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应该安逸的生活吗

  如果你做的是你热爱的事情,那你的效率会更高,并且在你的一生中你不会有一天将工作看成是一种负担。在职场中努力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太安逸了可能会有不好的事发生,下面品学网小编整理了职场中应该安逸的生活吗,欢迎阅读。

  你是如何一步步被“舒服”杀死的?

  文/美滋滋

  半年前,前同事lastday向我告别,问起她离职原因。

  她说有一天同事说,刚入职的时候她每天套装加公主裙,把自己打扮得像个仙女;现在每天T恤加牛仔裤,连妆都不化就跑来上班。

  一句玩笑话,让她突然醒悟:“留在这里一切安好,但我已经丢了自己的梦想”。

  前辈的一个比喻让我印象深刻:有些安逸就如同窝在沙发里看肥皂剧——舒服,却会因荒废而自责;有些疼痛就如同SPA中心做按摩——难忍,但却神清气爽。

  所谓“该不该跳出舒适区”,这怎么算是个问题?简直是道送分题。

  舒适区未必真舒服,你只是懒又怕

  大部分人愿意蜷缩在舒适区是因为贪恋那一份已经适应的“春光”,但闲适并不代表真舒适。

  一位师妹,接受过最好的教育,大二就在创业公司和合伙人拼搏,别的同学还在为考试努力的时候,她就已经参加了高管培训班。

  然而即使这样,她仍在纠结父母让他走上公务员体制道路的建议,而不是果断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

  按时上下班,单位管三顿饭,不担心被辞退,中午还有时间上个瑜伽课——父母的理由是女孩子能想到的一切按部就班的生活都能在这里实现。

  这样的话确实安稳,但是对她来说真的舒适吗?

  没完没了的报告,勾心斗角的角逐,阶级分明的关系,事业发展的天花板。事实上,任何一条都足以让热爱自由和挑战的她抓狂。

  感情又何尝不是这样。

  很多人都有相近的经历:当下的状态已经明显让人不开心,却因为害怕打破既有关系一忍再忍。

  我们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我们担心转换成本,我们不愿意承认“投资”失败的结局。

  于是开始给自己找理由,告诉自己改变的潜在风险和保持现状的益处。不断向朋友倾诉或咨询前辈,给自己找补更多的支持论据。

  可现实是,当我们又维系了一段时间后,也许诸多问题仍无一解决,还平添再次浪费时间的痛苦。

  没有谁的青春和生命可以随意挥霍,“止损”是下一个投资的开始。

  我非常欣赏华裔设计师王薇薇,她可以在63岁时候选择结束20xx年的婚姻,并且毫无畏惧地公开与花样滑冰冠军的恋情。

  王薇薇的外表从不符合我的眼缘,我也不认为牵手小鲜肉是个可以标榜的话题。

  然而这个不平凡的女人和她的艺术品却有那么大的魅力,让我一个从青春期就决定不办婚礼的人,能执意憧憬未来拥有一件VERAWANG的婚纱。

  很多时候,我们固守的不是舒适,只是懒惰和怯懦。

  跳出舒适区,你只会更快乐

  当你勇敢地走出那一步,你会发现自己有多快乐。

  一位好友让我深有感触。

  大学时她曾是人大经院的前十名,毕业后在埃森哲咨询顺风顺水做了一年。当她终于发现自己不能忍受一辈子做这个工作时,选择去继续读书,用一年的薪水维系自己申请期间的费用。现在她已经在欧洲读了两年舞蹈和人类学。

  上一次见她时,她还沉浸在巨大的“改变”带来的异地和经济负担所导致的失恋中,郁郁寡欢。前几天微信,她开心地说终于在异乡找到了自己的“小钱学森”,因为她从小就有一个“蒋英”梦。

