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妆品国际竞争力实现指标分析

[摘要] 主要在产业竞争 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比较 分析 、实证分析、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分析 方法 ,采用有关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对我国化妆品国际竞争力强弱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国际竞争力 化妆品 中国

一、 研究 综述

国际竞争力研究包括国家、 企业 、产业或产品等不同范畴,生产要素观认为,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一国或地区生产要素—劳动力、资金与 自然 禀赋等方面具有的相对优势。此观点自亚当·斯密创立绝对优势理论以来源远流长,大卫·李嘉图和赫克歇尔一俄林都继承了这一观点。

迈克尔·波特通过分析决定和 影响 产业或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环境因素,构造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菱形理论”,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各种商务环境因素如何决定和影响产业或产品国际竞争力,以及各种商务环境因素如何相互作用,从而研究其对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作用。

金碚等在研究中国 工业 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和方法时,构造了分析国际竞争力状况和主要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虽然研究过程中探讨了对外 经济 政策、国家经济安全及产业结构演进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但整个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实现指标和直接及间接影响因素指标分析上,而且没能进行全面系统的国际比较研究。

已有的对化妆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某种品牌的化妆品和外国品牌的化妆品的市场营销分析,成本、价格和非价格因素等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等,专门关于中国化妆品国际竞争力 问题 的全面系统的研究还没有。

二、化妆品国际竞争力实现指标分析

1.国际市场占有率 2.出口竞争力指数

出口竞争力指数,也有人称做贸易竞争力指数,是一国某产品的净出口与此产品进出口总额的比值,是反映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公式为: 。

其中 代表产品的竞争力指数, 代表产品出口值, 代表产品进口值。一般认为,如果 0,则是具有竞争力或比较优势; 0则表示缺乏竞争力或处于比较劣势; =0,则称之为中性竞争力或中性比较优势。更进一步讲,如 0.8,可认为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等等。本文通过中国化妆品进出口统计数据2, 计算 结果如下图1所示。

总体上看,除了香水在2000年的国际竞争力指数小于0以外,其他年份的化妆品国际竞争力指数都大于0(小于0.8),说明我国化妆品具有竞争力,但是竞争力还不是很强,其中香水在1997年和1999年的国际竞争力指数等于0,说明处于中性比较优势。

3.显示性比较优势(RCA)

显示性比较优势(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指数,简称RCA指数。该指数是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的出口额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出口额占世界总值份额的比率。其 计算 公式为: 。 从总体上看,我国RCA(1998-2007年) 0.8,表明我国化妆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但是,2003年RCA指数(0.169)比1999年增长了近50%,RCA指数大体有所增长,说明我国化妆品出口竞争力呈现日益增强的态势。

四、对策建议

1.提高产品的 科技 含量

中国 化妆品的当务之急就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我国化妆品一定要从简单的原料配方转变为 科学 配伍,这是很关键的。因此要加大科研力度和技术投入,此外,保证严格的质量要求,具有长远的 发展 目光,建立 现代 营销理念等都是中国化妆品“蝶变”为国际著名品牌而为之不懈努力的 内容 。

2.改变经营观念建立现代化管理体制

我国很多化妆品 企业 是从“夫妻店”成长起来的,在经营机制上缺乏现代化的管理体制,不能为聚集人才创造必要的条件。面对今后严酷的市场环境,我们的中小企业必须摆脱家庭式经营观念的束缚,学会用现代化的管理 方法 经营企业,包括加强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股份制改革为核心把企业做强做大等等。

3.发挥自身的优势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化妆品

由于护肤品市场需求量将稳定增长并逐渐扩大,国内企业应在深入 研究 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找准目标市场,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功能性护肤品,像男性护肤品市场、儿童及中老年护肤品市场、运动护肤品市场,天然护肤品市场,以及有针对性的根据老年人心理和实际需要研制和销售护肤品,也是启动这一庞大市场时值得考虑的。

4.塑造独特的产品文化和企业形象打造国际化品牌

面对这种国际化竞争的环境,本土企业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解决这一 问题 的关键是品牌。产品的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力,最终体现在品牌的竞争力上。品牌经营虽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过程,包括创立品牌、维护品牌和发展品牌等一系列活动。企业要用长远的、全局的和发展的眼光制定品牌发展战略,明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品牌目标及构想,使本土品牌沿着当地名牌、地区名牌、国家名牌、国际名牌、世界名牌的轨迹稳步发展。

参考 文献 : [2]迈克尔·波特:国际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潘福斌:我国化妆品行业现状和发展战略[D].厦门: 厦门大学, 2002 [6]刘畅唱黄凯:我国本土化妆品企业的竞争力 分析 [J].现代管理科学,2004,8:45-46

[7]张殿义:中国化妆品2006年生产和市场形势分析[J].中国化妆品(行业),2007,

(9):26-31

[8]《轻工业年鉴》各期

[9]《中国统计年鉴》各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论文   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   护肤品   中国   竞争力   指标   指数   化妆品   我国   品牌   中国化妆品   市场   产品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