对的工作强度,正是基于这样的特点,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企业会计人员的电算化程度不断提高,并逐渐摒弃传统的手工作业。企业财务管理电算化的发展不仅有效降低了会计人员,由于计算失误所导致的工作错误,还大大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实效性和准确性,极大地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二)增进财务管理水平

在很大程度上,由于会计电算化的快速发展与大量普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一般来讲企业重大决策往往受制于财务管理水平的限制,其会计人员整体水平决定了企业资金流的合理走向,资金流的走向是否合理是企业决策的关键环节,通过会计电算化可以非常清晰的察觉到企业发展的健康程度,而且还能将财务会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大大降低了企业的风险。

(三)提高审计透明度

在传统会计工作模式下,财务审计工作一直以来都受制于虚假财务票据和数据信息的制约,如今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信息化数据代替了手写数据,这对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技术保障,而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也逐渐向更严密的程序设计、更便捷审计方向发展。

四、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一)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由于计算机功能的不断强大,会计电算化也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传统意义上讲,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是第一代会计电算化的主要功劳;当第二代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信息化的时代后,会计电算化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计算机代替人工作业的层面上,其强大的运算功能和信息交互技术在大幅降低会计人员劳动强度的基础上,还有效地提高了数据的整合能力,保证了会计核算工作的高质量,应该说会计电算化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企业领导更快速地作出决策的必然要求,为企业日常管理提供更多便利。

(二)企业规范化、流程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世界500强企业纷纷采用规范化、流程化的办公模式,其中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规范化和流程化,可以较好地为企业节约时间成本,提高部门间的信息沟通,以及资源共享,促进了企业各部门之间彼此合作。

(三)统筹兼顾提高效率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打破垄断、改变观念已经成为我国企业改革发展的新常态,企业逐渐意识到强化自身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及时了解企业各部门存在的问题,并有的放矢得到改善,是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实行会计电算化,不仅可以提高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还能进一步合理调配资源,发挥会计电算化的核心的作用。

五、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历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一)对会计电算化还存在认识偏差

一直以来,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饱受争议,在电算化的问题上也存在一定偏差,其中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对会计电算化了解程度较低

目前,企业发展会计电算化还需要加强对电算化本质的认识,不能简单地将会计电算化错误地理解为会计核算工作的工具而已,或者是简单地将会计电算化理解运用计算机运算来代替人工操作的过程,磁盘存储记忆代替了账本记录等。这些片面的认识都是对会计电算化基本职能以及企业管理方法的蔑视。

2、企业领导低估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

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部门之一,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一直都受到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电算化的出现,一些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还没有全面了解电算化的特点,一些企业领导对会计电算化准备不足,严重低估了它的应有价值。

3、企业财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存在抵制情绪

企业部分财务人员由于年龄过大,或是对计算机接触较少,进而对会计电算化存在一定抵制,在情感的角度上不愿意接受新事物,而且错误的认为实行会计电算化只是一种工作方式的转换,并没有产生实际的变化,依然还是倾向于传统的手工作业,忽视了会计电算化的潜在价值,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完全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势,进而导致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不顺利。

(二)会计电算化存在安全性与保密性问题

企业财务数据的安全性不仅关乎到企业隐私问题,更关乎到企业的未来发展问题,目前市面上的财务管理软件普遍将会计数据的录入与核算功能放在首位,严重忽略了财务系统内部安全和信息保护问题,对财务的数据保密明显缺失,除此之外系统一旦瘫痪,后果不堪想象。

(三)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缺失

财务工作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不仅对企业提出更高要求,同样对会计人员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鉴于我国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应该将企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培训作为常态化工作来抓,一些地方为了应付检查,会计电算化培训经常以突击的方式完成,没有对电算化更深层的功能进行挖掘,难以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应该说专业人才的缺失严重制约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

六、实行会计电算化未来发展建议

(一)提高认识和更新观念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在我国已经进入发展成熟阶段,企业高层领导应该从提高认识、加强重视的角度对员工进行宣传教育,使广大基层单位的领导更新观念,对会计电算化给予扶持,因为会计电算化不仅改变了会计信息数据的处理程序、数据储存形式,还有效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会计内部控制等,因此企业的发展需要这样反应敏捷的系统,它使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了全面提高。

(二)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

企业应按照会计电算化的要求,防止有财务数据丢,应按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一整套财务管理信息保护制度,在系统的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的所有数据都进行两层加密,以确保会计信息的传输安全。积极采用防火墙技术和反病毒技术,在业务系统严禁使用游戏软件,及时做好备份工作。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

为了加快企业的发展,企业领导还需不断地培养优秀人才,以满足企业的人力资源储备,培养优秀会计电算化人才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招聘专业的电算化会计人员前需认真筛选,尽量选择专业对口,且熟悉电算化流程的会计人才,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在第一时间得到有力的支持。

企业还需不断培养现有会计员工,以适应最新的电算化技术和配套软件,建立起一支强而有力的后援队伍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 会计电算化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是不断发展和大面积普及的决心非常坚决,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企业应不遗余力的发展会计电算化,消除一切影响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不利因素,推进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论文   会计审计   会计研究   作业   企业   会计人员   传统   财务   会计   我国   计算机   数据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