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德市教学观摩活动教案集(A版)之《葡萄沟》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葡萄沟》第二课时的教学。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结合课文内容,准确理解“茂密”、“梯田”、“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热情好客”“远近闻名”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
    了解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教学难点:
    了解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葡萄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导入课题并板书。
    2、出示课件,了解葡萄沟的位置
    3、读课题,说说想知道什么?
    二、整体感知课文。
    1、看课件听课文朗读。
    2、说说自己对葡萄沟的感受。
    三、精读课文,指导朗读。
    1、学习第一自然。
    ①学生读第一自然,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②指导用“有……有……还有……”说句子。
    ③找出哪个句子最重要,并和全篇课文有联系。
    ④抓住句子“当然……”边读边悟:为什么不以“水果沟”命题?想想后文会抓住什么来写?
    2、学习第二自然。
    ①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段共有几句话?
    ②四人小组朗读第二段,并讨论:从这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③结合课件指导朗读,边读边悟:
    a、理解“梯田”、“茂密”、“凉棚”等词语。
    b、比较“一个个”与“一个”、“一大串一大串”与“一大串”、“五光十色”与“五颜六色”的区别。
    c、抓住“最甜”、“吃个够”来理解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d、理解第二自然段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e、练习:“填一填”。
    f、依图背诵第二自然段。
    3、课中操。
    (学跳新疆舞)
    4、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过渡:为了让更多的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鲜美、甘甜的
    葡萄,热情的维吾尔族老乡就把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有的
    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下面我们就来了解葡萄干是怎样制作
    的。
    ②朗读第三自然段,揣摩与想象“阴房”是什么样子?并结合
    课件了解“阴房”。
    ③读中理解阴房为什么修在山坡上?
    ④边读课文边看课件,了解并述说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⑤观察、品尝葡萄干,感受“色鲜”、“味甜”。
    ⑥理解“远近闻名”。
    5、学习第四自然段。
    ①学习课文后,你觉得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②怎样理解“真是”?把对“真是”的感悟之情读出来。
    四、总结全文。
    1、配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
    葡萄沟确实是一个好地方,一个令人喜爱、令人向往的地方,
    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有机会去葡萄沟,亲眼看一看那里的美景,亲
    口尝尝出产的水果,亲自感受一下老乡的热情好客。我们的家乡也是个好地方,老师希望小朋友课后去问一问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家乡为什么是个好地方?下节课老是想请小朋友像介绍葡萄沟一样介绍自己的家乡,好吗?
    五、板书设计
        葡萄:多、大、美、甜
    
    葡萄沟 老乡:热情好客     真是个好地方
    
        葡萄干:色鲜味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教案   语文   小学语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   维吾尔族   常德市   葡萄沟   葡萄干   湖南   好客   课文   老乡   课件   热情   自然   地方   教案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