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一点的励志故事

  看故事你喜欢看长一点的还是短一点的呢?下面是品学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长一点的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

长一点的励志故事:做个有温度的人

  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父亲,不能正常工作生活,走路还得靠拐杖支撑着。母亲年轻时被拉煤车撞倒,过重的伤势让她不能长时间站立。现实是冷酷的,身患残疾的父母给她的就是这个既残又贫的家。她的到来,父母的心里也没感受到一丝暖意。因为,扶养她成了父母最大的负担。

  出生于贫寒中的她,最渴望得到温暖。然而残疾的父母不能给她许多,相反,还要她来安慰和照顾。

  父亲行动不便,一个人呆在家里寂寞,她就充当父亲的耳朵,将在学校里、院子里听到的趣事讲给父亲听。母亲勤劳要强,做起家务总停不下来,她就抢着干些重活,以减轻母亲的疲劳。寒暑假,别的孩子都在疯玩,而她还得想办法筹措学费。

  贫寒催生“早熟”。有时候,也想溜出去和同伴们痛快地玩一场,但想到父母和家里,她就觉得,自己真的和同伴们不同。一晃进了高三。不想那一年,母亲旧伤口复发引起溃烂,医生建议做手术治疗。一家三口靠低保生活,日子本来就捉襟见肘。高昂的手术费面前,母亲只好选择放弃治疗。母亲想省下手术费供她读书,过早懂事的她怎么不知道母亲的心思呢?一番权衡之后,她也作出了选择:辍学打工给母亲治病!

  这样的选择,是母亲不愿意看到的,母亲希望她能考上大学。母亲的话,她至今记忆犹新:只有自己发光发热了,才能更好地温暖家人。

  她听从母亲的劝慰,回到了学校。用心复习功课的同时,她不忘母亲的病情,利用假日,跑进书店,淘来中医书籍,开始自学中医知识。黄芪可以“托疮生肌”,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到药店买来了便宜的中药,并每天泡给母亲喝。一个月后,母亲脚上的伤口竟然有了好转,原来溃烂的伤口上长出了新的肌肉。

  小试成功,这让她看到了希望。忽然间,她萌生了学中医的念头。短短的一年苦学,她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中医药大学录取。

  相比西医的“冷漠”,中医就更显有“温度”。边学边用,她首先将中医的“温度”通过爱心传递到了父亲身上——她成了父亲的“御用医师”。父亲有慢性腹泻的病根,她就用艾灸为父亲进行治疗。艾条是神奇的,通过在腹部的中脘穴、神阙穴、关元穴和双侧天枢穴做悬灸,没有输过一次液,服过一粒药丸,父亲的腹泻竟治好了。

  她叫杨靖,北京中医药大学20xx级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学生。她用有温度的中医,治好了父母身上多年的顽疾,换来了他人理解和肯定,赢得了20xx年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的称号。

  身上有正能量的人,才能释放出温度。有温度才能去温暖他人,杨靖身上这份特有的温度,就是一份担当,一份责任,一份在困难面前不畏缩的勇气……用温度来丈量人生的杨靖,用自己的坚持和温暖治愈了命运带来的伤,她在博客上的留言更能打动人心:“我总是把家庭给自己带来的苦难,看作是上天的恩赐!因为,没有差距,就不会被缩短。没有困境,就不会有所改变。苦难也是一种温度,它是冰冷的。冰冷并不可怕,冰冷更能激发人的斗志。做一个有温度的人,就是将身上的这股斗志转化成人生的正能量,去温暖着他人。”

长一点的励志故事:总有一条路花香满径

  从小,他就梦想着成为一名出色的运动员,然而父母并不支持。在他们看来,按部就班地读大学、毕业后从事医生或律师这样的稳定职业才是“正途”。为了让他清醒,家里断了他的经济来源。

  那时,他每天只睡4个小时。为了糊口、交学费,在结束一天高强度的训练后,他还要拖着疲惫的身子去开出租车挣钱。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压力,不断吞噬着他的信念,未来在他的眼前越来越模糊。

  一天,他驾车行驶在大雨的街头,心里万分痛苦,望着雨中空旷的街头,却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跑道在哪里。往前,他的视线里出现了一个分割岛。“就这样撞上去吧,再也不会有痛苦和烦恼”,他想。于是猛踩油门,顺着分隔岛猛冲过去,就在快要撞上的一刹那,他突然下意识地转了一个急转弯停了下来。他不甘心就这样默默无闻地离开这个世界。

