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代钢结构企业与绿色建筑发展战略研究

[摘 要] 绿色建筑是我国建筑业的必然趋势,钢结构建筑不但符合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文章认为,钢结构的发展应在树立的政绩观和发展观的基础上,强化政府规划职能,引导钢结构产业科学合理发展;完善制度及行业标准建设,营造钢结构企业良好发展环境;加强技术创新,提高钢结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钢结构企业 绿色建筑

当前,发展低碳,建设低碳社会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长期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建筑行业,其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缺陷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加快钢结构产业的发展,带动建筑行业向绿色建筑转型既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内在要

求,又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绿色建筑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主方向

(一)发展绿色建筑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长期以来实行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我国陷入了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短缺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的被动局面,严重制约了我国的化进程和国家的安全战略。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在我国近400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中,99%属高能耗建筑;每年新建的近20亿平方米建筑中95%仍属高能耗建筑,其单位面积能耗约28%,再加上建材生产的能耗,用于建筑的能耗已占到社会总能耗的40%。此外,我国还是世界上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的新建建筑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每年建筑垃圾排放量高达4亿吨,占世界垃圾总量的30% 40%。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和化进程的加速期,桥梁、铁路、公路、地铁、轻轨和保障性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大范围展开,如果再不转变建筑行业的发展模式,我国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等问题将更为严峻。而发展绿色建筑,在建筑活动和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可以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高效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促进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目标的实现。

(二)发展绿色建筑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

此外,发展绿色建筑还是促进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建筑业的发展模式必须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绿色建筑的转变,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科技含量,坚持质量与效益并重,实现企业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

二、钢结构企业对绿色建筑发展的作用及其发展优势

钢结构建筑具有自重轻、环境破坏小、强度高、抗震性能好、地基基础费用低、建筑空间使用面积利用率高、节水、施工占地少、噪音小、粉尘少、施工周期短、造价容易控制、建筑材料可循环利用、建筑垃圾和环境污染低、易于产业化生产等特点,被成为21世纪的“绿色建筑”。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相比,钢结构建筑在基础造价上可节约30%,房屋面积利用率高7% 10%,施工工期缩短约30%。正是基于上述优势,随着我国重点项目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钢结构在我国火车站、剧院、机场、高架桥、地铁、轻轨、铁路桥梁、城市基础设施及大跨度、多高层住宅等建设中的运用进一步扩大。北京、浙江、上海和山东等城市已经在大力推广钢结构住宅示范工程,这标志着钢结构正逐步成为我国现代化住宅建筑发展的趋势。

三、基于钢结构企业发展绿色建筑的战略选择

(一)强化政府规划职能,引导钢结构产业科学合理发展

毋庸置疑,通过钢结构建筑发展绿色建筑应该是建筑行业实现节能减排的新方向,国家制定的诸多发展钢结构建筑的利好政策和钢结构具有的优势也必将使钢结构建筑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点支柱产业的特点决定了其必须依靠政府的科学规划和引导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实践也已经证明,任何产业的发展必须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行业的发展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因此,必须要强化政府对钢建筑的规划和引导职能。一方面,各级地方政府要结合国家建筑业、钢结构行业特别是《建筑钢结构行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及本地行业发展的实际,制定和完善包括钢结构行业的发展目标、钢结构建筑重点发展领域等在内的发展规划;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对钢结构建筑投资领域的引导。钢结构因其具有可循环利用的优点而具有节能减排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毫不节制地滥用钢结构和对钢结构盲目投资。因为如果钢结构使用量超过了工程对钢结构的实际需求量,或者地方政府部门为了过度追求钢结构建筑对钢产业的拉动作用或者为彰显“节能减排”的政绩而盲目投资钢结构企业,势必造成钢结构的资源浪费,对节能减排起到反作用,甚至会导致钢材料价格上涨和市场的无序竞争,使钢结构加工和安装企业陷入被动的发展局面。

(二)完善制度及行业标准建设,营造钢结构良好环境

一是要建立完善钢结构建筑行业的准入退出机制。鉴于钢结构建筑的技术要求较高和建筑业对国家公共基础设施及住宅业安全的重要性的实际,相关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钢结构建筑行业的准入退出机制,重点是要加强对钢结构企业资质和信用体系的认定,提高钢结构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水平,促进该行业良性竞争和可持续发展。二是完善法制法规建设。重点是重新修订现行的建筑市场招标办法,在进行以钢结构为主体的大型公共设施和超高层建筑的招标时,采取土建和钢结构联合招标或钢结构单独招标的方式,由业主直接与钢结构企业签订工程合同,解决现行的在以钢结构为主体的工程项目中因总承包单位技术、设备等方面的制约将工程转包给钢结构企业,导致钢结构加工、安装企业成本风险增大的难题。三是完善钢结构建筑的监管机制。在进一步完善钢结构建筑行业相关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国家、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及行业协会组织应联合成立有关监督检查部门,加强对钢结构建筑材料、规划、设计、施工等全方位的检查监督,确保工程安全并提高其质量水平。

(三)加强技术创新,提高钢结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不管是出于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还是为应付国外钢结构企业的冲击,都要求钢结构企业必须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第一,改善企业施工工艺,减低材料消耗,逐步淘汰高耗低能、工艺简陋的传统工艺,提高钢结构建筑产品的推广利用价值。第二,强化钢行业科研机构、协会组织以及与高等院校的科研合作,加强对钢材料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开发,把高强度、高韧性等具有良好焊接性能的钢板和型材作为钢结构材料研究的重点领域,开发出更多耐候耐火、耐低温、耐海水腐蚀、耐化学介质腐蚀的功能性钢材,促进其升级换代,增强钢结构建筑的使用期限。三是提高钢结构设计水平,重点是推进对钢结构体系选择、节点构造处理和构件优化的研究,改善钢结构性能,降低结构造价。四是加大对钢结构企业自动化设计、制造、安装等方面的软件和技术产品研发的资金投入,增强自主知识产权,提高钢结构企业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以数字化信息技术加强企业的化管理。

(四)树立的政绩观和发展观,确保钢结构企业发展方向与社会发展导向相一致

[参考文献]

[2]陈禄如.我国钢构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N].建筑时报,2010-03-11.

[3]张光灿.绿色建筑与我国建筑企业发展战略[J].建筑经济,2007,(9).

[4]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委员会建筑钢结构行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EB/OL].中国物资采购网,2011-05-05.

[6]朱永法.浅析我国钢结构企业的发展与对策[J].钢结构,2008,(7).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论文   证券金融   金融研究   钢结构   建筑   企业   建筑业   可持续发展   金融危机   建筑行业   节能   我国   国家   时代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