  看到她朋友圈的笑脸,不必问哪一种生活更甜蜜。

  客户公司的总部律师毕业于斯坦福,曾在清华和麻省理工读了八年的工科,是个彻彻底底的美女工程师。随后偶然原因又读了三年法学博士。

  比起凑齐名校的学位证书的光环,放弃八年工科的胜利成果更需要破例。问及算不算时间浪费,她说,“做律师让我感到快乐,之前的八年学习让我有深耕知识产权和产品领域的能力。”

  《晓松奇谈》中讲到,在白衣飘飘的九十年代,男孩子有一张外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那时的郑钧却放弃了出国读书的机会,决定在一间破屋里开启摇滚梦想。

  也许你会说,上面成功的例子属于幸存者偏差,有多少人“改变”之后遭遇的是挫败。

  的确,改变有风险,失败可能是事实——但他们也许会后悔,却绝不会遗憾。

  体验是为了认知,最终还是要找到归宿

  曾经我认为,最好的选择是最难的选择;去干一切艰难和富有挑战的事情就能做到所谓的自我实现。

  但我逐渐发现,阅尽千帆的真实目的不是满足于“体验”的形式,而是要尝试认知自我。

  北大光华教授JeffreyTowson曾在冲动下结束了令人艳羡的咨询工作,搬到中东为阿尔瓦利德王子工作。他说,“我不在乎我要去世界的哪个角落,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工作,但要做喜欢的,要为精英中的精英工作。”

  因为热爱,亦因为擅长,当初几个月的项目变成了如今九年的坚持。

  读过彼得巴菲特的《做你自己》一书,除了对股神小儿子选择做音乐人的心路有所触动外,印象深刻的还是书中讲述的一个人在转换了几十份职业后才确定自己的挚爱。

  然而这一切都不算糟糕,因为所有的经历既是认识世界,也是邂逅更好的自己。

  台大教授叶炳成在刚刚结束的学校毕业典礼中,分享了求学时被同学嫌弃生活贫乏的经历后反思:

  “我把思绪整个沉淀下来,开始对时间看得不是那么功利,开始也意识到让自己变的丰富,是我未来成功的重要条件。于是在那五年中,我没试过的事情就尽量去试、去玩、去学。”

  最近陆陆续续和很多创业者沟通,总好奇是什么让他们坚持下来,因为单纯的兴趣很难维系一家企业熬过创业公司的平均寿命。

  一家很棒的初创公司CEO告诉我,“除了责任感本身的驱动外,去处理各种问题,和各种人打交道,让公司、产品、团队一切都从无到有,这种感觉是会上瘾的。”

  巴菲特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建议:在你的一生中,你应当做你热爱的事情。

  如果你做的是你热爱的事情,那你的效率会更高,并且在你的一生中你不会有一天将工作看成是一种负担。

  令人羡慕的成功只有一种——以自己热爱的方式度过一生。

  年轻人哪,不能太舒服了

  文/徐嗖

  一

  昨天,和一群北漂的兄弟吃饭,他们都来自三四线城市,回到家乡一定能找着一个安逸的工作,领着一份不算高却足以让自己轻松过日子的薪水。

  可现在,他们一个在金融公司打工,每天通勤就得一个多小时;一个在大型国企做法务,每天事儿杂的,就差给别人端茶送水、洗衣叠被了;还有一个在会计所当会计,忙时加班能到晚上十一二点……

  问起他们为什么要北漂,答案却出奇地有默契:北京机会更多,比起舒服,出人头地才是自己真正的追求。况且,只有“脱贫”了,以后才有真正的舒服。

  一个朋友说:北京是有梦想的人才会来的地方,而哪个人实现梦想又会是舒舒服服的呢?