  回到狭窄的出租屋里,他陷入了沉思,痛定思痛之后,他再一次鼓起勇气,决定放手一搏。此后,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困境和危险,他再也不曾放弃过信念。皇天不负有心人,凭借着顽强的意志,他终于实现了梦想,成为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并且首次刷写了徒步横越撒哈拉沙漠的世界纪录。

  他就是林义杰。多年后,当他站在《超级演说家》的舞台上讲述他的经历时,讲述了当年的那个急转弯。他说:“人生需要急转弯,当你走到断头路的时候,你要的不是放弃而是一个急转弯,因为转过弯之后你一定会看到一条全新的跑道。”

  英国作家史蒂文·博甘也曾经苦于找不到人生的跑道而绝望过。少年的时候开始痴迷于文字的他,坚持写了十几年,可是每次投出去,不是石沉大海,就是收到退稿信。

  那天,他望着一箱子的退稿信,绝望之至,有了放弃的念头。他跑到大街上,想让喧闹淹没自己的痛苦。这时,一阵风过,一张10美元的钞票像一片树叶飘落在他的脚上。他弯腰捡起时,脑子里灵光闪动,冒出了一个想法。

  在美国堪萨斯州一座小镇,他将一张10美元钞票交付给当地一位镇民,随即开始了旅程。每当这张钞票易主,他都要和新主人攀谈,了解他们的职业和生活。每次分别前,他都要询问对方准备如何花掉这10美元,以便进行下次“追踪”。

  短短的一月内,他跟随这张10美元钞票走遍美国6个州,遇到了各色人群——农民、司机、音乐家、传教士、银行家、护士、老兵等等。完成这次旅行后,博甘将这段经历写成一本书,名叫《跟着钱走——10元钞的一月见闻》,想不到竟顺利出版。

  10美元的钞票,是他人生中的一个急转弯。不仅给他开启了一个奇特的旅程,还让他在失败的写作路上看到了希望,从而拨开云雾见月明。

  我们常常是这样,走着走着,就站到了悬崖峭壁上。倘若两眼一抹黑,自己把自己放弃了,只能坠落在无边的黑暗中。就像林义杰说的,这个时候你要的不是放弃而是一个急转弯。转过去,总有一条花香满径的路属于你。

长一点的励志故事:追梦路上的小师妹

  20xx年8月31日,我们戛洒镇小学召开了一年一度的开学前全体教职工会议。进入会场时,我看到会场上一下子多了30多个陌生的面孔。那是当年过五关斩六将新加入我们戛洒小学教师队伍的成员。他们一个个朝气蓬勃,洋溢着青春的力量。突然间新面孔中有一个人站起来和我打招呼,我仔细打量着这个人,终于认出了她。

  她的名字叫李兴凤,是比我低三届的小师妹。她20xx年毕业于幼师专业,当时正值不包分配的年代,要参加工作必须通过招考那座“独木桥”。而那年我们新平县居然没有招考幼师,她连过“独木桥”的机会也失去了。经人引荐,她在我们镇中心小学做了一名代课教师。当时代课教师的工资很低,但是她却兢兢业业地坚持了三年。三年后被辞退了,又到了玉溪一家民办幼儿园做了两年的幼儿教师。后来听说她与一个安徽人结婚生子,前往浙江和江苏打过工,回新平戛洒开过小吃店,到玉溪做过生意。再后来就没有了她的音讯。

  时隔多年,能在教职工大会上遇见她,着实让我意外。31岁的她不仅通过招考加入了我们的队伍,更巧的是她被分配到我们的村完小——冬瓜林小学。散会后,我俩滔滔不绝地聊了起来。从她的谈吐中,我知道了她为圆自己的教育梦而付出的艰辛。当时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因为她曾在中心校代过课,她到我们冬瓜林小学上班的第一天,就遇到了好几个老相识。见面的第一句问话几乎毫无例外:“李兴凤,怎么来当老师了,钱赚够了?老板娘当腻了?”第二句话更是不敢恭维:“你的生意做垮了么,在商界混不下去了?老师的饭碗也不好端哦。”还有一些人戏称她为“新来的老教师”。面对这些冷嘲热讽,她没有回应,没有争辩,只是默默地一笑置之。她的淡定处事,出乎我的意料,我不禁暗暗佩服她的心胸与度量。

