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不断运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中,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迈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又不断促进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O2O、B2B、B2C、C2C等经营销售模式也不断盛行,企业在日常的经营销售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考虑在线销售这个平台,通过B2C、B2B的方式或者是O2O的方式进行企业产品的推广与销售,这就使得企业对于产品数量、成本以及利润等财务指标的核算变得较为复杂且风险比以前增加了许多。此外,互联网+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概念的不断普及使得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通过大数据的理念去挖掘潜在客户,或者是像德国工业4.0所描绘的方式进行产品的高端定制,使得企业的原材料的使用和产品销售变得更加复杂,也增加了会计核算的难度和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另外,企业为了应对纷繁复杂的财务数据和会计信息,可能会自主引进会计财务软件来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现代化,以应对复杂的信息化环境,但是其内部控制的缺失会使得会计软件的引进事倍功半,在带来更大风险的同时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我们接下来对信息化环境下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下降的几种因素进行深入的剖析,提出相应的完善意见,以促进信息化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

二、信息化环境下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

(一)会计人员素质不高,无法应对信息化环境

信息化环境下,企业面对的财务数据更加复杂多变,且处理的难度也有所增加,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足是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一,企业会计电算化程度不高,会计人员对于会计电算化的掌握程度不足以高效准确的处理企业的财务数据,使得会计信息不准确;第二,企业财务人员大多只懂得会计核算的相关知识,而对于统计学、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不甚了解,无法高效科学的处理繁杂的信息,使得会计信息缺乏准确性和实效性;第三,有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低下,为某私利随意篡改企业财务数据,使得会计信息失真。

(二)会计核算指标不足以应对企业的大数据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生产经营可能采用在线销售或者在线定制预售的模式,这就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并且在交易完成后会产生远多于传统销售方式的会计信息,但是企业在会计核算指标方面的设计不能全面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使得会计信息不全,会计信息质量下降。首先,企业在进行在线销售时,对于在线销售平台的运行投入,地推投入等成本的核算不够健全,使得企业成本控制缺乏依据;其次,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对于物流的费用以及产生的风险损失的会计核算不够健全,使得会计信息质量低下,不利于企业进行运输过程风险的控制;最后,针对电商销售,肯定会有存货,而对于这些商品的储存成本以及无形损耗的会计核算也是不全面的。

(三)信息化环境加大了企业会计信息的风险

机遇与风险并存,企业在享受信息化环境给自己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自然会承担由此带来的风险,其中给企业会计信息带来的风险是主要风险之一。一是由于信息化的处理方式,面对庞大的财务数据,使得财务数据的录入可能出现错误,导致会计信息不准确;二是信息化环境使得企业的财务数据更加容易获得,并且企业的操作和监督相分离,使得会计信息造假更加方便,加大了保障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风险;二是信息化环境将企业的会计信息置于计算机系统中,一旦计算机遭遇病毒或者是黑客的攻击,会造成会计信息被偷窃或者是会计信息被篡改,严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给会计信息质量的保障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

(四)缺乏适应信息化环境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信息质量的保障需要企业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目前一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与信息化环境不相适应,严重影响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首先,企业缺乏相应的监督控制制度,面对企业纷繁复杂的财务数据和复杂的销售流程,企业没有在各个环节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以确保每个环节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其次,一些企业并未形成完善的奖惩体系,对于控制会计信息质量较好的人员给与奖励,对于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人员给与惩罚;最后,企业并未建立会计信息质量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正因为绩效评价体系的缺失,才无法进行合理的奖惩,也无法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

三、保障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一)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素质以适应信息化环境

全面提升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应对复杂的信息化环境。第一,加强企业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的培训,通过定期组织培训、考核增强会计人员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于考核不过关的人员,令其重新学习或者是解雇,全面提升会计人员工作能力;第二,通过校园招聘招纳复合型会计人才,在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知识的基础上通晓统计、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以应对复杂的财务指标,使得会计信息的处理更加全面细致;第三,企业加强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管理,对于随意篡改财务信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个人,进行严厉的处置甚至移交司法机关,切实的保障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健全企业会计核算指标

企业应当健全会计核算指标,以全面的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考核,使得会计信息更为真实、全面且质量更高。首先,对于企业在网站上的营销成本以及地推过程产生的成本,应当进行科学细致的核算,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以帮助企业合理的控制营销成本;其次,对于企业B2C、B2C或O2O模式所产生的物流费用以及物流过程中风险的发生导致额损失,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对这些过程中产生的财务信息的变化进行全面的核算,通过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来帮助企业控制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和降低运输的成本;最后,对于电子商务中必备的存货,应当对存货的储存成本以及存储过程中的无形损失进行精细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三)建立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体系

建立财务风险控制体系以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形成会计信息核查追责的机制,对于财务数据的信息化录入任用不同的人进行3次及其以上的核查,确保录入的准确性,对于仍然发生错误的情况,对所有参与核查人员给与惩罚和追责;二是建立会计信息数据库,该数据库的进入应当设置严密的密码,比如需要企业不同的三个高管的密码同时输入才能进入,避免会计信息被篡改、造假的行为出现;三是规定用于保存会计信息的计算机不得用于其他任何用途,并通过防火墙和内部加密等技术避免计算机病毒以及黑客的攻击,此外应当用三台电脑对会计信息进行备份,并同时保证这三台电脑的安全。通过以上方式有效的降低会计信息面临的风险,保障会计信息的质量。

(四)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企业应当建立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监督体系,对于生产经营的每一个流程以及所产生的财务数据进行监督,并对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进行定期的核查,以避免任何环节会计信息质量的不足导致企业经营策略的失败;其次,建立有针对性的绩效评价体系,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维护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建立专业科学的考核指标进行绩效考核,以评价员工对于会计信息处理的水平,为完善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依据和支撑;最后,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对于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下降的个人或集体,给与相应的惩罚并勒令其整改,对于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得力的人给与相应的奖励,以鲜明的奖惩制度倒逼企业员工加强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

四、总结

在我国市场经济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企业应当采取各种变通的方式以应对信息化环境带来的各种影响,以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以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指导企业的管理和生产经营,促进企业稳定快速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论文   会计审计   会计研究   会计信息   质量   环境   生产经营   会计核算   会计人员   财务数据   成本   风险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