  事实正是如此。二十岁就想要六十岁的舒服,到了六十那会儿,你就能感受到生活的不舒服和内心的挣扎了。一眼望穿人生的舒适并不叫舒适,那叫碌碌无为。

  二

  我曾经有过一段在外人眼里舒服得不行的生活。每天上班不用打卡,永远都能准时下班,工作压力几乎没有,下了班就是玩游戏,回到家吃了宵夜倒头就睡。一到周末,基本上都是赖在床上不动。我妈叫我出去运动,我不去;我爸说那你看会儿书吧,我不看。无所事事地把周末过完,又是轻松的上班时间。

  一开始,我对这样的生活状态无比满足,就是给我个神仙做做,我也不换。

  不过,很快我便进入了惶恐的阶段。我经常都会听到某个朋友做了哪个大项目,一个月流水上千万;某个同学签了笔大单,年纪轻轻就给自己买了一辆梦寐以求的跑车;某个发小考过了注会,进了四大做会计,即将走上人生巅峰……

  同龄人间的交流难免有些压力,当别人问起我的情况时,我才发现,自己除了长了几十斤的膘,别的事情一点长进都没有;除了尿酸高,业绩一点高的都没有,顿时羞愧得无地自容。

  舒服意味着没有压力,而没有压力就等于没有动力,最终的结果就是当别人都在进步的时候,你还在原地踏步。当你在羡慕别人以后的生活会变得有多么舒服、畅快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眼前短暂的舒适有多么不值一提。

  三

  我的一位作家朋友,是标准的不累不舒服主义者。要说,他的人生也算精彩了,在江浙一家不错的IT公司做部门主管,出国旅行、买房买车,他都轻易能做到。但他却并不满足,每天下班后,马不停蹄地回家写稿,一到周末则坐上火车,到不同的城市讲学。有时候,火车路程并不算远,他也要在车上好好地读读书。

  不少人看到他干净舒适的家居,每天小车一开就去上班,钱也不少挣,都觉得十分羡慕。却不知道,他花在努力上的精力远高于常人。

  我特别好奇他为什么不让自己轻松一些,他却说:生活中真正的舒服是在充实的行动中获得的,而不是在无谓的消磨时间里偷来的。

  俗气点说,他是疯狂地挣钱,可往深处想,现在他获得的东西越多,未来的日子就绝对比那些懒散的人更舒服。

  四

  经常会有读者跟我分享他们奋斗的心路历程。有个姑娘留言说,自己学业挺忙,但梦想是当个歌手。她经常背着乐器到各个酒吧转悠,希望老板能给她个机会登台。因为上课,有时她只能下午去,但是酒吧晚上人才多,老板自然不愿意大白天花钱让人唱歌。于是她主动说免费唱,能上台就行。没钱、没观众,但只要能唱自己想唱的歌,一切都值得。

  前一阵子,我还收到一个留言说,自己干了十几年的厨子,餐厅老板不愿意搞新花样,每天做的都是那几个菜,觉得没有突破。于是辞职,把自己不多的积蓄全都投入到创业当中,开了一家自己想要的餐厅……

  我知道他们选择的道路一定不是好走的道路,他们将要面对的事情也一定不是轻松的事情。可是想想,有几个人的人生会是一顺到底的波澜不惊呢?奋斗的路永远不会舒服,或许会遭遇失败,或许会经历挫折,可是这些难过、这些不舒服也一定会让你充分地成长。

  五

  作家六六在《双面胶》里写过:这人哪,不能太舒服了,太舒服了容易得病。

  以我的经历来说,太舒服何止会得病,年轻的时候太舒服,人就废了。

  人不可能永远拿着一点看似过得去的薪水,安慰自己平淡是福,不累就好。当你老了,发现自己想做的事情做不了,想要的生活得不到,才会发现年轻时候用舒服来自欺欺人是多大的罪过,那时真的晚了。

  前几天看到一组照片,说的是一个卸货工人,60岁,每天卸货300吨,每吨6毛。看了这,所有的懒惰和矫情都会掉到地上碎成渣。

  实话说,我们比这个老人轻松多了,不用为吃不上饭担忧,偶尔想小资一把不觉得心疼,购物也不用一毛掰成两毛用,在家里就跟皇帝一样。

  现在,只是叫你为了人生拼一把,苦一把,你怎么就怕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励志   职场励志   安逸   舒服   舒适   事情   轻松   梦想   时间   人生   工作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