  当别人在闲聊的时候,我总是在办公室看到她的身影。有时她在备课,有时她在批改作业,有时她在学习专业知识。当别人在高调谈论自己的辉煌业绩的时候,她却低调地来向我请教她在教学上的不解与困惑。记得她说过一句话:“我应该比别人多努力,和同届的同学相比,我落后了20xx年;和应届的师兄妹相比,我没有了他们的青春。”她说得到,也做到了,后来发生的几件事足以证明。

  作为村完小校长,我看到她这样努力,总想给她一个崭露头角的机会,因为我喜欢努力向上的人。也许上天待她真的不薄,20xx年11月,镇中心小学要举办一次主题为“我的教育梦”的演讲比赛,我毫不犹豫地将这次机会给了她,她也欣然接受了任务。从写稿子到演讲只有四天的准备时间,我原先还有点担心,有点顾虑,毕竟她已经脱离了教师行业好多年,不知道她的基本功被荒废了多少。然而,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第一天她就写好了稿子,第三天的时候,她就自信满满地向我提出了请求,她要在校会上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进行一次彩排。经过我的同意,她在全校140多名师生面前上场了,得体的穿着,标准的普通话,抑扬顿挫的声音,恰到好处的态势语言。现场静得连掉一根针也能听见。因为大家被她那高亢激昂的讲演吸引了,被她那青春励志的演讲内容打动了。伴随着她的一声“谢谢”,现场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第四天下午是我陪着她到镇上参加正式比赛的,我目睹了她讲演的全过程。仅仅只过了一天,她的讲演水平又得到了提高。我在惊叹的同时也不忘用手机录下那精彩的瞬间。17个村完小排名结果揭晓了,她荣获一等奖,得到了代表戛洒镇小学去县城参加比赛的机会。全县的选手从幼儿园到高中的老师,共有26人,可谓高手如云。而她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取得了全县第6名的好成绩。后来她还被邀请到全县各中小学巡回演讲,获得了“优秀宣讲员”的称号。

  不知不觉中到了收获成绩的七月。当我拿到全镇的成绩排名统计表的时候,我简直有点不敢相信这样的结果,她所任的两个年级的数学成绩居然比上年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要知道,这两个年级的数学成绩一直在拖我们村完小的后腿,被镇小学视为薄弱班级。而薄弱班级的“美誉”竟然止步于她的手中。在教师一年一度的履职考核中,她的综合成绩仅次于我,除了感叹更多的是钦佩,我庆幸能够带领这样努力向上的新人。

  9月份,我们镇小学组织了一次高效课堂技能竞赛,我和其他教师力挺她去参赛。因为她骨子里本来就有一股闯劲儿,也当仁不让地接受了使命。经过精心的准备,她夺得了数学组的冠军,又一次光荣地代表戛洒镇小学去县上参加比赛。经过激烈的角逐,结果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当她把好消息汇报给我的时候,我觉得有些遗憾,错过了目睹她力挫群雄的风采。

  20xx年9月到20xx年10月。短短的一年零两个月,她为何成长得如此神速?当别人问她的时候,她总是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啊!”一句很简短的话语,把功劳全部归在了我这个村完小校长的头上。实际上我们都知道:那是她努力的结果,那是她坚持梦想的结果。

  是啊,曾经的代课教师,曾经的打工妹,曾经的老板娘,历经20xx年,从未放弃自己的梦想。那是怎样的一种坚持?那是怎样的一种信念?那是怎样的一种毅力?为追求自己的梦想付出了许多艰辛;为实现自己的梦想敢和应届毕业生一较高下;在实现自己的梦想时没有停下脚步,又付出了超常人的努力。她努力了,她奋斗了,她在30多位新教师中脱颖而出,甚至有些老教师也自愧不如。在我们镇中心小学她成了一颗耀眼的新星,在新平县的教育界也小有名气。

  这,就是追梦路上的小师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9

标签:励志   励志故事   完小   急转弯   温度   父亲   母亲   父母   努力   梦想   教师   小学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